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贴初试边缘,复试翻盘上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稀土学院…(考研经验贴在哪看)

我叫卢玉泽,山东滨州人,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连续两年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稀土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一战未过国家线,第二年初试分数304分倒数第二,面试逆袭二战上岸。
择校经历
我觉得选学校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要考工科还是理科,我本科学的是应用化学属于理科,我一开始出于对数学的自信想考工科,后来慢慢学习中发现数学可能复习所需时间较多,但扛过去了考工科真的不错,名校分数线没有理科那么卷,而且招生名额也比较多,动不动好几十,而且容易调剂。今年就是这样同样三百出头的分数,工科可以到处试,理科就到处碰壁。而且数学他作为全国统考科目,比起一门其他化学专业课,数学连续命题二十多年,它有更强的稳定性,有无数真题可以参考,我觉得学校自主命题可能稳定性不够。
确定要报考工科及业务课一数学后,我开始选择业务科二考啥,和数学搭配的一般是化工原理或者物理化学,我本科没学过化工类课程,只开了一门化学工程基础,我就选择了考物理化学。我个人也是喜欢物化没有无机有机分析那么多的背诵内容,我比较偏爱公式计算。敲定数学加物化后。
还有个专硕和学硕的问题,我没啥执念,有学上就好,就选了专硕考数二,比数一少学一本概率论。天大北化要考化工原理,这样我就排除了。其他985里我又看了山大,他也没这俩搭配。最后先是选中了北京理工,我根据他官网的录取人数,计算了一下最低录取分数,报录比,衡量自己的水平,估计考个330就能上。然后又看了它的物化命题范围,没有统计热力学和表面胶体这些,了解了一下命题难度据说不难,这样就在22年3月敲定了报考北理。
受家里影响未来就业很大概率不吃专业饭,比较倾向考公考编,所以我选择学校时更倾向好学校而不是好专业。22年化学报考大调整,北理由专业招生改为了研究方向招生,本来一个专业60人分摊到方向,都是五六个,机会性成本飙增,万一大家都卷到一个方向去了咋办呢。而且北理22年招生简章到了十月才出,出的特别慢,最后我下定决心换学校。当时跟着张老师直播课走,也在qq上和张老师聊了许多。最终克服了自己对科大科院题目巨难的固有印象,加上张老师对稀土所的大力推荐,我也去看了,科大的物化分ab两科。a是给学硕用的,比较难难,b卷用张老师的话说可能也就中等难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偏和难。当然23年难度也是涨了一点,不是很容易的,大家还是要权衡自己实力,量力而行。综合考虑后最终我下定决心考科大。
也是有一个意外收获,山东22年定向选调里只有这几所高校,清北复交浙大人大科大武大这些,我一开始想报的北理,看过的山大都不在其中,科大在其中之列。一二战本着有学上的底线,我也不关心学校所在地是否偏僻,科大稀土学院位于江西赣州,相对来说比较偏僻,可能这个地理位置也劝退了不少考生。第一年准备不足,又加上是十月半路改的学校,学习科大也就俩月,第一年没过线。但是考场上,我总有这种感觉,给我一年时间让我认真准备一下,这些题目我很多都能做出来。本着这种想法,在和家人好好沟通后,解决第二年的学习地点和经济问题后,我义无反顾地再次报考了这里,并最终成功上岸。不少人可能二战选择趋于保守,会改考本校等,像我这样的坚持应该是少数。我个人觉得我们的优势是年轻,蹉跎一两真得无所谓,只要你做出了选择并尽力了就好。保重身体,给自己寿命延长一两年补回来就好。如果我第二年没有考上,我会调剂回内大,看起来也没啥损失,好在有本校兜底。大家考外校时最好看看本校有没有相近专业,能否调剂回来,给自己留好退路。
初试备考
01
物理化学
物化就跟着张老师的课程走,按照张老师说的,暑期课之前做一遍课后题,达到一个本科期末考试水平。暑期课跟着张老师走,听课做作业和单元测试卷,然后是相应学校的教辅资料,最后是真题和模拟卷。科大的教辅有科大科院一本通,有同学在做这一本,但我个人觉得这都是往届生整理的,有很多错误,不如咱们的作业题和单元测试卷。我建议还是选物化考研指导这些资料,而且做题不在多在精,科大考的又比较精细,想考科大一定深刻理解公式,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见多识广,多做几种题型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应对他可能的变招。

