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参考书经济学说史(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

|==

第三节 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

托马斯?孟的经济思想

一、批判禁止货币输出的主张

二、十二条纲领(扩大对外贸易)

1、充分利用荒地,扩大生产以抵制外国商品进口;

2、纠正人们使用外国货的偏见,认真节约;

3、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在国际市场获胜;

4、重视本国航运业的发展,用自己的船只运输出口商品,增加收入;

5、节约原料消耗;

6、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发展渔业;

7、大力发展转运贸易,使英国成为一切外国商品的货站;

8、发展同偏僻地区贸易;

9、输入货币,扩大贸易;

10、进口原料并加工,增加就业,扩大出口;

11、保护关税政策;

12、增加人口,提高生产者技艺;

柯尔培尔的经济政策

1、一国拥有经营货币的多寡决定着该国富裕程度和军事政治实力;

2、力争外贸顺差是增加法国货币财富的唯一途径;

3、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从而发布条例,并设检察官监督条例;

4、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鼓励本国商品,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但对本国工业所需原材料不加限制;

5、主张发展远洋贸易,对殖民地掠夺;

6、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商业的政策,禁止法国的农产品和其他粮食的输出,并允许同类商品输入;

重商主义早、晚期的区别:

相同:

1、研究对象都是流通领域;

研究方法都是把经济现象和实践经验加以描述总结;

研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货币财富积累;

2、意识形态都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拥有金银货币的多少是衡量标准;

3、财富即金银货币来源是流通领域,但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财富,只有输出商品换回金银货币的对外贸易才能增加财富;

4、对外贸易应遵循多卖少买原则,保持贸易顺差;

5、工业生产是为商业特别是为对外贸易服务的,商业生产是对外贸易的条件;

6、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是发展对外贸易的条件;

异:

主要的区别在于实现外贸顺差,以增加货币财富。

1、早期:重视多卖少买中的少买(货币差额论)

晚期:重视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贸易差额论)

2、早期:对商品生产、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并不是关心(重金主义)

晚期:十分重视生产和工场手工业(重工主义)

3、早期:重视行政立法手段(超经济强制手段)

晚期:重视保护关税(经济手段)

为什么说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理论探索,但不是科学的:

1、重商主义是最早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以资本主义经济为研究对象;

2、最早吐露资本主义生产秘密的经济学说;

3、最早对资本主义经济起过积极促进作用的经济学说;

历史局限性:

1、把财富和货币混同,货币同金银货币混同;

2、研究对象局限于流通领域;

3、国家干预经济的专断性、垄断性、片面性;

局限性的原因:

1、处于资本积累时期;

2、商业资本处于统治地位;

3、中世界的封建思想;

为什么不科学:

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不可能揭示本质;

第二篇 17世纪中叶——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

第三章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概述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产生

从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 [重商时代]

产生背景:

经济:资本原始积累转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产业资本代替商业资本占统治地位;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文化:产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第二节 威廉?配第的经济理论

威廉?配第的生平与著作

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政治解剖》、《政治算术》、《货币略论》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唯物主义研究法、归纳、抽象

威廉?配第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科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他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

一般经济理论——价值、分配和货币

一、价值理论

贡献:

1、最先区分商品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市场价格),着重研究自然价格;

2、最先认识到商品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二者成正比;

3、初步看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4、第一次分析了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并认为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讨论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缺陷:

1、他只注意了对商品价值量的考察,而缺乏对价值本质的科学的分析,不理解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

2、没有能够科学地解决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问题;

二、分配理论

㈠、关于工资

1、工人的工资应当等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工资应随货币价值和物价的变动而变动;

3、有时把工资看成劳动价格(与1矛盾)

㈡、关于地租(剩余价值理论)

1、以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正确规定为出发点;

2、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

3、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

4、土地价格等于一定量的地租;

㈢、关于利息和土地价格

1、认为土地价格等于预买一定年限的地租;把利息看成是货币的租金;

2、利息率=地租/地价;认为利息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决定;

3、要求利息自由,反对国家法律对利息和限制;

三、货币理论

1、货币本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作用;

2、货币的基本职能,特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3、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全部商品价格总和与货币流通速度;

经济增长理论的萌芽

一、财富观念

流通领域 生产领域 劳动看做财富的主要源泉

二、影响国家财富增进的因素

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时促进国家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2、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看作一国财富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3、赋税对国家财富增进的影响;

配第的政治经济政策倾向

1、主张国家适度干预经济,又主张经济自由;

2、反对封建赋税,反对让产业资产阶级负担过重,主张国家赋税主要由封建地主阶级负担;

3、主张削减国防费、行政、司法经费、宗教事务经费、教育经费(神学、法学);增加社会救济经费、公共事业经费;

