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兰州大学从边疆语文系到少数民族语文系(1950~1952年…(民族学考研兰州大学怎么样)

|==

从边疆语文系到少数民族语文系(1950~1952 年)

1950年元月,兰州大学上呈兰州军管会申请将本校边疆语文系改称少数民族语文系:“查我校文学院旧有之边疆语文系,实为国民党反动派用以抹杀之勾当,故有更改之必要。提经本校第五次校务委员会会议通过,改为少数民族语文学系,以副人民代表会提案精神,由校申请军管会批准后实行等语,记录在卷,理合呈请鉴核批示,栈遵谨呈。”[21]元月十七日,边疆语文系正式更名为少数民族语文系,并继续在兰州大学存在了两年半的时间。

(一)1949~1950 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即1950年上半年,改名后的兰州大学少数民族语文系获得了新的发展。

首先,三个语种的专业课程开始分别授课。在上一学期,新入学的藏、蒙、维三组新生课程没有区别,从本学期才开始专业课分授(见表3、表4)。公共课有民族问题、边疆地理、中国通史、国文、俄文、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英文等。藏文组一年级专业课为:藏文读本、藏文会话、基本蒙文;蒙文组开设一年级专业课为:基本蒙文、藏文读本、藏文会话;维文组一年级专业课为基本维文。其中,藏文和蒙古文互授,而维文课程仍有欠缺。

表4 1949~1950学年边语系(少语系)蒙文组、维文组一年级课程

其次,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兰州大学脱胎换骨,教师队伍和在校学生都有较大的变化。原边语系代主任杨质夫,因政治原因于1950年2月在西宁被捕。少语系主任由文学院院长水天同(1909~1988年)兼任。新增教师有:藏文组侯生桢、王沂暖、叶维熙,蒙文组卢弼,维文组哈美新和李国香。

在杨质夫、吴均离职后,侯生桢、王沂暖、叶维熙等加入,成为少语系藏文教学的生力军。侯生桢(1911~1995年),青海西宁人,1932年受青海藏文研究社委派前往化隆支扎寺 (后又转赴塔尔寺)学习藏文,1950年任少语系副教授。王沂暖 (1907~1998年),吉林九台人,1931年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1950年9月任兰州大学少语系副教授。叶维熙,兰州人,曾师从喜饶嘉措大师学习藏文,1950年任兰州大学少语系讲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以上三位教师都调西北民族学院任教,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王沂暖教授。王沂暖于1979年晋升为教授,为知名藏学家、格萨尔学家。侯生桢1970年后调到青海民族学院工作。

卢弼,事迹不详,1950年任少语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西北民族学院任教。1950年后,卢弼、陈秀蓉、胡斯振支撑起少语系蒙文组的教学。

少语系维文组师资力量最薄弱。1948年兼任讲师的马渊明应为维文教师,但因当时未招生,旋即离职。1950年后,哈美新和李国香是维文组仅有的两位教师。哈美新,维吾尔族,新疆伊犁人,事迹不详,1950年任少语系副教授,讲授维文会话、读本、文法。李国香 (1921~1990年),甘肃省武山县人,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外语系,曾在兰州大学附中教英文,1950年任少语系讲师,开始自编维吾尔文讲义。1952年后他任教于西北民族学院,成为我国著名维吾尔学专家。

(二)1950~1951 学年

本学年可以说是少语系的巅峰时期。

第一,教师队伍进一步扩大,管理工作走上正轨。

到1950年底,少语系共有教师11人,其中有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教师各1人。教师当中,有副教授4人:哈美新(维吾尔族)、侯生桢、卢弼、王
民族学考研兰州大学从边疆语文系到少数民族语文系(1950~1952年…(民族学考研兰州大学怎么样)插图
沂暖;讲师4人:叶维熙、陈秀蓉(女,蒙古族)、丹巴嘉措(藏族)、李国香;助教3人:王德温、张东杰、胡斯振。1950年下半年成立了系务委员会,藏、蒙、维三组各推一名委员,系中再推举一名秘书(由张东杰助教担任),协助院长(兼少语系主任)处理系务。

此外,还有一些著名学者曾短暂任教于少语系。著名俗文学研究家关德栋(1920~2005年),满族镶黄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1950年任兰州大学少语系副教授,讲授民族史、民族政策课程,并编著了《新疆民歌民谭集》《甘肃青海民歌集》。晏阳初的侄子晏升东(1914~?),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曾师从潘光旦、李景汉。1951年,晏升东任教于兰州大学少语系,开设少数民族概况、社会调查两门课程。

1950年9月录取新生14人,实际到校9人。其中藏文组5人:褚荣光、李宝箴、马世林、姜佐鸿、陈登科;蒙文组1人:高秉信;维文组3人:卢克勤、孙炳寅、李发源。1950年10月18日的统计,少语系共有在校学生40人,其中藏文组23人,蒙文组4人,维文组13人。

