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津师范的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 哔哩哔哩(2017天津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

2017天津师范的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古公亶父
周族的杰出人物,受到国人的爱戴,后世尊之为“太王”。由于受到戎族的逼迫,在他的带领下翻过梁山,渡过漆水,来到岐山之下。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垦农田,建立家室,修筑城郭,完全摆脱了戎狄习俗的影响,经济生活进步很快。同时还设立五官有司,治理人民,周族开始向建立国家过渡。
2.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 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 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3.忽里台制
蒙元时期负责推举大汗的军政会议。为蒙古语音译,又作“忽里台”。《元朝秘史》释为“聚会”。原为氏族内部会议,蒙古兴起后成为蒙古各部选举大汗和决定军国大事的贵族代表会议。1206年成吉思汗就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此后新君须通过忽里勒台推举,君权须经其正式承认,故形式上仍例行召开。元世祖忽必烈以后渐废。
4.木兰秋狝
所谓,亦即捕鹿。为了举行“木兰秋狝”,清政府还专门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蒙古四旗的接壤处设置了木兰围场。通过行围活动,不仅可以使八旗官兵既习骑射,又习劳苦,用以保持八旗官兵传统的骁勇善战和醇朴刻苦的本色,抵御骄奢颓废等恶习的侵蚀,做到安不忘危、常备不懈。嘉庆曾在乾隆四十九年随驾进驻避暑山庄和进行木兰行围,因此对木兰秋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朕之敬遵成法,不敢偷安,必欲前来山庄之忱悃,皇考实鉴临之,是以清跸才停,捷书已至,眷佑所昭,如响斯应。
5.劝学篇
戊戌变法时期张之洞发表的代表性著作。1898年发表。该书分为内、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指的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所谓“通”,指的是要学习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全书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基调,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6.天津教案
1870年天津发生的教案。由于天津法国教堂涉嫌迷拐幼孩等罪行,引起居民愤恨,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杀人,群众当场将他打死。接着,群众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人。事后,法、英、美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清政府调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接着又派李鸿章会同办理。曾、李杀20人,充军 25人,把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派崇厚为钦差大臣赴法国道歉,并赔银五十余万两。
7.保皇会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团体。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康有为决定“劝导侨胞,广筹经费”,借重华侨以成勤王之举。1899年7月20日正式成立了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经过康梁的奔走运动,保皇会组织不久即星罗棋布于日本、南洋、美洲及夏威夷、澳洲、香港、澳门等地,国内的上海、宁波等处也有保皇会名目的团体出现。其中,设于《知新报》馆的澳门保皇会,于1900年春被指定为各处保皇会的总机关,统司勤王起兵事宜。其后保皇会继续发展,势力及于五大洲,遍布世界各地170余埠,拥会众数十万。保皇会不仅为庚子勤王运动输款计达30余万元,而且扩大了勤王的舆论宣传,为勤王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军事力量。
8.麦克马洪线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9.三一八惨案
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屠杀爱国群众的惨案。大沽口事件发生后,1926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总工会等60多个团体和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举行游行,前往段祺瑞制政府请愿。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下令向游行队伍开枪,并用大刀砍杀游行群众,史称“三一八惨案”。鲁迅称惨案发生的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二、简答题
1.八王之乱过程
西晋宗室间争夺皇权的变乱,与乱者主要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顒、东海王越。晋初大封同姓王,握军政实权,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辅政外戚杨骏争权。元康元年(291),贾后与玮合谋发动禁军政变,杀骏。而大权却为亮及太保卫瓘所掌握,贾后野心未能实现。复使玮杀亮、瓘,事后反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九年,贾后废太子遹。次年杀之,伦、冏以此为名,联兵入宫杀贾后。永宁元年(301),伦废惠帝自立,冏于许昌起兵讨伐,颖、顒举兵响应。禁军将领王舆起兵杀伦,迎惠帝复位,冏以大司马执政。太安元年(302)底,顒起病讨冏,乂于洛阳为内应,入宫擒杀冏而执政。二年,顒、颖合兵讨乂,联军屡败,洛阳旧困不饥,永安元年(304),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乂,送于顒部将张方,为方所杀。颖入洛阳为丞相,复返邺城,以皇太弟遥控朝政。越挟惠帝率禁军攻邺,大败于荡阴,张方趁机再占洛阳。后并州刺使司马滕与幽州刺使王浚联兵破邺,颖挟惠帝奔洛阳。旋为张方送长安。永业三年(306),越再起兵杀颖、顒。同年毒杀惠帝,另立怀帝,权入越手,八王之乱终结。
2.刘晏理财
随着自高宗、武周时期以来均田制的破坏,唐政府租庸调为主的农业税收越来越不能满足政府财政支出。安史之乱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为了增辟财源,758年开始,政府采纳垄断经营盐铁木等山泽之利的建议,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中,对食盐实行了辜榷制度,并把盐价由每斗10文一下子提高到110文,政府从中获益,缓和了当时政府财政极度紧张的状况。榷盐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大的弊端在于全面垄断,导致奸蠹滋生。从766年到780年,理财专家刘晏主管东部海盐专卖事务,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他采取的措施有:
(1)一方面大事精简原先臃肿的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另一力面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银价批足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地零售。
(2)除对盐法进行改革外,刘晏还对漕运进行了整顿。刘晏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以船十艘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运输粮食。
(3)大力推行常平法。刘晏还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做知院官。知院在每旬每月都要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以较高的价钱买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较低的价钱卖出。
3.绍兴和议内容和意义
