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联培研究生专访】李娴在“跨学科”的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联培的研究生有出路吗)

原标题:转载 | 【联培研究生专访】李娴:在 “跨学科”的路上不断挑战自我

这是南科大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专访的第三期

“跨学科”、“学无止境”、“高效且专注”“规划时间”……

联培博士生李娴有着自己的标签,也有着独一无二的经验与体悟。

虽然旁人看上去变幻莫测,但用始终如一的热爱,探索自己的方向。

一步有一步的惊喜,在每一次的选择中挑战自我,践行学无止境。

回溯和联培项目的相遇,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分享呢?

项目:南科大-uea(东英吉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院系:数学系

研究方向: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消费端水及水能耦合核算

导师:杨丽丽教授(南科大)&关大博教授(uea)

[学术文章]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两篇(影响因子分别为8.426和6.192);
    以其他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一篇(影响因子8.426), 另一篇为2019 cell子刊(暂无影响因子和分区);
    以其它作者身份正在修改sci一区一篇(影响因子4.826)

[参与项目]

欧盟水项目-integrated support system for efficient water usage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iss-ewatus)

[学术展示]

    2018《应用能源》“水-能-气”国际论坛-口头汇报,剑桥,2018, 10;
    2018《应用能源》夏令营-口头汇报,北京,2018, 07。

挑战一直都在,我亦依心以赴

“我本科其实是学语言的,硕士的时候转成了商业分析与管理,然后加入了联培项目之后开始做交叉学科环境经济的东西。”

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是走了很多弯路。兜兜转转,几度跨学科申请,看起来不值得、难以理解。但这在李娴看来,一切却是顺其自然,机遇的到来铺就更长的道路。

而回顾这条“跨学科”之路,她亦受益颇多,跨学科经历带给她的是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探求。

“我觉得很多东西是融会贯通的,我硕士分析数据的方法或者思辨思维对我之后的博士生学习都有 助,而我的语言能力在国外生活期间或发表国际论文时都起了作用。”

每一次的选择伴随着惊喜和压力的挑战,而李娴的现阶段研究方向亦是如此。

李娴所在的课题组主要研究用投入产出法核算自然灾害间接成本,消费端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消费端水资源。三个领域都很新,但因个人偏好,她选择了消费端水资源。

“可能相对二氧化碳排放来说,做的人更少更有挑战性些。”挑战二字自然而然,已是揉进了对这位联培博士生的印象里,这也成为李娴身上的闪光之处。

“消费端的水数据可以这么理解,一个汉堡看起来可能不怎么耗水,但是它背后牵涉到的生产链就需要,菜叶要农田灌溉用水,牛肉是饲养牲畜用水,其它会牵扯工业加工用水等等,我们就是核算这个背后链条中的水,进而实现看某个区域或者区域之间贸易中的消费端水流动。”李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做的是京津冀区域城市级的水能耦合。

现阶段仍处于刚起步阶段,李娴做国内的省份、城市级多些,我们的疆域这么广阔能做全做细可能就得花上很久了。”但“心之所向,素履往之”,对科研的全身心投入、对所遇挑战的积极响应,都让未来变得更清晰可触。

与联培,与南科

回溯申请南科大与uea联培项目的过程,李娴认为和南科大很有缘分,也非常感谢南科大当时选择了她。

硕士时期,李娴在英国一所大学就读。也是在那里,她遇到了当时的课程导师——杨丽丽老师。当时李娴硕士成绩排名比较靠前,杨丽丽老师就向她推荐了南科大的博士联培项目。

“我那时也刚好在找博士项目,在了解了南科大之后觉得这所学校很符合我的期待,于是我就着手准备课题议案和简历等材料,经过了当时uea的导师关大博教授的面试以及南科大的审核之后,最终有幸成了联培项目的一员。”李娴也对杨丽丽老师给自己的机遇充满感激。

初到深圳,初见南科,与uea相比,生活和科研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南科大的教育模式的科研氛围走在中国前沿,采用全英文授课,并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卓越的师资水平。并且,南科大定期举办科研会议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最优秀的学者们出席。

