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五问考研大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考研已经结束了,我看见网上311考生整体情绪不好,当我自己做完今年所有311真题时,我确实也认为,311卷真的很难!

?

我本人从事311教育学考研的辅导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可以说,亲眼看着311考试一路发展到现在。

?

对311卷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像一个融入生活里的老伙计,然而这位老伙计,近几年不太安分,考试难度年年递增。

?

?但在我看来,它的变化仍然有规律可循,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把握住这条脉络和规律,就能战胜311考试。

?于是,我写下了这篇万字长文,除了想安慰大家,还想 助你们理解清楚“311考试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难?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虽然文章长,但可以说的清楚明白一些。

?

希望这篇文章对22年的311考生有总结,也对23年311教育学考研学生的复习有所 助。

?

?

近两年真题比对分析

?

?

?我拿近两年311真题卷做个对比分析,确实22年比21年难度更大一些。

?

?1.近两年真题卷整体对比:

?

?

2.近两年311卷选择题详细对比:

?

?

?

?311卷到底难在哪

?

?

?据我所知,国家统考考研卷,会邀请教育学各个领域的大牛老师前来出卷,一个科目的试卷也许会有2-3位老师(也可能团队人数更多)共同商议和多次审核,非常重视出卷者知识领域的专业性,如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一般是这两个方面)的学者出教育学原理题,而中教史一定是请中教史的学者出题。

?现在我国主流文科类考试的命题趋势是考查灵活的题目多,死记硬背的少。

?311教育学的题目究竟怎样的,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

?

?1.选择题分析

?

?相信大家拿到卷子后,一定会困惑:如考查政府文件题,我怎么能背下来师范生的毕业要求,如中教史,中共二大也来了,搞得像政治题,如考幼童留美哪个省份去留学的学生最多,这么细节的背诵题,出题有什么意义?

?我理解大家的想法,我也在想,命题人为什么这么出题?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思路来破解它?与 几位老师交流后,应该算是有了一些我们自己的看法。

?

?下面展示几个有争议的题,让我们一起去分析分析:

?

?

?教育学原理

?

【311卷2022年选择题第12题】: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小学、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列选项中,列入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是( ????)

a.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育人

b.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学会教学

c.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

d.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创新

?

【还原做题的思考过程】

?

看完是不是想哭,考研大纲知识就够多了,热点也看得够多了,我就是看了这样的政府文件,也记不住啊,是不是有点无语,正在考场,也没法去查啊。

?

如何应对呢?我们试着从常识去推理,哪怕我不会,也争取看能否选个还算靠谱的答案。

?

回到审题:列入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是(),那么这个“要求”是基本要求,人人达到,还是最高要求,一部分可以达到?我想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应该是基本要求。

?

下面解题:

学会教学——师范生毕业了要会教学。?

学会育人——师范生毕业了要会育人。?

学会创新——师范生当然要创新,再细想,但是不能要求每个师范生刚毕业就都会创新,创新这个要求很高,如果非要每个师范生整出点创新的成果才能毕业,岂不是研究生难考,本科毕业更难。?

学会发展——发展这个词非常中肯,师范生在大学里获得了发展,发展的高端是创新,发展的一般是促进了职前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这个词更能讲得通,也更符合常理。?

所以,推断选择c。

?

【我们思考下,这道题在考查什么?】

?

学术型硕士主要培养教育研究者、教育评论者、教育政策制定者等,这些工作有个特点,要求工作者有严密的思考逻辑,有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如果未来让我们去制定一个国家政策,我们都制定的目标很高端,政策就容易落空,给学生带来不切实际的麻烦。所以,德育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甚至教学目标等等都尽可能制定绝大多数人可以达到的标准,太高就让众人望尘莫及。

?

上述是借助教育学观念去解题的基本思考方式,这道题表面看考政策文件的记忆,实则就是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考生对这个“基本要求”是否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是否注意审题,是否能够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常识去推理出答案。

?

【重点说明】考场做这样的推断需要精心思考,全神贯注,且要有推理的意识。然而现实情况是,考场大家可以用来思考的时间太少了,做题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

?中国教育史

?

