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知黑格尔窥测天机的哲学狂人哲学考研(黑格尔的知性)

?
/黑格尔 /凡是厌烦有限的人,绝不能达到现实,而只是沉溺于抽象之中,消沉暗淡,以终其身。
?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批判性地吸收了以往所有的哲学,建立起历史上最全面的哲学体系,将逻辑学、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起来,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唯心主义范围内达到了最彻底的统一。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的总结者、辩证法的集大成者,理性主义的最极致代表。他认为他的哲学是“上帝创世的计划”,“上帝的奥秘”、“天机”被他用理性的方式阐发了出来。
虽然他的理论宏图最终没有被世人所认可,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就特别重视黑格尔这个思想发源地;虽然黑格尔去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遭受了最多的批评,但是“最多的批评”恰恰意味着“格外的重视”,凡有志于学者可以批评、改进、吸收他的思想,但不能绕过他。黑格尔的代表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哲学科学全书纲要》《哲学史讲演录》。
?
?早期:
1770年8月27日,黑格尔出生于符腾堡公国的首府斯图加特城(现属德国)一个新路德新教的家庭里。他的祖父是一个新教牧师,父亲格奥尔格·路德维希·黑格尔原是当地税务局的秘书,后来担任运输局顾问,母亲玛丽亚·马格达莱纳·路易莎·弗罗姆是一位知书达理、贤惠善良的家庭妇女。
黑格尔是长子(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玛利亚特别看重对孩子的培养,在黑格尔5岁时就开始教他拉丁文和算数,还为他请了法语家庭教师。
1780年,黑格尔到斯图加特的卡尔高级中学就读,在8年的中学期间,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模范生,几乎每个学期都获得奖励。尽管如此,他的父母还是为他请了家庭教师,辅导学习几何、拉丁文和希腊文。(这就忒“卷”了!)
中学时代的黑格尔,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他常把零用钱积攒下来买书,但更多的时候是到公爵图书馆泡馆。当他第一次借到巴托的《美学导论》以后,便很有兴致地一口气读完了。更可贵的是他边读边做摘记,为了尽可能全面、深刻地掌握所读书籍的内在联系和基本思想,他把书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摘记在活页卡片上,然后按次序排列,装入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以便检阅备用。
少年黑格尔还喜欢写日记。他的日记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客观地记叙周围平常的事物;二是热衷于记载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三是对历史读物的思考。(正经人也写日记!)
1788年,18岁的黑格尔考入图宾根神学院,这是一所培养牧师和教师的学校。黑格尔的主修是神学和哲学,此外还选修了若干门课程,这些课程黑格尔的成绩大都名列前茅,除了马术、击剑等体育类的科目。
由于黑格尔喜欢抱着“大部头”阅读,显得有些老气横秋的样子,江湖上给他一外号“老头儿”。有个长于漫画的同学,在黑格尔的纪念册上画着弱不禁风的黑格尔,拄着两支拐杖,题词是“愿上帝保佑这可怜的老头儿”。
大学期间,黑格尔先后与谢林、荷尔德林成为室友。谢林的哲学知识非常广博,他与黑格尔的交流增进了后者对哲学的兴趣;荷尔德林是一个“希腊迷”,他带动黑格尔学习希腊史、希腊文,翻译希腊悲剧,在很大程度上 助黑格尔增进了对希腊世界的理解。
两年后,黑格尔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又于23岁时拿到新教神学博士学位。之后,黑格尔离开图宾根大学,在瑞士伯尔尼的卡尔·弗里德里希·冯·施泰格上尉家里担任家庭教师。
伯尔尼最大的特征就是安宁,黑格尔来到这所小城,顾不得仔细浏览市区,便抓紧时间读书,好在这位上尉家中有大量藏书,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宗教的、应有尽有,十分丰富。
1795年,25岁的黑格尔接受荷尔德林的推荐,到法兰克福一个葡萄酒商约翰·诺厄·戈格尔家里任教。做家教为黑格尔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政治、经济,为他后来的哲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厚积薄发的黑格尔
?
