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笔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 – 哔哩哔哩(考研马哲知识点高清框架图)

|==客观实在[南昌大学2023年研]
【答案】
客观实在是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中抽象出的共同特性,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的,物质最本质的规定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清华大学2022年研]
【答案】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它是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经济基础概念所反映的是经济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或称思想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辩证思维方法[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研]
【答案】
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等方法:①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②分析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③抽象和具体指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的具体出发,经过抽象活动获得抽象规定,又从抽象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形成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认识。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研]
【答案】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但是,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以下基本特征:①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②用某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③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必然与偶然[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研]
【答案】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二者的含义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事物的发展既包含必然的方面,也包含偶然的方面。
(1)二者的关系
②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一方面,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③必然与偶然相互转化。相对于某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另一过程就可能成为偶然的东西,反之亦然。在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中,包含必然性因素和偶然性因素的相互转化。

真理的相对性[南昌大学2023年研;吉林大学2021年研;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答案】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其主要原因在于:①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程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两点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研]
【答案】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它同只肯定其一,而忽略或否定其二的形而上学“一点论”有质的区别。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视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形而上学“一点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力[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研;北京林业大学2023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研]
【答案】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①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③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世界历史[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年研;河南大学2023年研]
【答案】
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和向世界扩张的结果。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的形成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的普遍交往,推动了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绝对剩余价值[吉林大学2021年研]
【答案】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暨南大学2021年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年研]

考研真题笔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 – 哔哩哔哩(考研马哲知识点高清框架图)插图
答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理念。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主要内容为:①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②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③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④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⑤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篇幅有限,更多内容请百度曹小值真题曹小值题库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