?【311卷2022年选择题第17题】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维新运动蓬勃发展,维新人士通过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传播维新思想。下列不属于维新派开办的学堂是( ????)

?

a.经正女学 ?????b.南洋公学 ??????c.广雅书院 ??????d.通艺学堂?

思路:我们只知道a与b都属于维新派建立的学校,但不知道c和d应该哪个不是维新派的学校,维新派倡导“改书院为学堂”,这句话大家在平日学习时应该背过。那么维新派建立的学校不可能名字是书院了。此题答案选择c。

?

总结:还是那句话,基础知识很重要,如果我们不记得维新派想“改书院为学堂”这个知识点,那么后续推理也无从下手。推理都要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

?

?整体而言,311选择题既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求我们能够联系大背景进行推理判断。

推理所需的基础知识多数来自对一个学科的框架体系的认识,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认识,很多涉及的知识是我们必会的知识,需要把基础知识再应用和转化一次。

?

为了引发考生对知识的联系的思考,出题人就必然会在题干里留下关键词、关键句等线索来提示我们,请考生加一点推理来获取正确答案。

?

推理方法对每个题都会有效吗?也不是,有时候也会推理错误。而且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和已有直接经验的不同,使用的推理思路还会不同。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用推理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

综上所述,我个人可以得出一个观点,选择题考查的不全是细节知识,而是基础知识+灵活运用。

?

?2.主观分析题

?

?主观题的具体特点是:

?

考热点题,考应用性的题,考量化研究题,考古文题,考综合性的题,考异同比较题等。一句话,就是考灵活开放的题——基于背书,又要依据题干对背书的内容进行重塑和再组织。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育学素养了,这样一来,题目就真的很难了。

?

但主观题也有一个好消息,越感觉超纲的题,答案越藏在材料里,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主观题的前提。

?

?下面,我们总体点评一下历年311卷的主观题特点。

?

教育学原理
这一科目多结合热点或案例出题,材料容量一般在中长,由2-3问构成。

?

之前出过的热点有: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20年311统考第54题);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2021年311统考第54题);非学校化运动与在家上学(2017年311统考第54题)等。?

之前出过的案例有:

?

小组合作学习的例子(2018年311统考第54题)、作业布置不合理的案例(2015年311统考第54题)、历史课上讨论考文垂事件(2022年311统考第54题)等。

?

?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是:

?

(1)阅读材料的重要性。

?

必须阅读材料,不读材料总结不出关键点,答案隐含在材料里,但是需要考生提炼和总结。

?

(2)一定会结合所学大纲知识来出题。

?

材料绝不会独立于我们大纲知识点之外,最终要求考生使用所学知识去解读材料。

?

(3)多数题目需要维度化答题。

?

如在教育目标上、在教育环境上、在教育内容上、在教育方法上等(这种答题思路出现的最多)。

?

原理会出情境性简答题,材料容量短,通常应该由一问构成,答题内容少,是分析题的压缩版,思路与分析题一致。

?

?中外教育史
?

中外教育史不存在两个科目隔年轮换出题的规律。

?

课上针对2022年学生开了《中
#如何看待跨专业考研#五问考研大数据…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插图
国教育简史》(孙培青主编)的课程,我上课说过,虽然2021年真题分析题出的是中教史科目,2022年有可能还是中教史。

?

《中国教育简史》于2021年出版,是对311卷核心教材孙培青老师第一本《中国教育史》的专题总结,思想性浓厚,或许出题会来自这本书。

?

果不其然,今年的分析题【311卷2022年第55题】宋代书院相比地方官学而言在教学管理上的特点。

?

?这道题就来自这本书,遗憾的是,为了减轻学习负担,这块内容与311大纲的书院的特点有一定重合, 未总结到学习笔记中。但是考生可以利用自己背过的书院的特点,结合地方官学的对比,也能得出答案。

?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外教育史近几年以来考查方向主要是:

?

述评题、启示题、综述题(这个方向很重要)、异同比较题(会跨越中外教育史界限出异同比较);而古文只是手段,出现在上述题型的材料里。

?

?这要求我们平日学习做到几点:

?