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和好合约。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将兀术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多座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打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迫使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和为界。宋、金议和,十一月签定和约,主要内容有: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②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③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使致贺。这就是所谓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对金的臣属地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考据学产生原因和成果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的汉学,又称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来理解儒家经典的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经学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
胡渭(1633 -1714年),字出明,浙江德清人。精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等,在辨别古书真伪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在《易图明辨》中,他证明了河图洛书之妄。
阎若璩(1636?1704年),字百诗,先祖居山西太原,生长于江苏山阳。深于经史,亦精于地理。所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一书,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25篇占文尚书和所附的《孔安国传》为伪造。从阎若璩、胡渭开始,逐渐形成一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府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吴派的治学方法是相信家法而崇尚古训。一切务在遵从和恢复汉人的说法。吴派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概括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由于比较保守,所以独创性的学术成就不大。
皖派以戴震为首。他们在治学上“实事求是,不主一家”。因此,皖派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造性,不拘泥于和不过分迷信汉儒之言。所以他主张从事考据必须坚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已自蔽”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认为,义理寓于典制,求义理不可凭空胸臆,必须求之古经。所以,他们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的严谨考据方法,在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成绩很大,据统计,有389种之多。 清代考据学者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史、子、集诸部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大量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变化
(一)国家机构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一些新的统治机构。
1、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 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将其改为
2017天津师范的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 哔哩哔哩(2017天津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插图
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2、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改设而成,总管南洋各口通商事务,由两江大臣兼任。北洋大臣,1861年设立。初为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1870年,改称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交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二者与总署的关系:总署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
3、总税务司
1853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地方官吏吴健章订阅协定,由三国各派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是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滥觞。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设立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由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的成立对于中国海关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却是一个国际官厅,西方列强往往利用它来干涉和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4、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官办近代学校,主要从事培养外语文字、科学技术人材。语言方面,英法俄德日五馆,科学技术方面,1866年起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医学馆。它近代中国培养了为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二)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的影响:解决了清王朝中央的权力斗争,对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力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央,慈禧太后获得实际最高的统治权;奕訢也取得诸多权力,在朝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二者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地方上,慈禧不仅依重曾国藩,政变后不久即授权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均受其统辖。而且,在用人上听从曾的意见,于是大批湘淮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改变了总督和巡抚由旗人为主的局面,1864年以前攻陷天京以前,有21人任过总督、巡抚。这些出身湘淮军的督抚不仅掌握了地方用人和财政大政,而且掌握有军事大权。这就为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起了催生作用。政变也是清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和侵略者互相疑忌的状态。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太平天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三)政变后对外政策
1、外交战略的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已经体会到外国侵略者并不想将清政府一举推翻,而是要其维护和满足他们的侵华利益。奕訢的认识颇具代表性,他说:“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这种观念变化表明,主持外交的奕訢等人认识到条约的重要性,从此承担起条约义务,进而主张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并主张:一方面在坚守条约的情况下维持和局,另一方面要“自图振兴”。也就是说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近代中国的妥协外交由此产生。
