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诉讼法经验初试大劣复试翻盘,我差点放弃考试考研法理学刑法…(清华大学民事诉讼法老师)

原创文章,已得到独家授权,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编者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与不确定性打着交道,而在作者的考研过程中,其不确定性体现得尤为惊险和戏剧性。也许阅读作者的这篇经验贴,读者不仅可以收获学习考试的启发,还能更加理解如何在生活的波涛中坚守自己的方向。
作者简介:qi,本科中国政法大学,四六级飘过,23年考研清华诉讼法专业,初试成绩357分,排名第二;复试438.2分,实现逆袭。
距离自己得知被清华大学法学院拟录取的消息已过去整整五十天。考后各种纷繁琐碎的事务今天终于告一段落,我的心情也重回难得的平静。回想起备考期间的“兵荒马乱”和好几次的“惊险一跃”,至今仍有几分余悸。自己也试图梳理一年来的曲折道路,写下些碎言碎语为“后来者”撑起我这把小伞。此文既是对最近很多师弟师妹们邀约的一种回应,也算作给自己一年的一个交代。
一、个人情况简介:
一只自信的小小“菜鸡”
笔者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gpa年级中等偏下且难以适应期末考核方式,四六级飘过。23年考研清华诉讼法专业,初试成绩357分,排名第二;复试438.2分,实现逆袭。上岸因素:自信+坚持+运气。
二、临时换赛道的惊险一跃:
我为何选择清华诉讼法
关于我为什么会选择清华,一方面是我对清华法学院一直有种莫名的执念,另一方面是正好我身边有认识上岸清华刑法的师兄(下文以“w师兄”代替)并且愿意为我提供大量的 助。前者决定了我愿意为清华放手一搏,后者为我熬过漫漫黑夜点亮了一盏明灯。
众所周知,清华法学院全日制学硕招生名额历来极少,因此难度和不确定性非常大。以2023年法学院招生简章为例,除了民商法学招生人数相对可观(6人),其他方向均为1—2人。我所报考的诉讼法专业也仅招收一人。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刑法方向和诉讼法方向的初试考察内容完全相同,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招生人数、复试淘汰比和复试考察内容。其中刑法招生两人,复试三进二,考察刑法学;诉讼法招生一人,复试二进一,考察刑诉和民诉。
出于对自己的“误解”和对诉讼法仅招生一个人的畏惧,笔者去年在备考前期一直以刑法为备考目标,直到报名系统开放的前一刻才临时决定更换赛道。
这一惊险一跃要归功于前边提到的w师兄。在报名前夕,w师兄和我在法大附近有一小聚,w师兄在鼓励我的同时也根据他所掌握到的最新信息 我分析了刑法方向的竞争程度。自己到了9月份也明显感觉到对专业问题的理解难以到达一定深度且有些许吃力。
好在诉讼法和刑法初试考察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我又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推断2022年考研诉讼法方向复试被淘汰的同学大概率并不会继续,因此我果断在最后一刻将自己的方向调整到了诉讼法。事后也证实,若不是我的“临阵脱逃”,我便注定在追逐刑法方向的大军中成为一撮炮灰。可见,在招生名额极少的情况下,做好信息背调至关重要。
三、初试备考:
千锤百炼还坚韧
关于公共课,我考的稀烂,尤其英语。而且关于公共课的高分经验贴不胜枚举,笔者便不在这里误人子弟啦。但值得一提的教训是,笔者今年在清华校内参加初试,所在考场内的钟表背对着考生,悬挂在教室后侧,因此对于考生查看时间有一定影响。为了万无一失,在保证不违反当年考场规则的前提下,同学们可以自行准备一只手表。以下就专业课科目备考进行介绍:
(一)法学综合卷:宪法学与法理学 成绩:117分
【推荐书目】高其才:《法理学》;林来梵:《宪法学讲义》
关于法综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两科考察的相对基础且真题重复率高,因此对考生的背诵能力要求比较高,同时要反复琢磨真题。以下是笔者备考过程:
林老师的教材偏于口语化且饶有几分趣味,笔者在大三上学期便将其当成课外读物已经通读了两三遍。在专门备考期间,出于唤醒记忆的目的仅在学习刑法疲惫之余当成“消遣”的方式阅读。随着遍数的推进,七月份左右基本就能大概复述每一章的主体内容。自此便暂时放下了宪法学,重拾背诵已是十月份。