02
数学
数学我一直跟的 的课程,我有的同学感觉会听不懂,就去改学其他老师了。第一年我时间不充足,数学只把基础三十讲做了,没做强化书就去做真题了,效果很不好,也是最后几个月时间确实不够了。数学是一个非常需要连续性学习的科目,每天都要无论多少都要学一点保持状态,而且忌讳好高骛远,不要想着赶进度,把所有章节视频课看完再去做题,一定要学一章就做一章题,并且花时间改错修正。可以适当给自己每日目标定小一点,保证自己能够完成,这样会有成就感,也能保证一个学习的连续性。最可怕的情况是,今天任务没完成,拖到明天,越积攒越多,多到你没有信心时就很容易弃考放弃。

03
政治
政治对于一战考生肯定有各种忐忑,要不要早点看视频课什么的。实际上经历了两次考试后,业务课永远是
考研经验贴初试边缘,复试翻盘上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稀土学院…(考研经验贴在哪看)插图
第一位,英语在第二位,政治性价比最低应该在最后一位。我的文科功底还比较好,一战72,二战62,为了节省时间,我没看视频课,直接做的 一千题,后期背的肖四,时间充裕也可以背肖八。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为了方便理解一些马原和政治经济学抽象概念原理,可以看看视频课,或是过过讲义。我一开始看 精讲精练,后来感觉效果不好,看了 的讲义书过了一遍知识点,把零碎的选择知识点串联起来组建一个知识体系,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

04
英语
我的英语基础还算可以,四级505分过的,最后一次六级考了422分,也是差一点。考研英二一战69,二战75。我第一次学英语,跟了刘晓燕的课,没看单词课,直接看的长难句,看了之后感觉对我提高不大,但我按她的规划完整了解了英语学习流程,只是自己做了一些修改。她的规划是先单词课,然后长难句,然后真题精读练习。她有个观点我挺认可,不要抱着单词书背单词,一定要回到语境语句段落中记忆单词,单词书翻着玩快速浏览就好。我买了一本考研单词大纲,一直坚持翻了四五遍,同时看着她的长难句书和真题书,每天做精读,词汇量一点点地积累起来了,刷了许多真题。最后一个月背了点作文,做了考试时间模拟。许多人说英语会做不完,先写作文再做阅读,最后剩下完形,但我自己练习后发现自己是可以做完的,而且我个人感觉先做阅读后写作文会好些,上来就写作文脑子容易很多单词想不起来,不然先做阅读见见单词。
复试经历
我一战没过线,二战知道自己肯定能过线了,但疫情发烧考的,不知道能过多少,心情也是十分忐忑。最后出分304分,考虑稀土所非常稳定的300分数线,我知道自己能进面试了,但这个分数肯定倒数不占优势。果然面试名单54人我排52,很可能被刷掉。但结合稀土所的招生情况,材料与化工招生名额60,这意味着没报满。往年也没有大刷人情况,往年还有301分被录取的。综合分析后,我觉得我们54人不存在相互竞争,只需要和自己竞争,只要自己复试分数过六十及格就好。想清楚后,我有了信心,不在每天想着调剂。但过完年之后,我一直进入不了学习状态,为了督促自己也是咨询点专业经验,除了学习振宇考研里的面试课,我还报了一个面试一对一班。专门的英语老师督促我练习口语和英语问题,简历和自我介绍老师 我准备,专业课老师是这个辅导班请了一位科大的高分学长。实话说,这个面试班没有发挥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但他也 我省了许多事,自我介绍,英语和简历可以 我多次修改。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他准备的五次模拟面试,这个非常有用。那个学长也为我做了非常详尽的一对一辅导,从专业知识,简历,面试流程,英语,各环节如何准备都给我指明了方向。
之后就是去江西赣州参加线下面试,我提前两天就到了,熟悉了所的位置,在规定时间前完成材料审核报道。之后就是在酒店里一直调节心态,养精蓄锐,保持一个正常的作息,确保面试当天精力充沛,给老师一个最好的第一印象。面试当天有个小插曲,我一直以为面试现场会审核我的获奖证书材料啥的,因为报道当天没审核,只看了我的成绩单、学位证等材料。我拿着一摞东西就进面试会议室了,真的感觉很尴尬。而且面试群里也没有提前通知过,面试现场要核验身份证和准考证,可能是我不知道,还好我背着书包都一股脑带着了。哪怕是我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十分后怕的,当时如果忘带了回酒店去取绝对来不及了。