2、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
6.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变化
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实现推翻封建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在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文化的斗争。辛亥革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也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1.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此时民主思想的传播重要特征就是它几乎抛弃了维新派“托古改制”的外衣,也不带任何神学色彩。而是直接依据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国家、法权学说以及进化论的观点在理论上论证封建君主专制存在的不合理以及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具有非常鲜明的近代性质和政治明朗性。这为拯救祖国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增添了许多内容。
2.辛亥革命的巨大变革,使得人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革命派革旧立新,旧制度颠覆,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打破了政治舞台上的沉闷局面,促使社会思想活跃了起来:首先,人民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兴趣,参政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参政的需要促使人民开始学习政治和法律知识;妇女也解放出来,开始参与革命活动。同时,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使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3.辛亥革命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民主运动,由爱国与民主相结合爆发的革命具有新时代的明显特征,它表明辛亥革命是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民众觉醒的产物。革命派通过革命宣传和革命传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民族觉醒又推动了爱国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者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结在一起,革命的机遇培育了革命者,革命者在革命中又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民族的历史使命。
7.五四运动起因经过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5月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得到天津、上海、长沙、广州、成都等地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到六月初扩大规模。6月3、4日,军阀政府在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工人阶级相继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罢工。接着,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知识分子开始,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8.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包括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罢工、京汉大罢工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显示了党的组织发动能力,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由于资本家拒绝工人增加工资等要求,香港海员在中华海员工会领导下举行大罢工。香港英国当局下令封闭海员工会,并玩弄“调停”、“谈判”的骗局破坏罢工,更加激起了工人们的反坑。3月初,海员罢工发展成为有10多万人参加的香港全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罢工工人纷纷离开香港回广州。当步行回省的工人队伍至达沙田时,英国军警开枪扫射,打死6人,伤数百人,制造了“沙田惨案”。此后总同盟罢工继续扩大。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政府和全国工人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56天,迫使香港当局取消了封闭工会的命令,答应增加工人工资15%至30%。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推动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二七大罢工:1923年初,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决定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禁止开会。2月1日,代表们冲破军警阻拦如期召开大会,反动军警占据并捣毁了总工会会址。4日,在总工会统一领导下,京汉铁路全线3万多工人在3小时内实现了全路总同盟罢工。总工会号召工人们为反抗军阀、争回人权及自由而战。帝国主义驻北京公使团怂恿北京政府立即采取武力手段镇压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层杀,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惨道杀害。二七惨案发生后,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武汉公团联合会下令工人复工。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暂时转入低潮。
三、论述题
1.从黄老之治到霸王道杂之变化
(一)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 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统治,就采纳了士人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 导政治,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适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制定政策,将新建王朝稳定了下来。汉初的无为而治方针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主要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老”即老子,“黄”指黄帝。因战国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名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作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
(二)但是在官吏中或社会上,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很活跃,以黄老无为思想指导政治,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也就是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2.明末农民大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战争,是明朝末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主要首领的农民军转战10多个省,推翻明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战争。