高老师的教材是在七月份开始阅读,通读两遍后并没有找到感觉。于是对法理学的真题研究开始得比较早,试图从真题中找到法理学的重点。重点明确后,到了九月份便开始进行背诵直至考前。法理学的背诵相当痛苦,知识点比较分散且并不像其他科目具有较为清晰的逻辑感,章节与章节之间有一种莫名的“割裂感”。笔者在法理学的学习上并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法,只是反复地背诵基础知识和研究真题。
需要注意的是,备考的过程万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正是我在备考中对一些章节的内容试图将其定义为“非重点”,因此没有过多投入。这也导致今年宪法学最后一道30分的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论述题让我法综险些翻车,好在对教材阅读的遍数较多,并没有造成“大事故”。即便如此,法综成绩并不尽人意。
(二)专业综合卷二:刑法学与证据法学 成绩:113分
【推荐书目】张明楷:《刑法学》 易延友:《证据法学:原则 规则案例》;张建伟:《证据法要义》
刑法学考察难度较大,仅刑法学一科,笔者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就是其他三门专业科目的总和。以下为我刑法的备考时间轴:4—6月,工作日每天平均五六个小时看教材,试图入门以及明确体系和重难点;7—8月,反复琢磨品读教材里的论述,培养自己的刑法思维;9—10月,熟读重点,尝试复述。11月—考前,在保持熟读的基础上,开始注重研究真题和论文,并尝试模拟。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几点:
1、前期读教材和梳理体系相当痛苦,内容繁多且理论难度大,因此建议本科没有系统读过张老师著作的同学,在刑法上的投入尽可能开始早一些。
2、只是单纯死记硬背难以应付刑法考题,针对近两年的真题,教材上很难找到“答案”,需要考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能力和“感觉”。在考场上遇到比较陌生的问题,切勿慌张,需要全力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进行现场论述。因为就近几年刑法真题而言,“没见过是常态,见过是例外”。
3、重视总论,分论选择性看。
4、不需要盲从任何学者,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至关重要。
5、关于案例的学习和突破,强烈推荐周光权老师的《如何解答刑法题》。
证据法学的学习难度低于刑法学,高于法综。上述两本推荐书目风格各异,但证据法每年的出题风格捉摸不定,因此两本教材都要学习,必要情况需要用易老师的刑诉教材加以补充。就从学习的角度而言,易老师的教材关于证据规则的理论研究可能更加全面透彻(当然,张老师的也很好!),个人整个备考思路是以易老师的教材为主体,以张老师的教材为辅助。
就证据法论述题的备考,需要重点关注教材中提到的证据规则方面的学理性论述。就证据法案例题的备考,一方面要结合相应的证据规则对易老师教材里大量的经典案例进行认真研读,掌握其中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热点和检察实务方面的问题。此外,在一些问题上两位老师的观点大相径庭(如毒树之果的问题)。考生跟其一即可。
四、初试大战的再次惊险一跃:
我差点放弃考试
实事求是讲,由于考前的精神内耗,我在考试的两天中睡眠总时长不超过6个小时,也毫无食欲。毫不夸张地讲,到25号下午的专业课考试,我已是完全在靠意念支撑身体。以下是我参加考试那两天的惊险历程:
为了尽可能让自己减少考前的疲惫感,23号中午从法大昌平校区打车到提前预定的酒店。入住后,为了让自己提前熟悉路线,完整地模拟了一遍酒店到指定校门口的路线。由于疫情的原因,23号并未能成功入校,只是在校门口转了一圈。望着艺博楼,不禁拍了一张照发给在清华校内的w师兄并附带了一句:“我离清华只差一张校园卡”。
