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举人”的含金量,能甩今天985研究生几条街进士国子监童生…(古代举人有什么待遇)

千万别小看举人,他的含金量,能甩今天985、211研究生毕业好几条街,甚至碾压博士毕业生都没有问题。
古代的科举和现在的高考、考研、考博,有相似的地方,考取不同的等级功名,可以代表不同的学历水平,但是又有不同的地方,古代的科举,除了给予你学历认证之外,还具有选拔官员的作用。
因此,古代的科举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事业单位招考+招教考试,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
古代的举人有多难考?我们以清朝为例。
和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一样,要想报名参加,首先你得有文凭,全日制本科是起步线,然后还得在千军万马中杀将出来,因为每个单位,每个岗位的录取名额一般都是1-2名。
考举人也是,你得一步一步来。
首先你得参加县试、府试,获取“童生”的资格,清朝267年总共录取了300万童生,平均每年录取10000人,全国范围。
然后要参加院试,获取“秀才”的资格,清朝267年总共录取了46万秀才,平均每年录取2000人。清华大学2019年的录取人数是3400人,看来考个秀才,比考清华都难,以后别再看不起秀才了。
最后是参加乡试,这个就有点难度了,首先是三年才会开一科,这一次考不中,你得等三年以后才能考。其次是考点在省城,今天开车一般也就是2个小时的事儿,古代要走上1个月。
考中的,才能获取“举人”资格。清朝267年总共录取了15万举人,平均每年录取600人。而且通过率极低,大概只有4%的录取率。
考中举人后有多牛?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范进中举》这篇课文。
范进是一个穷秀才,连老丈人胡屠夫都看不起,骂他是“穷鬼,现世宝,忠厚没用人”。找人借盘缠去赶考,被人给骂了出来,范进在家里饿了三天。

范进中举后,老丈人胡屠夫一开始有点不相信,这么个烂泥也能扶上墙。当他确认消息后,态度立马来了360度的大转弯,说自己女婿是文曲星下凡,立马送上5000钱,称呼也变了:“我有这个贤婿,还杀什么猪,我后半辈子都有依靠了”。
本县首富张老爷,也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县令。听说范进中举后亲自登门拜访,送上银子50两,东大街上三进三开的大宅子一套。
各位乡邻们也没闲着,有人送鸡蛋,有人送大米,有人送酒,有人送鸡,有人送桌椅板凳,实在没钱的把自己送过去,给范进当奴仆使唤。
说是一步登天,真的不为过。
后来的范进更牛,本来中举后是可以做官的,但是范进母亲正好去世了,按例范进要守孝三年,谁知反而因祸得福。
古代有规定,中举后出仕做官,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范进因为没有做官,三年后得以进京赶考,高中进士,做了御史,当了几年中央纪委的老王,然后转任地方官,山东学政,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老秀才吴敬梓先生所写的《儒林外史》中的一篇,老先生也是多年考不中举人,后来干脆潜心写作,《儒
古代“举人”的含金量,能甩今天985研究生几条街进士国子监童生…(古代举人有什么待遇)插图
林外史》通篇充满了对清代科举的讽刺,所谓“儒”就是“儒生”,是古代读书人的代称。
古代举人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上都是有巨大特权的。
第一,中了举人后,就可以做官了。举人一般可以直接出任地方官员,大多数是县级的部委局办的局长、主任一类的实权派,有极少数能够做到县令,县丞这样的处级干部。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是大官了,想一想,教育局长在你心中是什么地位,县委书记在你心中是什么地位,就能知道举人的分量了。
不过有一点,举人一旦出仕做官,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也就断了前途,一辈子只能在县城里打转了,最多能混到市里。所以,大部分举人会继续考,朝着状元进军。
第二,举人有司法特权。举人可以见官不跪,这在皇权社会中是一种非常尊贵的社会地位。另外,举人犯罪,地方官员是不能随意逮捕拿问的,需要申报给省学政,就是省教育厅,由省学政出面,对举人进行教育和处分。
这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人大代表和军人了,地方官员是不能随便动用司法程序的,必须由其主管单位来进行处罚。
第三,举人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以雍正朝为例,举人可以免除100-200亩的田赋,免除十几户人家的徭役。
千万别小看这项特权,在古代,田赋和徭役是农民最主要的两个负担,即便举人家里没有这么多田产,他也可以把这个特权当做批文一样给倒卖出去,大地主们可以把自己的土地挂在举人的名下,合理的避税。
第四,举人是乡绅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也就是说皇帝只管到县一级单位,那么乡村由谁管呢?乡绅!这个词我们会经常在历史书上看到,他们就是古代乡村的实际统治者。
举人即便是不做官,也会是乡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会有很高的名望,被人聘请当幕僚,家庭教师,收入水平也是杠杠的。

当然,让举人去做家庭教师确实有点暴殄天物了,一般能让举人当家庭教师的,也只有县令了,别说土豪,在古代,读书人都清高的很,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不一定能请得动举人。
有人说,当个举人都这么过瘾了,那考中状元岂不是喝了一箱爽歪歪。那倒未必!