明末政治腐败,官僚豪绅横行乡里,陕北地区连年旱灾,人民生活陷入绝境,被迫起义,队伍多至百余支。崇祯六年(1633年),农民军自山西渡河南下,进入中原,转战于豫、鄂、川数省,一度攻陷凤阳,震动京师。李自成、张献忠部逐渐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十一年,各部连遭失利,张献忠等一度降明,李自成隐伏深山,坚持斗争。次年,张献忠等再举义旗。李自成于十三年率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两年后发展为百万之众。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于襄阳,旋进取西安。张献忠称大西王于武昌。次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张献忠则取得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封建地主阶级勾结满洲贵族,联合进攻农民军。四月,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农民军胜利之后,对敌放松了警惕。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大败。后退出京城西走。十七年李自成遇害。次年,张献忠亦战败而死。大顺、大西政权相继失败。
3.清末教育制度改革
(一)废除科举制度。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军事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 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创办新式学堂。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寅年,故称为“壬寅学制”,该学制规定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共分7级,完成整个学制需20年。壬寅学制虽正式公布,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科举考试停止后,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清政府因之于1905年12月成立了主管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央机构——学部。学部建立后,颁布了学堂考试章程。至此,自“癸卯学制”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系,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三)鼓励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4.评价二战东方主战场
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中国抗战对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打击和对日陆军主力的牵制,阻碍并迟滞了日本南进的侵略步伐,并迫使日本陆海两面作战,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迅速转入反攻并取得最后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有力的配合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盟军的作战,成为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
2017天津师范的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古公亶父
周族的杰出人物,受到国人的爱戴,后世尊之为“太王”。由于受到戎族的逼迫,在他的带领下翻过梁山,渡过漆水,来到岐山之下。周人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垦农田,建立家室,修筑城郭,完全摆脱了戎狄习俗的影响,经济生活进步很快。同时还设立五官有司,治理人民,周族开始向建立国家过渡。
2.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 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 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3.忽里台制
蒙元时期负责推举大汗的军政会议。为蒙古语音译,又作“忽里台”。《元朝秘史》释为“聚会”。原为氏族内部会议,蒙古兴起后成为蒙古各部选举大汗和决定军国大事的贵族代表会议。1206年成吉思汗就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此后新君须通过忽里勒台推举,君权须经其正式承认,故形式上仍例行召开。元世祖忽必烈以后渐废。
4.木兰秋狝
所谓,亦即捕鹿。为了举行“木兰秋狝”,清政府还专门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蒙古四旗的接壤处设置了木兰围场。通过行围活动,不仅可以使八旗官兵既习骑射,又习劳苦,用以保持八旗官兵传统的骁勇善战和醇朴刻苦的本色,抵御骄奢颓废等恶习的侵蚀,做到安不忘危、常备不懈。嘉庆曾在乾隆四十九年随驾进驻避暑山庄和进行木兰行围,因此对木兰秋狝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朕之敬遵成法,不敢偷安,必欲前来山庄之忱悃,皇考实鉴临之,是以清跸才停,捷书已至,眷佑所昭,如响斯应。
5.劝学篇
戊戌变法时期张之洞发表的代表性著作。1898年发表。该书分为内、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所谓本,指的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纲常名教;所谓“通”,指的是要学习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全书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基调,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6.天津教案
1870年天津发生的教案。由于天津法国教堂涉嫌迷拐幼孩等罪行,引起居民愤恨,数千人前往教堂抗议。法国领事丰大业开枪杀人,群众当场将他打死。接着,群众放火烧毁教堂等处房屋,杀死外国教士等20人。事后,法、英、美等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并调遣军舰到天津海口及烟台一带示威。清政府调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接着又派李鸿章会同办理。曾、李杀20人,充军 25人,把天津知府和知县革职充军,派崇厚为钦差大臣赴法国道歉,并赔银五十余万两。
7.保皇会
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团体。康有为、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康有为决定“劝导侨胞,广筹经费”,借重华侨以成勤王之举。1899年7月20日正式成立了保皇会(又名中国维新会)。经过康梁的奔走运动,保皇会组织不久即星罗棋布于日本、南洋、美洲及夏威夷、澳洲、香港、澳门等地,国内的上海、宁波等处也有保皇会名目的团体出现。其中,设于《知新报》馆的澳门保皇会,于1900年春被指定为各处保皇会的总机关,统司勤王起兵事宜。其后保皇会继续发展,势力及于五大洲,遍布世界各地170余埠,拥会众数十万。保皇会不仅为庚子勤王运动输款计达30余万元,而且扩大了勤王的舆论宣传,为勤王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军事力量。
8.麦克马洪线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于这种将国家领土的私相授受,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这条线的合法性。
9.三一八惨案
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屠杀爱国群众的惨案。大沽口事件发生后,1926年3月18日,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总工会等60多个团体和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会后举行游行,前往段祺瑞制政府请愿。段祺瑞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下令向游行队伍开枪,并用大刀砍杀游行群众,史称“三一八惨案”。鲁迅称惨案发生的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二、简答题
1.八王之乱过程
