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内蒙古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中国_长庆_文化(2013内蒙古大学录取分数线)

2013内蒙古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郑国渠

战国时期观众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又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做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做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280万亩),皆亩收一钟(即六石五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湮废。

2.《水经注》

北魏时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著,成书于518年。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作了补充和发展,记河流水道1252条,注文共约30万字。《水经注》史料价值很高,引书达438种,逐一叙述各河道的概况,以及河道经过之处的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本书集中国6世纪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3.长庆会盟碑(唐蕃会盟碑)

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举行的会盟,故名。唐王朝在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国力复盛;吐蕃国力日趋衰竭,且唐孤立吐蕃的战略上又取得极大的成功,因此吐蕃迫切要求重新议界讲和。在唐长庆元年至二年双方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庆会盟,仪式分别在长安、逻些举行,双方在盟文中重中“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吐蕃的经济、文化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唐蕃双方人民而言,会盟反映了他们向往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望,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此次会盟是第8次,即最后一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为纪念这两次会盟建立的长庆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4.夺门之变

明中期为争夺皇权而发动的宫廷政变。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于谦等人拥立其弟为景泰帝,全力保卫京师。次年,英宗被放回,景泰帝把他锁在南宫。英宗归来后,朝廷出现了策划英宗复辟的活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 景泰帝病危,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政变,拥立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5.五五宪草

即国民党立法院于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公布日期为5月5日,所以又称为“五五宪草”。 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的筹备宪政活动的具体成果。“五五宪草”的主要特点是党国一体,总统集权、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皇权文化相结合的总统集权制(总统威权制)。五五宪草在形式上、文字上都具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实质上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蒋介石个人独裁制造宪法根据,是一部反民主、反人民的宪法草案。所以,这部宪法草案公布后,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最终也因时局的变化而胎死腹中,未能成为正式生效的宪法文件。

6.“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场论争。李大钊提出以社会革命为手段,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做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这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7.厘金

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 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此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梁漱溟

民国著名学者。名焕鼎,字漱溟、肖吾。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印度哲学。1922年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书中提出“三路向”说的文化观,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 .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正由西方文化转向中画文化。他于1924年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到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并曾主编《村治月刊》。抗日时期参加民主政团同盟。

9.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腓尼基铭文曾在考古遗址中发现,包括一些腓尼基城市及地中海周边的殖民地,例如比布鲁斯 (在现今的黎巴嫩) 和迦太亚 (在现今的突尼斯).

10.大乘佛法(大乘佛教)

佛教派别。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11.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成立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无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1852年1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

1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汉高祖到武帝时期中央政权对诸侯王的政策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2.简述辽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1)南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2)部州制与州县制

辽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上也是采用了民族分治的制度,与中央制度是一致的。辽在地方上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道之下,实行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的制度,契丹等游牧民族所在地区实行部族制。根据各族地位高低和大小又分为大部族和小部族,统治机构为某族司徒府。汉人和渤海人地区采取州县制,大体仿唐制,州设刺史、同知州事;县设令、丞、主薄、尉。

(3)头下军州

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4)四时捺体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

3.《钦定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参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是其“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包括“君上大权”14条,附“臣民权利义务” 9条,共23条。前14条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犯;皇帝总揽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率陆海军,亲自裁定对外宣战、议和、签订条约等外交事项;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后9条为人民“义务”之规定,如纳税、服兵役等,而无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权利。《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 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它在结构形式和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大纲》的制定,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动与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4.《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所作的调查报告。1927年,随着大革命胜利进军,农民运动迅速高涨。这种状况,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也遭到党内部分人的怀疑和责难。为回击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年1、2月间,中共 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毛泽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报告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是:第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明确指出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第三,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第四,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该文继《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后,进一步解决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农民这个最主要同盟军的重大原则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5.简述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各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

第二,直接民主。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

第三,实行公民政治。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他们为自己制定法律并遵守,对国家官员进行选举,为国家服兵役,享有占有城邦土地的特权,积极参与城邦生活。

第四,经济上,工商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和独立手工业者的经济,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丧失土地即丧失公民权。没有神庙经济和祭司集团。

第五,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法律地位上,人人平等。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①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巩固了城邦;④古希腊产生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的雏形,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6.简评地理大发现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7.简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当代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蒸汽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发电机、内燃机。这次技术革命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新技术汇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紧密相连、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这次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共同控制规律;二战后研究规模越来越大,形成需要国家大幅度投资、监控的大科学,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3)发展进程高速化。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三、论述题

1.分析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化

(一)明代的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能不改变,一条鞭法因此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大力推广。主要内容是:(1) 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二)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朝建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期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相互勾结,营私舞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负担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困劳动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尴尬境地。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2.论李鸿章。(要求:可全面论述李鸿章的一生;也可选择其某一点展开。要有观点、有史实、有论述)