其实论实惠程度,举人是最舒服的,就好比曾经有个官员说:“当县委书记是最舒服的,该有的实权都有,一方诸侯,给个厅长都不换”。
而殿试的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一般会被安排到翰林院做编修,属于清闲部门。
相比而论,举人就是“地方实权派”,拥有超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是最舒服的。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举人还要继续参加科举,以考中进士,摘取状元为目标呢?
因为进士出身的人,会有更大的“官途”,虽然起步可能是清闲部门,但是毕竟是在中央工作,不出意外的话,基本都能做到省级封疆大吏和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等职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在古代一个读书人,是如何一步一步的通过科举,实现自己人生的逆袭,而古代科举的每一个台阶,又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
私塾,是我们对古代读书人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一般设置于乡村和大户人家的家里,私塾,顾名思义,是私人办的学堂,类似于现在的培训班,是古代读书人拿起书本启蒙的地方。
那古代人为什么都要上私塾?古代没有公办小学吗?
古代也有公办学校,叫官学。只不过,官学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你得考,要考之前,你得有文化,怎么样才能学文化呢?只能上私塾。
私塾分两种,一种叫蒙塾,针对启蒙的儿童,一种叫经塾,针对已经成年的人。
私塾的老师一般是当地的秀才,这种一般是年龄比较大的,对科举道路已经不抱希望的人,还有就是一些老童生,考了许多年,连秀才也考不上的读书人。
古代儿童一般6岁左右开始入私塾,和我们现在小学生上学的年龄差不多。前两年主要是认字,后来开始学习《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孔子》、《孟子》、《大学》、《中庸》等书籍。一学就是10年。
所谓十年寒窗苦,就是从这里来的。大概在16岁左右,就可以开始参加考试了。
第一个台阶:县试,府试
时间频次:每年举办一次,时间在二月,四月。
县试就是县级单位举办的考试,这是天下读书人要经历的第一次考试,在当地“礼馆”报名,相当于今天的文化局。还要有5个人担保,保证不作弊,不替考,没有前科,身世清白。
通过县试的,可以参加府试。这是府一级的考试,大概和县试差不多,只是担保人要多加一个。
通过县试,府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童生”。大概每年录取10000人左右。
这就意味着你是一个文化人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中毕业。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你的身份、地位并没有任何改变,你还要继续考才行。不过,还是有一大批人止步于此的,很多人胡子花白还是童生,就是我们口中的“老童生”。
老童生的出路基本都是当私塾老师,不过地位也不高,相当于中师毕业回去教学的。
第二个台阶:院试
时间频次:每三年举办两次,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算是“入学考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算是“毕业考试”。时间在四月。
院试由省学政负责监督组织,考场还是在各县市,一般会考两场,每场考一天。就凭这一点,估计就能让很多学霸,考霸哭晕在厕所。
通过院试中的“岁试”考试合格者,被成为“生员”。大概每年录取4000人左右。
表示你有资格进入官学进行学习了,考试成绩中的第一名,被称为“案首”。优秀的“生员”,就有了吃皇粮的资格了,朝廷每月会发给你6斗米,这样的人叫“癝生”。
这个时候就是秀才了吗?no,no,no ,“生员”是表示你通过了“入学考试”,你还需要通过“毕业考试—科试”,才能正式成为秀才。
秀才,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毕业,表示你有一张文凭了。大概每年录取2000人左右。
能考取秀才,那你的社会地位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了。
以前,你是草民一个,是普通老百姓,成为秀才,你就是“士”了,你就是有功名的人了。所谓“士农工商”,在古代社会,“士”就是上流阶级了
作为上流阶级的秀才,也就有了特权了。
秀才可以免除田赋,徭役;秀才可以见官不跪,县老爷也不能打他的屁股;秀才可以使用奴婢;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
不过,秀才还是不可以直接做官的,你还要继续考。当然,也是有大批的人止步于此的,过了30多岁如果还是秀才的话,你的出路大概率还是回乡当个私塾老师,或者给县太爷做个幕僚啥的。
如果你考不上秀才,又想要秀才的资格,怎么办?也是有办法的。
如果你的祖上曾经给朝廷立过大功,你可以依托祖上的庇佑,直接免试入学,这叫“恩荫”;如果你的祖上曾经因公殉职,朝廷可怜你,你也可以直接免试入学,这叫“难荫”;如果你命好,皇上看你就是顺眼,你也可直接免试入学,这叫“特荫”。
以上统称为“荫生”,视同秀才。
第三个台阶:乡试
时间频次:每三年举办一次。时间在八月,也称“秋闱”
乡试可不是乡里举办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考试,主考官是中央特派员,考试地点在省城,汇集了全省的秀才。地方偏远的,得提前一个月赶路。