西晋宗室间争夺皇权的变乱,与乱者主要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顒、东海王越。晋初大封同姓王,握军政实权,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辅政外戚杨骏争权。元康元年(291),贾后与玮合谋发动禁军政变,杀骏。而大权却为亮及太保卫瓘所掌握,贾后野心未能实现。复使玮杀亮、瓘,事后反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九年,贾后废太子遹。次年杀之,伦、冏以此为名,联兵入宫杀贾后。永宁元年(301),伦废惠帝自立,冏于许昌起兵讨伐,颖、顒举兵响应。禁军将领王舆起兵杀伦,迎惠帝复位,冏以大司马执政。太安元年(302)底,顒起病讨冏,乂于洛阳为内应,入宫擒杀冏而执政。二年,顒、颖合兵讨乂,联军屡败,洛阳旧困不饥,永安元年(304),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乂,送于顒部将张方,为方所杀。颖入洛阳为丞相,复返邺城,以皇太弟遥控朝政。越挟惠帝率禁军攻邺,大败于荡阴,张方趁机再占洛阳。后并州刺使司马滕与幽州刺使王浚联兵破邺,颖挟惠帝奔洛阳。旋为张方送长安。永业三年(306),越再起兵杀颖、顒。同年毒杀惠帝,另立怀帝,权入越手,八王之乱终结。
2.刘晏理财
随着自高宗、武周时期以来均田制的破坏,唐政府租庸调为主的农业税收越来越不能满足政府财政支出。安史之乱使唐政府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为了增辟财源,758年开始,政府采纳垄断经营盐铁木等山泽之利的建议,将食盐的产销环节全部控制在政府手中,对食盐实行了辜榷制度,并把盐价由每斗10文一下子提高到110文,政府从中获益,缓和了当时政府财政极度紧张的状况。榷盐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大的弊端在于全面垄断,导致奸蠹滋生。从766年到780年,理财专家刘晏主管东部海盐专卖事务,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他采取的措施有:
(1)一方面大事精简原先臃肿的盐政机构和冗官冗吏,另一力面把政府统购统销食盐,改为政府在产地统购食盐,以银价批足给商人,再由商人运往各地零售。
(2)除对盐法进行改革外,刘晏还对漕运进行了整顿。刘晏疏浚河道,训练漕卒,在扬州制造坚牢的运船,以船十艘为一纲,分几段路程节级向关中运输粮食。
(3)大力推行常平法。刘晏还在各道设巡院,选择精干廉洁的人做知院官。知院在每旬每月都要把本道各州县的雨雪、丰歉情况向中央申报,政府在丰收地区以较高的价钱买进粮食,在歉收地区则用较低的价钱卖出。
3.绍兴和议内容和意义
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和好合约。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正月,金将兀术亲率铁骑十多万渡淮南下,攻占多座城市,直逼长江,结果被宋将打败。岳飞、韩世忠派兵来援,迫使金兵渡淮北去,宋军停止追击,双方实际上仍保持以淮和为界。宋、金议和,十一月签定和约,主要内容有: ①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②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二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市)二州之半予金;③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④金主生辰及元旦宋遣使致贺。这就是所谓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对金的臣属地位,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4.考据学产生原因和成果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的汉学,又称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来理解儒家经典的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经学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
胡渭(1633 -1714年),字出明,浙江德清人。精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等,在辨别古书真伪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在《易图明辨》中,他证明了河图洛书之妄。
阎若璩(1636?1704年),字百诗,先祖居山西太原,生长于江苏山阳。深于经史,亦精于地理。所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一书,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25篇占文尚书和所附的《孔安国传》为伪造。从阎若璩、胡渭开始,逐渐形成一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府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吴派的治学方法是相信家法而崇尚古训。一切务在遵从和恢复汉人的说法。吴派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概括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由于比较保守,所以独创性的学术成就不大。
皖派以戴震为首。他们在治学上“实事求是,不主一家”。因此,皖派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造性,不拘泥于和不过分迷信汉儒之言。所以他主张从事考据必须坚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已自蔽”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认为,义理寓于典制,求义理不可凭空胸臆,必须求之古经。所以,他们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的严谨考据方法,在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成绩很大,据统计,有389种之多。 清代考据学者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史、子、集诸部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大量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局变化
(一)国家机构的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应付这种局面,清政府先后设立了一些新的统治机构。
1、总理衙门
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大权。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各省督抚也不对总理衙门直接负责。总理衙门存在了 40年,直到1901年,清政府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将其改为外务部,但仍位列六部之首。该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
2、南、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改设而成,总管南洋各口通商事务,由两江大臣兼任。北洋大臣,1861年设立。初为三口通商大臣(牛庄、天津、登州),1870年,改称北洋大臣。管理直隶、山东、奉天三省的通商、交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二者与总署的关系:总署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
3、总税务司
1853年,英法美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地方官吏吴健章订阅协定,由三国各派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是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滥觞。1865年,总税务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设立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由赫德长期担任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的成立对于中国海关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却是一个国际官厅,西方列强往往利用它来干涉和影响中国内政、外交。
4、同文馆