(1)学习知识专题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

就像我在 平日教学将外教史分为法案专题、三星级人物思想专题、五星级人物思想专题、教育思潮专题一样(在2021年基础班、强化班体现),中教史今年我们也增加了教材专题、课程专题、学制专题等等(在2021年10月的中教简史专题课体现)。

?

不做专题,不能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性。

?

(2)处处思考异同比较。

?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在强化班就几乎讲完了所有的异同比较题。

?

?这些比较题可分为:中教史内部比较题,外教史内部比较题和中外教育史联合异同比较题。

?

(3)联系时代背景学习。

?

考生学习时应该体会历史事件的逻辑线,锻炼推理能力,从背枯燥的历史细节知识中解放出来。

?

我认为讲解丰富的背景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来促使历史知识故事化、画面化、情景化,记忆就会变得有趣,促进考生的记忆;二来丰富的背景介绍有助于去做推理性选择题和情境性简答与分析题。

?

中外教育史可以出情境性简答题,这与 真题班描述完全一致,名言题(含古文,古文就是古人说的名言),短材料等都有可能出,所以考生能够大体识别古文是非常重要的。

?

?教育心理学
教心也一定结合材料出题,材料分两种:一种为了考查教心理论是否掌握好而找一段论述性材料,如19年精细加工策略的材料,20年归因理论的材料等;

?

另一种是热点材料。如19年同一个材料的另一问碎片化学习的热点,21年关于培养创造性的热点,22年关于教师反馈实效性薄弱与“双减”背景下如何做好教师反馈等。

?

?教心的分析题特点:

?

(1)阅读材料的重要性。

?

材料中由2-3问构成,其中一问的答案大概率来自材料,要求认真阅读材料进行总结,如22年的教心分析题,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反馈缺乏实效性的五大原因,这五个原因分别对应材料中的五句话。

?

(2)结合教心理论分析评价教育现象。

?

材料题的另一问一般会针对材料的核心概念深化出题,要么异同比较,要么结合教心某种理论做分析;教心非常重视理论的深度理解与实际应用。

?

(3)加强考查对教心理论的实践应用。

?

?有可能第三问就要求实践应用,如20年教师如何 助学生归因给出建议;如21年设计一个激发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方案;22年假如你是一位数学老师,你会如何针对一个数学不好又内向的学生做教学反馈。

?

大家必须注意教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类题,一旦要应用就增加了难度,因为实践性太强。

?

教育心理学目前没有情境性简答题,但是未来一定会有。

?

教育研究方法?
?

?教育研究方法是一年比一年难。

?

311卷之前偏重考实验题,答案简洁明了。

?

?当我们稍微找到如何做实验题的方法后,出题难度升级,在分析题出教育方法应用题不过瘾,简答题也要求教研设计,如21年情境性简答题,假如要用问卷调查法开展“当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调查研究,请简述研究步骤。

?

大家在平日学习就要多看教育研究案例,分析各种研究案例中的方法,仿照做一些研究设计,这个科目更加说明: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

同时,311卷有个特点,往年的真题往往预示着后面真题的动向。

?

如教育研究逐渐重视定量分析。以2016年为分界线,2016年之前,定量分析出题较少,偶尔表现在选择题中。2016年之后,选择题开始加大对定量分析的考查。但311真题在提醒考生,即便头疼,也要攻克定量分析的各种统计方法,数据描述和数据推断必须要会用才行。

?

到2021年,不仅选择题会出定量分析,分析题的最后一问也属于定量分析。这里再提醒宝宝们,下年考试还要加大考查定量分析。

?

同时,2022年311大纲新增知识点里增加了spss板块, 也很重视,虽然我们讲解了很多,专门编写了一批定量分析的选择题(《 冲刺必背题》的新增知识点选择题模块)。但是考试还在升级,2022年,分析题其中两问都在考查量化分析。

?

这些都预示着以后量化分析更重要,最近两年来看,以后只会更偏重实践应用和教研设计,我们遇到的都是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灵活应用题和量化分析题。

?

?最后,简单说一下辨析题,各科都会出辨析题,一言以蔽之:灵活性强。

?

答题阐述未必多,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即可,关键是这个题到底是对还是错就让我们捉摸不定。

?