(一)主要外交活动。 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北洋大臣拥有处理外交事宜的大权,李鸿章在长达三十年的外交活动中以“外须和戎”为总纲、“以夷制夷”为外交手段,为主要的外交活动有:

(1)187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朝贡体系开始破裂。

(2)1876年,为解决“马嘉理事件”,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英国公使威哸玛在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英国取得进入云南及西藏特权。

(3)1885年,清朝政府和法国为结束中法战争,派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因为此约是在战场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4)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利后,以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在日本马关与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5)1896年,清政府钦差头等出使大臣李鸿章以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为名,赴圣彼得堡,拉拢俄国共同对付日本,与沙皇俄国签署《中俄密约》

(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李鸿章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北总督张之洞等人协议东南互保。清政府战败后,任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代表清政府与八国签署《辛丑条约》。

(二)学界研究及评价。

李鸿章活跃于晚晴政坛约四十年,对当时的外交产生极大影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且有较大的研究观点分歧。 学界对李鸿章晚晴外交活动的评价不外乎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中立评价三种态度,其主要研究观点有:

(1)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虽以失败告终,但包含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代表学者有陈旭麓等人。

(2)认为李鸿章虽有御外侮的愿望,但毕竟签订了那么多的屈辱条约。其办理外交是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服务的。代表人物有夏东元等人。

(3)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有积极的一面,其外交实践要具体分析,他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和错误,更要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中来寻找根源。 如吴福环《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等文。

3.试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走上法西斯暴政和扩张道路的表现及原因。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受新的打击,危机对农村的打击 尤为严重,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促进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军需通货膨胀政策是日本法西斯构筑“总体战”体制的组成部分,日本民间企业被加速纳入军事轨道。

1919年8月北一辉出台《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狂热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叫嚣侵略有理,要求对劳动人民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实现这些纲领,要求动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国家,三年间停止实行宪法,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和退伍军人进行统治。

北一辉的理论是明治以来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它立即与民间右翼势力结合,并迅速得到军部的支持。各种公开的和秘密的法西斯团体相继成立,形成强大的法西斯势力,其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

进入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法西斯势力猖獗发展, 法西斯分子适应群众心理,在军部支持下阴谋策动政变,制造恐怖暴乱,以达到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目的。结果组成了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相的“举国一致”内阁,政党内阁时期宣告结束1932年文部省令京都大学教授陇川辞职,其所著《刑法讲义》被内务省禁止发行。1935年8月日本政府明确日本国体为天皇制。上述两起事件标志着思想领域的法西斯化。

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继续搞政变, 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称作“皇道派”。另一派主张利用军部的现有地位, 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为此必须“统制”军队的行动,称作“统制派”。随着两派矛盾的不断激化,1936年发生了二二六政变,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

2013内蒙古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郑国渠

战国时期观众平原上最早兴建的大型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元年(前246)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开凿,故名。主要工程从中山西瓠口利用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的地形,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县北,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整个工程又渠首、引水渠、灌溉渠三部分组成,除在中途利用部分天然河流做灌溉渠外,还截取了纵流小河做水源的补充,设计合理。建成后,“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于今280万亩),皆亩收一钟(即六石五斗)。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湮废。

2.《水经注》

北魏时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郦道元著,成书于518年。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作了补充和发展,记河流水道1252条,注文共约30万字。《水经注》史料价值很高,引书达438种,逐一叙述各河道的概况,以及河道经过之处的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本书集中国6世纪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3.长庆会盟碑(唐蕃会盟碑)

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举行的会盟,故名。唐王朝在宪宗元和年间平定藩镇,国力复盛;吐蕃国力日趋衰竭,且唐孤立吐蕃的战略上又取得极大的成功,因此吐蕃迫切要求重新议界讲和。在唐长庆元年至二年双方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长庆会盟,仪式分别在长安、逻些举行,双方在盟文中重中“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吐蕃的经济、文化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唐蕃双方人民而言,会盟反映了他们向往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望,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此次会盟是第8次,即最后一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为纪念这两次会盟建立的长庆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4.夺门之变

明中期为争夺皇权而发动的宫廷政变。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于谦等人拥立其弟为景泰帝,全力保卫京师。次年,英宗被放回,景泰帝把他锁在南宫。英宗归来后,朝廷出现了策划英宗复辟的活动。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 景泰帝病危,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政变,拥立英宗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5.五五宪草