中期:1800年,黑格尔给谢林写信,表明自己希望能在一个藏书丰富、吃饭简单还可以喝到鲜美啤酒的地方定居(hegel心中清晰的理想生活
人物一知黑格尔窥测天机的哲学狂人哲学考研(黑格尔的知性)插图
蓝图~),谢林便邀请他去耶拿任教。黑格尔来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了《哲学评论》杂志。
次年,他凭借自然哲学论文《论行星轨道》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取得讲师资格,教授逻辑与形而上学。
1805年,35岁的黑格尔成为耶拿大学的副教授。任教期间,黑格尔写成了哲学巨著《精神现象学》,对绝对精神在人的意识中的出现进行了探索,于1807年出版。
1808-1816年,黑格尔任纽伦堡新教文理中学的校长。在任职期间,黑格尔写成了《逻辑学》,对绝对精神的范畴的运动进行了说明。1816年,黑格尔成为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教授,1817年,发表了《哲学全书》。
1818年,48岁的黑格尔成为柏林大学哲学教授(这个职位此前由费希特担任),开始了《法哲学原理》的写作,于1821年完成并出版。
?
△笔耕不辍的黑格尔
?晚期:
1829年,59岁的黑格尔成为柏林大学校长。
年近60岁的黑格尔似乎衰老得十分迅速,开始对各项事务显得力不从心。有次他走进教室,经学生提醒才发现自己只穿了一只鞋子,裤腿上也都是泥。原来他的一只鞋子在经过泥潭时掉了,而他毫无所察。黑格尔拍着自己的脑袋说:“我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1831年,由于霍乱,黑格尔不幸去世。黑格尔的葬礼于11月16日举行,大学生们列队护送黑格尔的灵柩来到墓地,在举行仪式后安葬。他的墓旁,长眠着费希特。
△猝然长逝的哲学大师
?
?甩手掌柜
黑格尔醉心哲学研究,吩咐家中仆人在他思考的时候不要来打扰,有什么事情都去请示夫人。
有次黑格尔家里失火,仆人急匆匆赶到书房中告诉他这个消息,黑格尔头也不抬地说:“我说了多少遍了,有什么事情都让太太拿主意,别来打扰我!”
点评:仆人内心os:可是先生,火已经烧到书房门口了!
△躲进小楼成一统,不问春夏与秋冬。
?绵里藏针的怼人高手
黑格尔在台球厅玩时,撞到了一位学生。这个学生的炮筒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声嚷道:“你怎么回事啊!把我当什么了”。
黑格尔十分平静:“我把你当作一个有教养的年轻人,一个对无意义的争吵不感兴趣的人,就像我一样”。
学生继续进攻:“可你在我眼中是个粗鲁的人”。
黑格尔依然平静:“那真可惜,原来我们两个人都错了”。
点评:和辩证法大师吵架,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
△黑格尔:你最好闭嘴,否则会骂到自己。
?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座高峰。他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一个整体,是由低到高的发展全过程,通过扬弃达到的最终阶段即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个统一的全体,它包含一切,自己发展自己、认识自己。
“绝对精神”。黑格尔吸收了谢林“绝对”的概念,他认为“绝对即精神”,“绝对精神”就是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统一。黑格尔考察了艺术、宗教和哲学这三种绝对精神的表现形态,其中,哲学是绝对精神的最高形态。
“实体即主体”。黑格尔认为“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表述为主体”。这个“实体”的含义来自于斯宾诺莎,表征绝对精神之自在的一面;这个“主体”的含义来自于费希特,表征绝对精神之自为的一面。“实体即主体”表现绝对精神是自在自为的。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点人物,考察频率极高,考察题型从名词解释到简答、论述皆有。
首先,黑格尔的自有思想如“绝对精神”、“实体即主体”、“真理是过程”、“三一式”或“矛盾说”可以作为名词解释单独出题。
其次,“黑格尔的辩证法”、“存在即合理”、“理性与现实”通常以简答的形式出题。
最后,“黑格尔哲学的特点”、“黑格尔的辩证逻辑”、“评价黑格尔哲学史即哲学的观点”经常出论述题。此外,以论述形式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综合考察时,例如对“黑格尔对物自体/二元论的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等题目的作答,也需要对黑格尔的思想有整体把握。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