辨析题非常考查学习功底,解题方法只有一条:正确理解每个知识点,结合生活常识做些思考,不要过度解读。

?

?综上,在主观题上,311卷考的是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评析教育现象的能力、结合理论与现实的能力、灵活应用的能力、综合知识的能力等等——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活”,越灵活的卷子,难度就越大。

?

?

为什么要这样出题

?

?

1.受新高考卷的灵活性的影响

?

?首先请关注新高考近几年发生的变化,新高考要求出题突出生活性、应用性、理解性、阅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

高考生也发现试题难,开放性加强,选择题都有难度。新高考还会再改,促使时间和题量、难度更合理。但新高考出题思路的总趋势向下影响了中考,向上影响了考研。

?

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新高考出题的,当然311教育学考研与新高考有同样的变化趋势。

?

?2.专项研究教育的教育学命题人更要体现出题的灵活性

?

?教育部一定邀请的是我国各领域达到一定高度的学者前去出题,教育学学者的总体特点是批判应试教育。所以他们往往研究到底怎么出题才算灵活,自然的导致311卷难度增加。

?

关键是选择题难度年年增加,考场明显能感受自己做对了的题越来越少,每个题都选的很纠结。

?

?一种感受是认为自己所学与考查内容有偏差,没背过,不会做题;另一种感受是我知道要推理,但就是难以推理出来结论。我在上文中已经解释了几个选择题,说明了选择题难在灵活推理的过程中。

?所以,我大胆预测下,原理每年会有至少一个政府文件题,且不是考背书能力,就是要考生结合日常生活来推理答案。

?你可能会说,22年311卷中,我们大概感受到原理、教心、教研科目的选择题具有灵活性,外教史还好,中教史为什么出得这么难?考个历史题有必要搞推理吗?这应该是今年考生最难以接受的地方,我们把中教史拿出来单独说。

3.对历史简单论、历史无用论、背诵历史论的挑战

?

?中教史为什么出的这么难?我认为这里是有深刻原因的。

?大众与考生普遍认为历史简单,背背就完了,这样的思想蔓延到高校,我读一些关于历史价值类文章的时候,有感受到历史学者对学生背诵历史,不真正理解历史发展的现状抱有深深的担忧。(1)从基础教育历史教学的变动看,学习历史学科教学论的学生会知道,人们长期以来对历史的最大理解误区是一个死记硬背的学科。

?

目前,在我国新课改的历史学科中加大了以史料为依托的史实性问题的分析,加大了情境性教学模式和问题教学模式的推广,力图改变老师单纯讲授历史事件的现状,让学生拥有历史时空观、历史价值观、史料实证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把历史教学尽可能搞“活”。

?

基础教育中历史教学的变动影响了教育学考研中教育史的考查变动。

?

(2)从教育学学硕的培养要求看,教育学学硕就是在培养研究性的人才。

?

教育史是教育学学科的根基之一,这个根基就必须是灵动的历史知识,才有助于提升研究性人才的逻辑思维能力。

?

而以往教育史出题固化考查记忆的现象,又由于我国近几年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弘扬,高考对古文的重视,就导致中教史方向变动最大,表现为古文题、比较题和综述题偏多。

?

(3)从出题人自身对历史的认识看,如果我们阅读人文学科学者的文章,尤其是历史学和教育史学者们写的文章,都不是历史事件的堆砌,都是从当时的时代背景里推理他们的结论。好的历史类文章都极具思想性。这种思想性来自学者对研究问题的背景认识和推理分析过程。

?

于是,他们出题就自然带着自己的思维,历史不完全是背出来的,历史需要有推理分析的成分。所以22年很多中教史选择题必须依靠推理和理解来做题。

?

?未来,中外教育史会走向基础知识+逻辑推理出题,这是大趋势了。

?这就促使未来的考生调整历史学习方向,记忆要顺着历史的逻辑来记忆,做题要使用历史背景和历史逻辑来推理。

?

?假如我们还没有发现中教史的题有推理成分,未来我们的学习就会难上加难,细中求细,会使考生复习中很痛苦。

?

(4)?各个专业都在提升难度是全国考研大趋势

?