即国民党立法院于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公布日期为5月5日,所以又称为“五五宪草”。 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的筹备宪政活动的具体成果。“五五宪草”的主要特点是党国一体,总统集权、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皇权文化相结合的总统集权制(总统威权制)。五五宪草在形式上、文字上都具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实质上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蒋介石个人独裁制造宪法根据,是一部反民主、反人民的宪法草案。所以,这部宪法草案公布后,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最终也因时局的变化而胎死腹中,未能成为正式生效的宪法文件。

6.“问题与主义”之争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场论争。李大钊提出以社会革命为手段,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做一点一滴的改良。同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上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这次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7.厘金

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 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此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8.梁漱溟

民国著名学者。名焕鼎,字漱溟、肖吾。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印度哲学。1922年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书中提出“三路向”说的文化观,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 .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正由西方文化转向中画文化。他于1924年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到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并曾主编《村治月刊》。抗日时期参加民主政团同盟。

9.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腓尼基铭文曾在考古遗址中发现,包括一些腓尼基城市及地中海周边的殖民地,例如比布鲁斯 (在现今的黎巴嫩) 和迦太亚 (在现今的突尼斯).

10.大乘佛法(大乘佛教)

佛教派别。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它是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等。

11.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7年成立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规定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无阶级、无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1852年11月17日,同盟宣告解散。

12.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简答题

1.简述西汉高祖到武帝时期中央政权对诸侯王的政策

(一)背景。(1)秦统一后确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分封制仍有强烈的影响。(2)汉高祖总结秦亡的原因时,认为秦朝没有封同姓子弟为王是其短命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二)措施。(1)文帝即位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中央为加强集权,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封国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就是要将王国分割为若干小国,以削弱其力量。文帝起初很
2013内蒙古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中国_长庆_文化(2013内蒙古大学录取分数线)插图
重视贾谊的建议,但有些犹豫不决;后来形势更加严重了,才把齐国分为六个小王国,立齐王肥的六个儿子为王;又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立淮南王长的三个儿子为王。(2)景帝时,中央和诸侯王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区。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这引发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为了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免除了各诸侯王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改称王国的丞相为相。从此以后,王国实际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地方政权。(3)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分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西汉王朝不用黜陟的办法而使王国的辖地缩小。元鼎五年(前112年),汉武帝又采取“酎金夺爵”的措施,削夺列侯的爵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

2.简述辽代基本的政治制度

(1)南北面官制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其它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权力核心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2)部州制与州县制

辽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上也是采用了民族分治的制度,与中央制度是一致的。辽在地方上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道之下,实行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的制度,契丹等游牧民族所在地区实行部族制。根据各族地位高低和大小又分为大部族和小部族,统治机构为某族司徒府。汉人和渤海人地区采取州县制,大体仿唐制,州设刺史、同知州事;县设令、丞、主薄、尉。

(3)头下军州

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4)四时捺体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

3.《钦定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参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是其“预备立宪”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包括“君上大权”14条,附“臣民权利义务” 9条,共23条。前14条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犯;皇帝总揽国家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率陆海军,亲自裁定对外宣战、议和、签订条约等外交事项;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后9条为人民“义务”之规定,如纳税、服兵役等,而无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公民权利。《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 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它在结构形式和条文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大纲》的制定,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动与顽固,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批判和反对,清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4.《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所作的调查报告。1927年,随着大革命胜利进军,农民运动迅速高涨。这种状况,遭到国民党右派和地主豪绅的诋毁和破坏,也遭到党内部分人的怀疑和责难。为回击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年1、2月间,中共 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的湖南考察。毛泽东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报告驳斥了党内外怀疑和指责农民运动的论调,总结了湖南农民运动的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是:第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明确指出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第三,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第四,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该文继《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后,进一步解决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农民这个最主要同盟军的重大原则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工农联盟的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农民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5.简述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希腊城邦制度萌芽于荷马时代,形成于古风时代(公元前750年-公元前500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从土地和人口上来看,城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各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

第二,直接民主。公民既是城邦的主人,又是城邦本身。

第三,实行公民政治。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他们为自己制定法律并遵守,对国家官员进行选举,为国家服兵役,享有占有城邦土地的特权,积极参与城邦生活。

第四,经济上,工商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和独立手工业者的经济,每个公民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丧失土地即丧失公民权。没有神庙经济和祭司集团。

第五,公民之间相互平等。所以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不对公民征收直接税,城邦公民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公民兵制度;法律地位上,人人平等。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抵抗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古希腊城邦制度作用和地位:①实行公民政治,保证了公民享有政治权力;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巩固了城邦;④古希腊产生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的雏形,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6.简评地理大发现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7.简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当代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蒸汽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发电机、内燃机。这次技术革命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新技术汇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紧密相连、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这次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共同控制规律;二战后研究规模越来越大,形成需要国家大幅度投资、监控的大科学,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3)发展进程高速化。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三、论述题

