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康有为的教育学思想

一起来看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康有为的教育学思想。 比邻教育学教研组定期更新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及考点介绍, 助考研小白在基础阶段备考过程中,掌握教育学知识点,才能拿下专业课!
  一、教育学家人物介绍
  康有为(1858—1927年),广东南海县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人称南海先生。他出身于世代官僚家庭,从小受过严格的封建传统教育。1879年出游香港,“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开始留心西学。1884年中法战争失败,刺激他进一步向西方寻求真理,逐渐突破封建传统观念的藩篱,形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1888年,康有为第二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不第,向清帝上第一书,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政治改革主张,被守旧派扣压而未能上达。他深感“非别制造新国之才,不足以救国,乃决归讲学于粤城”。1891年,他接受陈千秋、梁启超的建议,在广州长兴里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培养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骨干。在万木草堂期间,完成了他的重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继续撰写《大同书》。这些著作,也是万木草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曾得到了他的学生梁启超等的 助。
  1895年初,康有为与梁启超入京会试。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朝野哗然。5月,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应试的举人联名上书请愿,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受阻未达,此即“公车上书”。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未到职。以后,他多次上书,劝说光绪皇帝变法,并与维新人士一起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广泛开展救亡图存的维新活动。1898年6月11日“百日维新”开始,16日康有为受光绪帝召见,“着在总理衙门章京行走”,并许专折奏事。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从事保皇活动。后来又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坚持改良路线。民国初,发起成立“孔教会”,创办《不忍》杂志,思想更趋保守。1927年3月病逝于青岛。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评价其一生说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
  二、教育学考研理论贡献
  1.万木草堂
  康有为把教育作为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主要途径,所办万木草堂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康有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在《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中力陈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注重八股、试帖和楷法的危害,请求光绪帝令“今乡会重试,请改试策论”。并且进一步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他主张“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具体办法是乡立小学,县立中学,省府立高等学堂,京师立大学,并分设海、陆、医、律、师范等各专门学。
  2.《大同书》
  康有为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设想反映在1884年写成的《大同书》中。具体情形如下:
  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
  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6个月,断乳后进入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5~6岁;任务是“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
  小学院:学习期限为6~10岁;任务是“以育德为先”,“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
  中学院:学习期限为11~15岁;“一生之学根本于是”,任务除养体、开智外又以育德为重。
  大学院:学习期限为16~20岁,任务“专以开智为主”,接受专门教育。
  这是一个体系完整、前后衔接的学校教育制度,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主张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教育
【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康有为的教育学思想插图
,反映了改良主义者的良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空想色彩。
  三、轶事典故
  藏书丰厚
  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宣传西方政治文化,又多聚书,多为普通之书及西学书籍。与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戊戌之变,其家被抄,其藏书移广雅书院。《广雅书院藏书目》对其所藏书均有著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在日本亦搜集图书,撰《日本书目志》15卷,分15门,每门各分子目,数项至数十项不等。自海外回国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反对孙中山民主革命。曾与张勋一道策划复辟帝制。其学术成就颇高。所藏书初贮于“云衢书屋”,后移至“万木草堂”、“万木楼”中。民国后,在上海又建有“天游阁”藏书楼。据《南海珍藏宋元明书目》所载,计有宋刊14种,428册;元刊9种;明刊232种,共5万余册。又收有南海孔氏“三十三万卷楼”旧藏及新购新学、西学之书,数逾万册。藏书印有“御赐天游阁”、“南海康氏万木草堂珍藏”等。去世后,所藏书大部分分别归于广西大学图书馆、镇江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等。
以上即2022教育学考研人物周刊:康有为的教育学思想。 比邻专注教育学考研和心理学考研辅导,欢迎评论留言。!私信【教育学】,获取2022教育学考研交流群~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