?由于我在考研培训里工作了十多年了,而 内部有考研各个专业课辅导,于是就有了更多和其他领域的专业课老师聊天的机会。

?我们普遍发现,好像每个专业的难度都在逐年加大。

?在统考中,我们不妨去看看312心理学统考卷、法硕统考卷和历史统考卷等,它们难度都在递增,应用性题和理解性题比例都在加大。

?当然,横向各个专业对比中,2022年311教育学统考卷和法硕统考卷的难度更大一些。

?但一言以蔽之,哪一个专业的考研考试都需要大量的记忆,都需要理解应用。

?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已经不是一个应试性试卷,而是一个能力性试卷。

?有同学会问:我认真学了考得不好,是不是还不是“能力型”选手?我也好好想了这个问题,平日里我接触到的学生的提问非常有价值,多数学生能消化我们所传递的学习方法。

?所以,不能仅从考生能力的问题来思考,我也发现近两年311卷也有个大问题,希望大家再听我说说。

?

?

?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们能力的发挥

?

?

??1.时间问题

?

?我用三个小时去完整地答了下今年的311卷,还原自己是考生在考场的状态,从第一个选择题开始,怎么审题,怎么思考和推断,怎么阅读材料……发现时间很紧张。

?

我学了10多年了,都觉得时间紧张,那么很多考生更觉得时间紧张了。

?

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2008年的时候,311考生说做不完题的很少,到了2022这届考生,题目数量不变,难度加大,需要阅读的材料增多增难,都需要精细审题。

?

是考生真的就不会使用推理方法吗?是考生真的读不懂材料吗?

?我看了网上的同学们的留言,也和身边集训营的学生交流,真实状态是:题量太大,没有办法仔细阅读。

?选择题前十个还能读得仔细一点,结果占用了较多时间,后面一眼扫而过快速作答,容易忽视题干里的关键词。

?到了材料题,时间就不够了,即便减少答题量,还是没时间仔细看材料,考生就只能简化为读问题直接做题。

?但是311卷的材料真就不能略看,会忽视很多答题的要点和主旨。

?这就导致到了最后一个选做分析题,就已经没时间读完两个材料,去思考选做哪一个题对自己有利,只能二选一。就这样,没时间好好读选定科目的材料,导致答案与材料结合度不够?。

?在时间的逼迫下,材料都没时间读完,就谈不上审题,更谈不上深度审题,作答就会困难。。

?如果这个考试是四小时,我相信很多同学应该都不会觉得很遗憾,我们认真审题,很多题目我们应该是可以推理出来的。

?

2.心态问题?

?

还有个很重要的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难题集中在了刚开始做题的前23个选择题里,做到第6个选择题的时候,我估计很多同学的心态就已经崩了。

?我现在可以为大家展示推理法做题,毕竟我心情放松,心态稳定,且思考时间宽裕。

?可是日夜学习的考生,是怀揣着对自己深深的期望步入考场,他们太想考个好成绩了。

?

?有的考生,甚至已经是二战或三战,心情不一样,本来考前就紧张,看到卷子难就会绝望,什么招数都不好使了。?

?我的谏言

?

?

?我想从自己从教311卷考研教学的十多年经历中,想对311卷说一点自己的建议,大家看看有没 理。

?

?1.建议一:?时间与题量、难度的匹配度要合理,否则会影响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如果命题人希望每个题都灵活一点,考查学生的能力,那可否时间再长一点,给考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更完美的展示自己的所学成果。

?

?时间长一点,我们即便心理紧张,也会获得安慰,会在考场上静下心来,好好审题。

?如果一份试卷,多数学生觉得时间太短,为了写完而写完,那么这份凝结着学者智慧的试卷也会因为时间因素,而降低试卷的效度,不能真正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如果说311卷考四个小时,很多考生考可能饿坏了,难落实难管理,那么311卷子就应该减少题量。?

还有个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

分成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类似法硕考研试卷一样,两个专业课都是全国统考,复习范围都是311大纲。

?

上午集中考客观题、辨析和简答,可以五科综合,客观题不能取消,这在保证公平性上很重要。

?