1.分析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化

(一)明代的一条鞭法。明中叶以后的社会经济情况有所变化,一是土地兼并在猛烈地发展,一是商品经济在迅速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旧的赋役制度不能不改变,一条鞭法因此应运而生。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把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大力推广。主要内容是:(1) 一概征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这样就取消了力役,由政府雇人充役。(2)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把过去按户按丁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地摊入田赋。(3)归并和简化征收项目,统一编派。把过去对各州县征收的夏税、秋粮、里甲、均徭、杂役以及加派的贡纳等项全部折成银两,合并为一个总数,一部分按丁摊派,一部分按田赋摊派。(4)赋役的征收解运,由过去的民收民解(即由里甲办理),改为官收官解(即由地方政府办理)。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二)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朝建立后沿用明代的一条鞭法。长期的战乱,再加上官吏和地主相互勾结,营私舞弊,将贵族、官吏和地主负担的赋税徭役转嫁到贫困劳动者身上,政府面临“丁额无定,丁银难收”的尴尬境地。康熙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社会危机、减轻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实行新的赋税制度,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推行,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全国除奉天省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摊丁入亩。这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从此人丁税彻底被废除。摊丁入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2.论李鸿章。(要求:可全面论述李鸿章的一生;也可选择其某一点展开。要有观点、有史实、有论述)

(一)主要外交活动。 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北洋大臣拥有处理外交事宜的大权,李鸿章在长达三十年的外交活动中以“外须和戎”为总纲、“以夷制夷”为外交手段,为主要的外交活动有:

(1)187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朝贡体系开始破裂。

(2)1876年,为解决“马嘉理事件”,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英国公使威哸玛在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英国取得进入云南及西藏特权。

(3)1885年,清朝政府和法国为结束中法战争,派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因为此约是在战场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4)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失利后,以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在日本马关与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5)1896年,清政府钦差头等出使大臣李鸿章以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为名,赴圣彼得堡,拉拢俄国共同对付日本,与沙皇俄国签署《中俄密约》

(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李鸿章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北总督张之洞等人协议东南互保。清政府战败后,任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代表清政府与八国签署《辛丑条约》。

(二)学界研究及评价。

李鸿章活跃于晚晴政坛约四十年,对当时的外交产生极大影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且有较大的研究观点分歧。 学界对李鸿章晚晴外交活动的评价不外乎正面评价、负面评价、中立评价三种态度,其主要研究观点有:

(1)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虽以失败告终,但包含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代表学者有陈旭麓等人。

(2)认为李鸿章虽有御外侮的愿望,但毕竟签订了那么多的屈辱条约。其办理外交是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服务的。代表人物有夏东元等人。

(3)认为李鸿章办理外交有积极的一面,其外交实践要具体分析,他的失败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和错误,更要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中来寻找根源。 如吴福环《评李鸿章的外交活动》等文。

3.试述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走上法西斯暴政和扩张道路的表现及原因。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遭受新的打击,危机对农村的打击 尤为严重,日本国内生产萎缩,国外竞争激烈,为了摆脱危机,日本统治者加强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扩大军事支出和军事订货,以促进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于是,通货膨胀与军需相结合,形成了“军需通货膨胀”,财阀与军阀进一步结合,称作“军财抱合”,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军需通货膨胀政策是日本法西斯构筑“总体战”体制的组成部分,日本民间企业被加速纳入军事轨道。

1919年8月北一辉出台《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狂热鼓吹天皇制,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叫嚣侵略有理,要求对劳动人民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实现这些纲领,要求动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国家,三年间停止实行宪法,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和退伍军人进行统治。

北一辉的理论是明治以来日本右翼军国主义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它立即与民间右翼势力结合,并迅速得到军部的支持。各种公开的和秘密的法西斯团体相继成立,形成强大的法西斯势力,其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

进入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法西斯势力猖獗发展, 法西斯分子适应群众心理,在军部支持下阴谋策动政变,制造恐怖暴乱,以达到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目的。结果组成了海军大将斋藤实为首相的“举国一致”内阁,政党内阁时期宣告结束1932年文部省令京都大学教授陇川辞职,其所著《刑法讲义》被内务省禁止发行。1935年8月日本政府明确日本国体为天皇制。上述两起事件标志着思想领域的法西斯化。

在法西斯化的过程中,陆军中的法西斯分子分成两派。一派主张继续搞政变, 由天皇依靠军队直接进行统治,称作“皇道派”。另一派主张利用军部的现有地位, 联络官僚、财阀,掌握内阁实权,建立“高度国防国家”以加速对外侵略,为此必须“统制”军队的行动,称作“统制派”。随着两派矛盾的不断激化,1936年发生了二二六政变,以统制派为核心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统治地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