23号下午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开始背肖四,直到晚上十一点才准备休息。由于考前的紧张,在床上辗转反侧好久,大概迷迷糊糊睡了三个多小时便在凌晨三点多醒来且再也无法入睡,于是试图通过复习政治缓解焦虑。到了六点多便开始洗漱整理,为了给自己多一些积极的正向暗示,提前给自己买了红绳线并在出发前颇有仪式感地给自己系到了手腕上。
24号上午的政治,自我感觉还行,最后68分的结果也还差强人意,此时也发现了上文提到的钟表悬挂在教室后的问题。中午在清华指定的餐厅买了盒饭,没吃几口,实在没有食欲便作罢。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考试,我便利用中午在清华校内候考的时间在美团上买了一只手表。
这也为我英语翻车埋下伏笔。出于大概率只用一次的考虑,我便花了二十多块买了一只最便宜的机械表。等到我英语第三篇阅读做完后,看了一眼手表发现时间“还早”,便大大方方地检查了前三篇。直到我着手做第四篇阅读时,我才惊愕地发现手表停止了转动。这个过程,我丢失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本来如果后边的题目稍微提速一下,局势应该依然可控。但自己历来最担心的便是英语,且加上碰到这种突发情况,本就稍微紧张大脑瞬间陷入空白。到第四篇阅读的时候,一度陷入僵局,自此心态彻底失去分寸。于是我便草草做完阅读开始新题型。而到了新题型,本以为会逐步冷静下来,但谁成想新题型我愣是一道题都不敢确定。
清华诉讼法经验初试大劣复试翻盘,我差点放弃考试考研法理学刑法…(清华大学民事诉讼法老师)插图
整个过程又多浪费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无奈之下,只能又暂时放弃新题型转入主观题的作答。
自己尽力保持情绪的平稳下,由于时间的慌张,最终还是导致小作文格式写错、大作文跑题、翻译空了一道题的惨不忍睹的局面。这一切完成后,距离交卷时间还有三到五分钟左右。我用了两分钟时间“蒙”完新题型并进行了客观题填涂。最后结果是,新题型的五道题蒙对了三道,而前边阅读错的一塌糊涂。最终只取得了59的成绩,惊险般地压着清华院线进面。
考完英语的我,整个人情绪糟糕极了。在出校门的时候心灰意冷地给w师兄发了一句“我完了”。w师兄再三叮嘱我不要对答案并给予了莫大的精神鼓励。回到酒店后依然是滴水未进,在群里和几个朋友吐槽了一下自己翻车,然后带着“善始善终”的心态便投入到专业课的复习中。24号晚,又是只睡了不足三个小时。25号早上的我明显感觉头疼到爆炸,说来也怪,上午的法综考试由于全程精神紧绷反而并未明显感觉头疼。只是一停笔就会头疼欲裂。下午的专业课出奇的难,自己也是全程带着“凑也要凑满”的心态洋洋洒洒写满了答题纸。监考老师从我手中收走专业课的答题纸那一刻,我瞬间觉得身体下一秒要倒在这清华园内,几天的疲惫感一瞬间爆发。
回昌平的路上,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可能这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进清华了”,同时也很认真地向w师兄编辑了很长一段话表达感谢,以一种颇有几分凄凉的方式在给自己的过去一年告别。后来,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正是因为走过来时的路,所以我深知正在这条路上前进的朋友们有多艰难。正如我的标题一般,考研路上注定会充满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紧紧抓住我们可以确定的事情。于诸多不确定性中坚守自己的确定,也应当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诸位,我们清华园见!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 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征稿|经验分享与数据分析,服务法学生成长!
本文责编 ? 确幸
本期编辑 ? 小贤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请认准“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社群交流请添加公共微信:
公共微信1:qmfmggwx (已满)
公共微信2:qmfmggwx2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