第二,课程体系趋于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根据1950年统计的少语系课程开设情况,藏文组专业课包括:基本藏文、藏文读本、藏文文法、藏文会话、佛教概论、社会调查等。蒙文组专业课包括:基本蒙文、蒙文会话、蒙文选读、蒙文文法、佛教概论、社会调查等。维文组专业课包括:基本维文、维文读本、维语会话、社会调查等。[22]

1950年11月24日经西北军政委员会批示后,少语系各年级课程经过调整,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见表5)。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新增课程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民族概况、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近代史、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回教概论、蒙古史、突厥史、实习、毕业论文或专题报告。

第三,培养出了第一届6名毕业生,全部随解放军入藏。1951年4月10日,兰州大学15名学生身穿新军装,戴上大红花,到位于兰州新村的中共西北西藏工委干训队,参加了革命。 其中包括少语系6位毕业生:牛世钧、王学正、倪克温、车得驷、张师孔、陈拓(国立西北大学边政系就读两年后转入兰大少语系),以及少语系其他三位学生:王克俭(1947年入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但未出现在毕业生名单上)、庞鹤云(三年级学生)、王承崑(三年级学生,后又回校学习至第二年毕业)。在进藏途中,牛世钧牺牲在唐古拉雪山上。其他几位大都成为了著名的民族新闻工作者、民族语文翻译家和教育工作者。另据1952年8月3日的《兰大少语系介绍》称藏文组共毕业两届学生10人,其中9人在西藏工作。[23]

(三)1951~1952 学年

在上一学年的短暂辉煌之后,随着国内政治与社会形势的变化,少语系将在本学年之内很快走向终结。1949年9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和甘肃省军管会在西北重镇兰州开办了藏民问题研究班,主要任务是为西北藏族地区培训行政干部。11月,该班扩建为藏民学校。1950年1月,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简称“革大三部”)。1950年8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报请政务院批准,在“革大三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北民族学院。1951年设立的语文系,有藏语文、蒙古语文、维吾尔语文三个专业,兰大少语系二、三年级各一位在读学生,已经到西北民族学院工作并讲授藏

文课。在这种形势下,兰州大学少语系归并于新成立的西北民族学院,几成定局。

表5 1950年少语系课程设置的变化

由于休学、从军等人数增多,兰州大学少语系在读人数明显减少。1951年11月在读的藏文组学生,四年级只有王承崑一人,三年级只有焦兴辉、马振国二人。同时,由于西北民族学院的开办,少语系招生数量也锐减。1951年秋季,少语系仅有3名新生,即藏文组胡真霞和维文组刘永谦、程富昌,教学难以为继,11月中旬,3名学生转入其他专业。1952年秋季则没有招生。

1951年8月统计的课程表显示,除了少数时事类的课程增减外,大多数基础课程没有变化。但是,由于部分师生于1951年11月参加甘肃省土改工作,导致该学期教学计划未能完成。虽然因各种原因导致实习不能进行,少语系还是就近组织了学生到兰州清真寺参观。本学期还曾请西北大学边政系教授黄奋生做关于少数民族发展的学术讲演。[24]

1951年暑期后,由系务委员卢弼、侯生桢、哈美新三人轮流负责系务,各任系务主席一学期。1951年12月时任系务主席为哈美新副教授,系务委员会秘书为张东杰助教。除了社会学家晏升东外,1951年新来任教的还有段克兴 (教授)、索特纳木(助教)、孙子质(助教)。段克兴(1906~1982 年),北京市人,早年毕业于武昌佛学院,1935年去拉萨,在哲蚌寺和达赖新宫专修藏文与佛学。1951年任兰大少语系教授,他也是继杨质夫之后少语系唯一一位教授。1952年后他转入西北民族学院任教,为著名藏学研究者。索特纳木,蒙古族,1951年任少语系助教,1952年后转入西北民族学院任教。

1952年9月30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根据教育部要求,将兰州大学文学院的少数民族语言系(原边语系)和西北大学的民族系(原边政系)并入西北民族学院。当时,少语系尚有在读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共20人,其中藏文组7人、蒙文组4人、维文组9人。少语系在职教师,则有12位,其中藏文组6位:段克兴教授、侯生桢副教授、丹巴嘉措讲师、叶维熙讲师、张东杰助教、孙子质助教;蒙文组4位:卢弼副教授、陈秀蓉讲师、胡斯振助教、索特纳木助教;维文组2人:哈美新副教授、李国香讲师。绝大多数师生都根据国家的安排转入西北民族学院继续工作和学习,壮大了该校的少数民族语文教育队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