人文方面,我发现南科大支持学生的自由发声,会组织学生代表出席座谈会,用理性的态度来化解校方和学生间的矛盾,并制定出完善的解决方案。另外,南科大为学生提供生活便利,重视学生安全,组织有趣实用的业余活动。这些都和我在uea所看到的一致。

不同之处一是相比uea,南科大的建校历史短,所以基础建设项目还在进行中,很多规章制定也仍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李娴对南科大的办校理念和决心都很有信心;二是据李娴向旁人了解以及亲身经历,她说中国高校的科研环境会比国外更有竞争性,国外学校也有科研人员夜晚办公,但是从数量上远不及国内学校来的多;三是 uea的生活环境可能会更田园,草地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学生在野炊、运动或者烧烤。而南科大更都市更现代化,随处都是电子支付,附近有开到夜深的大商场。这种风格偏好就得因人而异。

作为南科大和uea的联培博士生,李娴也分享了个人对申请博士的些许想法:

1.申请读博要诚意在先。诚意并非空口白话,可能会体现在你与导师交流的正面反馈,或者你是否有果断的执行力,又或许就是你是否花时间用心准备申请文书材料和提前了解课题组和学校背景等。

2.在博士生组里学习相对“自我”,大家的大方向契合但对于方法或者具体实施上会有自己灵活的处理方式,所以不用太害怕跨学科申请,交叉学科有可能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3.读博时间跨度长,任务也相对艰巨,所以在申请课题方向的时候建议大家深思熟虑,因为这是你未来几年都要接触的领域,也是与你今后就业最对口的。

关于联培,避不开的话题就是“语言关”了。

当被问到当初过语言关的时候是否顺利,李娴认为自己并没有碰到太大障碍。同时她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1.要正视自己作为非母语学习者会有的瑕疵,特别就口语而言,你表达的内容有时候会比语音语调,或甚至是语法,都更加重要。但是基本的错误还是要想办法在确保准确传意之后反复训练并消除。

2.确保跟上进度和完全吸收知识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补习班或网课。我个人比较推荐国内名师(比如王陆-听力和顾家北-写作)或者从事雅思教育的英美人士开设的课程。我当初比较少接触答题技巧或者真题题库之类的东西,但我想这些还是会把成绩拉高一个档次。

3.单词是构建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单词很有必要,尤其是常用或者高频单词,但学的同时要附带学它的发音拼写以及在具体语境内的用法,反复滚动式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在脑中形成深刻的记忆点。

4.学术雅思的阅读部分有很多科技文,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平时多看看英文纪录片,个人感觉会比看英美剧效果来的好。

学无止境,规划时间

虽然对科研充满热爱,但这条路上的压力不可避免。

就像李娴身边很多小伙伴每日都得去实验室培养细胞或者测试材料,李娴自身交叉学科的工作有时也是不挑日期的,比如说国际杂志的编辑返回审稿的意见或者申报项目时追加材料时正放着国家法定节假日,拿了电脑就得继续工作。

“学无止境,科研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所以如何规划时间就变得异常重要。”李娴的做法是,对短期任务和长期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紧急或者重要程度加以排序。完成任务的时候高效和专注也尤其重要,而在任务与任务之间,李娴也会给自己留一个喘息的时间,彻底休息或者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揉进几载光华,方知前行所愿。在和科研工作相濡以沫的时间里,继续高效、专注的探索;在闲暇休整的时间里,继
转载【联培研究生专访】李娴在“跨学科”的路上不断挑战自我…(联培的研究生有出路吗)插图
续把状态调整到最佳。熠熠发光的人生里,未来可期。

附:李娴在uea学习时(尚未开始南科大学习)的一段小采访~~

文字:华思琴

设计排版:刘 锋

审核:刘雅坤

由于我们的联培专访报道吸引了很多同学和导师的关注,在此特别开通一个推荐通道。

,下一期的专访可能就是他/她啦!

南科大每年与国外及港澳高水平大学联合开展博士学位项目,项目为2+2或1+3模式,双校导师共同指导,毕业后颁发合作大学博士学位。学生在南科大报名,经南科大筛选推荐后,推荐到合作大学。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20年项目详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