面试流程是自我介绍,专业问答和英语能力,英语包括一个口语问题和文献翻译。自我介绍刚一开始,我就感觉自己的声音有点不对,有些颤音,我就放慢语速慢慢调整,也是慢慢进入状态了。所以建议大家自我介绍不要太长,不超三分,两分半最好。现场的老师都是低头静静地听看着材料,没人看我,没有任何反馈,让我不知道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子。本来我准备了许多专业知识,物化的比较多,但老师之后提问完全是随机的,老师看着我的简历问了我的一个科研项目,我就开始涛涛不绝的讲,老师也没有打断我。这也是一个面试技巧,你说得越多越能压缩老师提问时间,当然不能是瞎说,一定要做好准备。面试前罗列可能被问的问题,并准备好回答,越长越好。可能我说得比较久,老师只是反问我一个问题,问我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认识,这种就是比较开放性的问题。然后换了一个老师问我的毕业设计,我是做的有机合成,所里应该做无极的老师偏多,可能老师对我的方向不是特别懂,就没有问一些深入问题。我在回答的时候,为了展示自己对聚集诱导发光(aie)这个领域的了解,从他的发现人唐院士到我的毕设导师这接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阐述,也阐述了aie 的机理。老师会选择自己了解的或者相近的东西提问,老师当时问我稀土可以制成发光材料,你毕设做的算是有机发光材料,二者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知识体系要足够完整,毕设要逻辑清晰,为什么做这个,你又是怎么做的,取得了什么成果。碰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慌,不会是很正常的,最好诚实说我对这个方向不太了解,但我对另一个相近东西有了解。只要能给面试老师展示你不是一张白纸,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术潜力就好。问完毕设,老师看着我的本科成绩单,问了我本科学过的稀土化学这门课,问了许多关于稀土的知识,大家如果本科学过相近课程,面试准备这一定是重中之重。老师会问道什么课程完全是随机的,很难预测,指不定老师就对啥感兴趣了。一块面试的一个朋友,他本科有门课叫核物质燃料,老师对这个很感兴趣,就问了许多。他这门课当时考试写的小论文,还有印象,他就把论文复述了一遍。专业问答后,主持人说时间到,下面是英语时间。一个老师问了我一个英语问题,我没完全听懂,只听出了what和first postgraduate,我就自己猜测着应该是问我读研第一年的规划,我就按自己事前准备的几大类问题背了一遍。口语问题大家熟悉关键词就好,准备好相应的回答做对应。问完之后是一个文献翻译,很多学术名次我都不认识。但是只能硬着头皮读,不认识的单词,编一个发音也要读过去,我觉得整体朗读的连贯性一定比语音正确更重要。一遍读,我一遍在心里分析句子结构,并且做着翻译。读完之后是正式翻译,这个过程中老师同样静悄悄的,看不到任何反馈。翻译有些名词根本不认识,也只能编上去凑成一句汉语,英语翻译往往是从后往前翻译,这就需要大家多注意,特别是在第一遍读的时候。而且文献翻译,大家都不会,这一项上根本拉不开差距,算是复试准备性价比最低的一项。
考研建议
两年考研经历,我体会最深的有这么几点。第一点是想好考研就一定要专注,千万不要今天想着考个教资,明天又想去考个公了,或者想去找工作了。一心两用一方面牵扯经历,另一方面潜意识里给自己提供借口,我今天每学专业课是因为快要考教师资格证了,我得准备那个呢。第二点是考研本身是一个跨度时间很长的持久战,一定做好长期打算,那种中午不睡每天苦学的方法我觉得都不可取。应该合理选择一个每日的学习强度,保证自己能长期坚持学习好几个月。第三点一定多多获取信息,多查多问,不少同学听了这个人说这学校好考就去报了,起码你要了解学校实力、考试科目及难度、招生人数、分数线、是否保护一志愿、地理位置等等,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