通过乡试合格者,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比如唐伯虎就被人称为“唐解元”。大概每年录取600人左右。
举人,大抵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毕业,但是含金量却比研究生要高的多。
中了举人,就可以出仕做官了,一般是县级副职或者各局办的局长,主任一类的。不过,如果举人一旦出仕做官,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这和现在的现任公务员不能再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点类似。
中了举人,就可以免除百亩田赋和徭役,可以见官不跪,可以有一定的司法豁免权,县令不能随便用刑,必须要省学政批准才行。
如果科举之路止步于举人,那后半辈子的生活基本也是非常舒服的。大概率会成为县太爷的座上宾,大地主的好朋友,搞上几年自己也会成为大地主,大乡绅,在乡村里,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如果没有考中举人,还想拥有举人的资格怎么办?同样有办法。
国子监,是明清两代全国的最高 ,也是各路“保送生”的摇篮。
如果你没有取得秀才资格,但是学习成绩优秀,每年会有一次“保送”到国子监学习的机会,称为“岁贡”。
如果你考举人没有考中,但是成绩是优秀的,可以录入“副榜”,保送到国子监读书,称为“副贡”。
如果你在官学学习成绩优秀,每三年本省学政调离之际,会有一次推荐到国子监学习的机会,称为“优贡”。
如果你在官学学习成绩优秀,朝廷每六年会单独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到国子监读书,称为“拔贡”,
如果你运气够好,遇到皇帝登基,太后生日等国家隆重的庆典,会特批一批保送名额,称为“恩贡”。
如果你是家里有矿的主,或者是马爸爸的儿子,你可以给朝廷捐款,保送你到国子监学习,被称为“例贡”。
以上统称为“贡生”,在国子监学习毕业后,和举人的待遇是一样的,也可以出去当官,基本都是县处级起步。
蒲松龄就是“岁贡”出身,后来当了“儒学训导”,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副局长。
第四个台阶:会试
时间频次:每三年一次,在乡试后第二年的二月,也叫“春闱”。
会试和高考还不太一样,用国家公务员考试应该更准确一点。会试的地点在京城,由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等中央一品大员来监督考试。参加者是全国的举人和国子监的毕业生。
通过会试合格者,被称为“贡士”。大概每年录取100-200人左右。
贡士,基本就相当于现在的博士了,虽然不太一样,勉强这样对比吧。贡士不排名次,因为他们还需要进行下一轮的排名大战,殿试。
第五个台阶:殿试
时间频次:每三年一次,在会试后的两个月,四月份。
殿试相对来说就轻松多了,因为这一场没有淘汰者,只是一个排名大战。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内容也比较简单,只有“策问”,就是考你对国家大事的一些看法,类似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
到了这个阶段,那基本上都是各省的尖子生中的优等生了,学问方面已经分不出高下了,那怎么排名呢?看字体。
当时流行“馆阁体”、“院体”,讲究字体方正,乌黑,体大,谁的字漂亮,谁的分数就高。你看,上学的时候老师天天要求把字写工整不是没 理的,这是传统。
殿试结果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这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荣誉。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
这些进士们,将来都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各省的封疆大吏,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但是,现在他们要先去一个地方锻炼锻炼,翰林院编修。
翰林院,集中了古代国家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一批人,但是也是一个清水衙门,可能也是因为古代读书人清高的缘故吧。
为什么要让这些未来的国家栋梁来这么一个清水衙门呢?也是皇帝考虑到这些读书人,常年关在象牙塔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知识是不少,混社会的经验还差点。
要做一方重臣,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光有学问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阅历和经验,翰林院,就是这些大学问家迈入社会的第一课!
古代的科举,不仅仅是学历的认证,还是一个大的名利场,和现在的本科,硕士,博士这些纯学历晋升机制还是有不同的,只能简单的对比,是无法直接对号入座的。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现,科举已经在1905年被埋入了坟墓。我们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和选用有了更多元化的标准,他更能适应我们现代社会的要求。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