?下午考专业课二,考试科目名称可以叫做教育学综合材料评议。依然考查311大纲,但是只考材料评议题或小论文题,题目数量大概在3-4个题,考查学生的论述能力,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每个材料题的答案论证的长一点,写的更充分一点。

?

有没有学校这样考呢?有!

?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课二就是3小时写一篇文章,再如北大法学是3小时写4-6个题,还有近些年的浙师大333的改革,就是3小时写4个小论文题。

?

考生写的充分,更能体现考生的逻辑性、思考性、创新性、以及自己的观点。

?

这样的话,时间充足,思考有效,能尽情发挥,不至于每一个题都做的蜻蜓点水,让他们倍感遗憾。

?

?2.?建议二:所谓“选拔性考试”是不是也需要把握难度和区分度。

?当一份卷子很简单的时候,学考生区别不大,考分都很高,我们难以发现真正答得好的同学。

?

?可是,当一份试卷难度很大且时间不充足的时候,所有考生都为了写完而写完,发现不了题干里的奥秘,普遍考不出好成绩,或许也很难筛选优秀的学生。

?

?一般情况下,测验的平均难度接近0.5时,分数趋于正态分布,否则分数将出现偏态分布。

?

难度值越小,则题目越难,低分段的人数必然较多;而难度值越大,题目越容易,分数将大部分集中在高分区。

?

很多教研的教材里说,一般难度在0.4-0.7之间较为适宜。所以试卷难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好,太难,大家都发挥不出来。

?

?如果每一个题都要灵活且有难度,那么时间就要充分,也就是说时间充足这一因素目前是最影响试卷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说得也不一定对,看得不一定准确,如有不对,也欢迎考生和学者们指正,我自己也还是一枚学生,也在一直学习。

?假如各个省份的阅卷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写完,答得还不错,那就充分说明我说得或许不对,假如各个省份阅卷中发现多数学生写不完,或编完了,答非所问,那就需要思考时间问题。

?

?3.建议三:?适当地增加招生人数。

?随着疫情以来,留学大军转变了方向,更多人加入到考研中,促使考研人数暴涨。

?但是研究生录取人数没有随之增加,尤其学硕,每个专业方向招生少,大家竞争就非常激烈。不知道随着考研人数整体增加的这一趋势,国家是否有必要增长学硕与专硕的招生人数。

?当各个专业适当地增加招生人数,可以稳定青年群体的心态,他们正处在人生就业与深造的十字路口,倍感迷茫,而市场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又要求青年人有更好的学历和知识储备。

?如果考生们(这里的考生不仅指311教育学考研群体,是所有专业的学生)看到录取人数都多了一点,就感到很有希望,可以缓解庞大的考研学生群体的集体焦虑。

?

之所以说这些,真的是我在考研教育的培训中,感受到有才能的青年人非常多。

?

我在一年年的考研学生上看到:

?

他们勤劳,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他们勇敢,竞争激烈,义无反顾;他们专注,全心投入,集中思考;他们拼搏,不知疲倦,坚定不移。

?

他们有思想,每每阅读他们写的文章,都感到后生可畏,他们有情怀,是真心希望投入国家的教育事业,做点自己的成绩。

?

?所以,希望国家能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或者减少题目量,能让他们再好好发挥一下。

?从整体看,考试时间与题量匹配,会使整体学生的答题水平和学习思路都会尽显其中。

?

?

?23考生,我们要如何征服311

?

??

?1.整体思路

?

我不劝谁考教育学专业,这是你的选择,每个专业领域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你选哪个专业都是对的,但是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考研的各个专业里各有各的难法,考研没有不难的,你若选择一个,开始了就不要停下,结束了也不要悔恨。

?假如你也都各个专业考研比较过了,还是要考311,下面的内容你可以继续来看。

?311卷是很难,难道无法战胜它吗?也不是。

?

?通过今年的真题,假如311的真题一直延续这个趋势,我们可以得出:

?

学习理念:培养教育学素养。

学习总战略:选择题要夯实基础+灵活运用(推理做题),主观题要夯实基础+材料分析。

?

我想给大家信心!做311选择题就要有强大的推理意识,而311主观题就是要认真阅读材料,因为很多答案就藏在材料里。

?

?2.具体建议

?

?(1)考研复习是持久战。

?