4、主张节约劳动,主张按全国人口财富产业的数量来设置官员和其他服务人员;

5、主张增加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三节 17世纪末——18世纪中叶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配第以后的英国经济学家

配第是产生的代表,亚当?斯密是发展的代表

一、约翰?洛克

著作:《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

贡献:

1、把利息看作是对别人剩余劳动的占有,是剥削收入;

2、利息产生的原因是货币分配的不均,即占有权不均等;

缺陷:

没有区分货币和资本;

二、达德利?诺思

贡献:

1、第一次明确区分货币和货币资本,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资本的概念;

2、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认为利息是资本的租金而非货币的租金,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接待货币的供给量;

3、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的思想;

缺陷:

只在利息形成上研究剩余价值,没把利润作为独立的范畴进行深入研究;

三、约瑟夫?马西

1、第一次把利润当成独立的经济范畴栏研究;

2、明确提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高低取决于利润的高低;

四、大卫?休漠

贡献:

1、利息和利润只是相互关系,没有因果关系,两者相互影响;

2、利润、利息的高低是由工商业发展水平和资本积累程度决定;

3、对货币数量论做了系统的表述,即商品价格决定于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量增加,商品价格上涨;

错误:

1、把金属货币符号即纸币的流通规律混同于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2、颠倒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关系;

五、詹姆斯?斯图亚特

贡献:

1、提出实际价值的概念,即一国平均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2、对劳动的两种形式的区分(即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

3、对让渡利润的新解释(相对利润vs绝对利润(增加社会财富))

第四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概述

法国经济学的产生

背景:

1、法国处于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2、法国仍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3、封建剥削,推行极端重农主义;

第二节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理论

布阿吉尔贝尔生活的时代

布阿吉尔贝尔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重商主义的先驱者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及其经济计划

一、土地收益下降的原因

1、消费不足

当时法国消费不足的原因是税收的变化无常和分配不公;

2、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二、财富理论

1、财富就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谷物是主要的财富;

2、财富来源于农业特别是土地的耕作;

三、价格和价值理论

㈠、商品价格理论

1、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2、主张以谷物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各种商品的价格;

㈡、劳动价值论

1、变化不足的市场价格背后存在着“真正价值”,即价值,这种“真正价值”的基础是劳动的耗费;

2、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形成价值,只有将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时间按正确比例分配于各个产业部门的条件下才能决定商品价值;

3、通过自由竞争来实现个人劳动时间按正确比例分配于各个产业;

劳动价值论的缺陷:

只从使用价值来探讨价值,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混同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㈢以劳动为基础的均衡生产论

1、各生产部门之间要协调发展;

2、以农业为基础,实现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其学说特征:

1、作为重商主义的对立而出现;

2、重视农业;

3、重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认为农业为基础的均衡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是其学说的基本特征;

四、经济改革计划

1、改革税收制度;

2、要求建立谷物自由市场,取消对谷物出口的限制;

第三节 坎蒂隆的经济理论

生平和著作

著作:《商业性质概论》

一般经济理论

一、价值理论

提出财富自身不是别的,只是维持生活,方便生活和使生活富裕的资料。这个关于财富的定义一开始就表现出与重商主义根本对立,是进步的;

把任何物品的价值归结为土地和劳动来决定,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和物质财富,把创造价值的因素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因素混为一谈;还认为物品的生产都离不开土地,从而把土地看作创造物质财富进而创造价值的一个因素,这是受重农主义偏见的束缚;

提出物品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并不总是相等的, 提出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围绕其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表明他已经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工资理论

注意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

三、货币理论

提出金属的真实价值或内在价
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参考书经济学说史(人大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插图
值同在金属生产中所使用的土地和劳动成比例,表明他已接近于正确地理解货币的本质;

考察了货币的起源和作用,认识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

论述了流通货币量增加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的机制;

认为流通货币量的增加与物价水平上涨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比例关系;

四、利息理论

认为利润是利息的基础;

重农主义思想的萌芽

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

把农业年产品分为:

⑴、租地农场主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主要的和真正的地租;

⑵、维持生产的原材料价值和支付农业雇佣工人的工资价值;

⑶、租地农场主的经营利润;

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

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农业年产品如何经过流通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初步阐述土地所有者的支出与国民生活的关系;

把租地农场主的全部农产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的1/3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以作为地租;剩下的2/3农产品,一半用作补偿成本、支付工人的工资另一半是租地农场主的经营利润;这一分析为后来魁奈的《经济表》的制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发;

3、农业生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认为一个国家的居民人数取决于分配给他们的用来维持生活的资料,一国人口的数量必然要以土地所能提供的年产品数量为限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