艺雀艺术史论美术考研重点-五代美术山水画_董源_笔墨_自然(艺雀艺术史论培训机构电话)

原标题:艺雀艺术史论|美术考研重点-五代美术山水画

山水画

形成南北风格的分野,迎来山水画“第一
艺雀艺术史论美术考研重点-五代美术山水画_董源_笔墨_自然(艺雀艺术史论培训机构电话)插图
变”

中晚唐面临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文化画士多避世归隐、寄情山水,时至五代,愈发引起追索天地探秘自然的敬畏与谦卑,山水画发展处于“第一变”的转折时期。

荆关董巨

荆浩开图论千里,笔墨并重成一家—— 画者深入接触北方雄奇崇峻、层峦叠嶂、宏伟壮观的山峦风貌,开创了全景式大山大川的北方画派,皴染兼备,体积块面感强烈,在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墨山水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造和突破,是北派山水的奠基者、皴法技巧的奠基者。 对“三家山水(关仝峭拔、李成旷远、范宽雄杰)”产生了直接影响。 著作《笔法记》从山水画的生动性、立意、酝酿形象到传达笔墨的艺术效果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后世山水画创作和评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提出“搜妙创真”,强调对真山水的观察体验和深入研究了解,和塑造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并提到了真和似的区别,“似”是“得其形而遗其气”,“真”是“气质俱盛”,所以说生动自然的艺术形象的创作讲究“图真”论;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发展了谢赫六法论;指出作画的“有形病”和“无形病”,认为犯有“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树高于山、桥下登岸”等错误的有形病,虽不可改但尚易辨识,但一幅画中缺少气韵,山水景色“类同死物”,此谓之“无形病”则是绘画中的大忌。

荆浩《匡庐图》

立轴/竖轴,体现画者力倡山水形象要“气质俱盛”,达到形神兼备。全景式构图,笔墨皴法兼备,高远、平远、深远兼具,视点开阔,透视角度多样,尽显北方山水壮丽气格,技巧上较唐代只擅勾勒不法皴染的局面有了较大提高。画面表现了巍峨山峰及山脚下幽居的景象,大山耸立,高出云霄,其上峰峦各异,其下冈岭相连,陡峭磅礴,山石雄伟,山下有溪水,山间布置桥梁路径,岸边有人结室而居,村舍和谐宁静,当是画家躲避战乱与心中排除世事干扰的理想之处。

枯木关仝极难比,青出于蓝胜于蓝——师法荆浩,北派山水的集大成者。多描绘关陕一带山水,擅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写景绘形更为概括提炼,笔简意壮,景少意长,皴法丰富、雄浑壮阔,予人深刻印象,宋人认为其画“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悠闲”、“上突危峰,下瞰穷谷”、“石如刮铁”、树木“有枝无干”,景物浑然一体,表现北方山川峻伟荒寒的景象,观者如临其境,“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艺术感染力强,被称为“关家山水”。

关仝《关山行旅图》

山势雄奇,峰峦峻厚而富变化,山腰云气缭绕、烟云吞吐其间,表现了北方僻野深山中野店荒村、板桥枯树,穿插着来往的旅客,又点缀飞鸟鸡犬,富有生活气息。

江南董源开南派,皴擦点染画潇湘——所画风光,烟雾溟濛飘渺,江湖纵横,千岩万壑,重汀绝岸,林木清幽,整体山清水秀、地势蜿蜒曲折的自然景象与北派荆关相比更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画山水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性运用披麻皴和点子皴等,点线结合刻画山川远近层次和氤氲气氛,具有革新精神。这种受道家和禅宗影响的“平淡天真”的山水呼应王维的艺术理想,倍受北宋米芾推崇,并垂范后世元明山水画风格。点景人物多穿插贵族游乐或风俗情节,以青红重彩描绘,具有宫廷绘画的痕迹。

董源《潇湘图》

描绘山势平缓、湖光山色,呈现江南山水的迷蒙与生机,是“南派”山水开山之作。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水墨横卷

山峦起伏,江河萦回,烟雨空闬,草木丰茂

董源《龙宿郊民图》

以披麻皴和青绿赋色画出金陵山势,江水纵横其间,在水滨及江中还穿插有踏歌划船等人物活动。

淡墨轻岚僧巨然,山间景趣多禅意——师法董源,南派山水的中坚力量。山水画笔墨秀润,较之董源更充满田园自然雅致,其“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幽溪细路,屈曲萦带,竹篱茅舍,断桥危栈”。

巨然《万壑松风图》

绘江南烟岚松涛、云雾山瀑、木桥磨坊,笔墨腴润盎然,体现水深林密之境。

巨然《秋山问道图》

其他

五代著名山水画家及作品尚有赵幹《江行初雪图》、卫贤《高士图》、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等,皇家画院的创立、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兴盛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及各画科的发展变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