打算仅靠几个月的时间就跨专业考上311教育学,太难了,因为311卷考查的是教育学素养。

所谓教育学素养是依据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可以自主分析教育问题,探讨产生原因,阐述影响和意义,灵活地解决考场上遇到的开放性问题。

?

教育学素养是长期积累的,不是短期形成的,311教育学考研最好多轮复习,按照螺旋上升的感觉不断加宽知识面,加深知识深度,才有可能在考场上灵活自如的做题。

?

(2)教育史复习三步走——时代背景+基础知识+逻辑推理。

不论学生自学还是听课,都要知道这个历史事件,更要知道这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发生,有什么影响,哪些偶然性和必然性在影响它的进程。背后的发生逻辑应该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有可能有助推理。

?

而且,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万物相连,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在真题中才可能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

(3)教育学原理一定要拓展学习。

?

原理真正要记忆的基础知识并不多,但是原理考试最难,出题最灵活,这一科目分值最大,教育学原理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

从基础阶段学习,就应该两条腿走路。
?

一条腿学好311大纲的原理知识,另一条腿学好教育时政热点。允许我再强调教育热点很重要,我们要有一颗长期追随教育热点的心!

?

原理特别讲究理论结合实际,善于举例。
?

考生每背一个知识点都要思考相关的案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关心基础教育改革动态,切不可把原理窄化学习。

?

通过学习311原理大纲知识,要上升到总结专业性的教育观念的高度。
?

考生要善用教育观念和常识经验来分析教育现象。

?

(4)教心教研一定要实际应用。

?

教心和教研考查背诵的知识并不多,但是一考查如何应用,我们就容易迷茫。

?

对于教心
?

考生复习时要思考,如果我是一线教师,每个教心理论怎么用?每个学习策略怎么用,怎样设计一节课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等,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抓住教材中的举例内容,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准备一些教学方案和师生沟通计划,方便自己作答教心应用类题。

?

对于教研
?

考生平日复习要多分析研究案例,找各种论文仔细去读,读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甚至需要详细去分析访谈对话记录、问卷工具等,才有可能打通教研,促使自己成为能实战教研的人。

?

提前去看看spss,狠抓量化分析模块,已经务必重要了。大家不要怕量化分析,通过阅读教材或听课大家可以学懂,更要知道怎么用这些数据处理方法,我们考试一定会考到怎么用的程度。

?

(5)研习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渗透推理意识。

?

所谓研习真题,不是几轮几轮的做真题,是按题型总结答题方法,尤其是选择题的做题方法。

?

全文细背无法做好选择题,逻辑推理却可以提高正确率。
?

?推理首先是一种意识,其次是一种方法。

?

在考场,我们看到每个选择题,如果没有任何要推理的意识,就只想调取大脑里哪里背过这个知识点,我们就无法做题了,当我们有了推理意识,看到没背过的,结合所有相关知识主动推理,才有信心解题。有了推理的意识,才能用上推理方法。?

我上课为了讲透推理,使用了配对法、包含法、常识经验分析法、对词法等若干方法,我深深发现每年的选择题必有2-3个题使用配对法或对词法,至少有3个题会要求结合常识思考。如果大家总结了这些推理的小方法,考场会更游刃有余一些。?

读好材料做好主观题(辨析简答分析题)。
?

当考生在做往年材料分析类真题时,一定要多读材料,材料中分段分层总结大意对做题 助巨大,有时候每一层的层意就对应一个原因,如22年教心题谈谈材料中体现的教师反馈缺乏实效性的五大原因。

?

有时候长材料分段落大意就对应一个步骤或方法。如2018年原理题,依据材料中小组合作的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和方法。

?

尽可能不放过每一个题,做好阅读材料的分析,总结真题常考的思路和答案维度。?

注意:我虽然提到真题有各种方法和技巧,但是前提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扎实,我们就使用不了推理法。这里的基础知识就抓大纲里的知识点,关键是知道每个知识点背后的逻辑与深意。

?

宝宝们,假如你铁了心就是要考311,那就不要被311难度吓住想办法解决问题,促使我们成为一个灵活做题的学生,未来也是个灵活应用知识的青年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