成立于186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官办近代学校,主要从事培养外语文字、科学技术人材。语言方面,英法俄德日五馆,科学技术方面,1866年起添设算学馆、化学馆、格致馆、医学馆。它近代中国培养了为一批翻译和外交人才,在中国教育近代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二)辛酉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祺祥政变”。1861年(辛酉年)那拉氏为夺取清朝最高统治权而在北京发动的宫廷政变。1861年8月咸丰病死在热和行宫,皇子载淳即位,端华、肃顺等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定明年改元为祺祥。那拉氏与恭亲王奕昕秘密策划废除大臣辅政。11月,奕昕控制北京的军队,乘皇室回京时机,将端华、载垣、肃顺杀死,拥护慈禧“垂帘听政”,废除祺祥年号,该称同治,史称辛酉政变。
政变的影响:解决了清王朝中央的权力斗争,对清王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力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央,慈禧太后获得实际最高的统治权;奕訢也取得诸多权力,在朝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为此后二者的矛盾冲突埋下了伏笔。地方上,慈禧不仅依重曾国藩,政变后不久即授权曾国藩节制四省军务,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官员均受其统辖。而且,在用人上听从曾的意见,于是大批湘淮军将领出任总督、巡抚,改变了总督和巡抚由旗人为主的局面,1864年以前攻陷天京以前,有21人任过总督、巡抚。这些出身湘淮军的督抚不仅掌握了地方用人和财政大政,而且掌握有军事大权。这就为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起了催生作用。政变也是清政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上的一个新的重大转折点,它改变了过去清政府和侵略者互相疑忌的状态。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太平天国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三)政变后对外政策
1、外交战略的改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统治者已经体会到外国侵略者并不想将清政府一举推翻,而是要其维护和满足他们的侵华利益。奕訢的认识颇具代表性,他说:“自换约以后,该夷退回天津,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是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似与前代之事稍异。”这种观念变化表明,主持外交的奕訢等人认识到条约的重要性,从此承担起条约义务,进而主张利用国际法进行对外交涉;并主张:一方面在坚守条约的情况下维持和局,另一方面要“自图振兴”。也就是说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近代中国的妥协外交由此产生。
2、借师助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清廷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慈禧排除异己,独揽大权。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深入,清政府的对外政策,由抵抗转变为争取外国人的支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身份,变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由于双方都是处于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最终勾结在了一起,而“借师助剿”就是二者的实际行动。
6.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变化
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实现推翻封建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在从事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文化的斗争。辛亥革命不仅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也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1.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通过报纸、刊物进行了大量的革命宣传鼓动工作。此时民主思想的传播重要特征就是它几乎抛弃了维新派“托古改制”的外衣,也不带任何神学色彩。而是直接依据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国家、法权学说以及进化论的观点在理论上论证封建君主专制存在的不合理以及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具有非常鲜明的近代性质和政治明朗性。这为拯救祖国的危亡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增添了许多内容。
2.辛亥革命的巨大变革,使得人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革命派革旧立新,旧制度颠覆,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打破了政治舞台上的沉闷局面,促使社会思想活跃了起来:首先,人民对政治生活产生了兴趣,参政意识大大增强;同时,参政的需要促使人民开始学习政治和法律知识;妇女也解放出来,开始参与革命活动。同时,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大解放,使各种主义、思潮有机会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3.辛亥革命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民主运动,由爱国与民主相结合爆发的革命具有新时代的明显特征,它表明辛亥革命是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民众觉醒的产物。革命派通过革命宣传和革命传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而民族觉醒又推动了爱国革命运动的发展,革命者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的联结在一起,革命的机遇培育了革命者,革命者在革命中又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民族的历史使命。
7.五四运动起因经过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5月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得到天津、上海、长沙、广州、成都等地学生的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到六月初扩大规模。6月3、4日,军阀政府在北京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更大愤怒。上海及其他一些城市的工人阶级相继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罢工。接着,商人也举行了罢市。至此,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知识分子开始,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运动——六三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运动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撤销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运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8.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包括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罢工、京汉大罢工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显示了党的组织发动能力,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力量。
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由于资本家拒绝工人增加工资等要求,香港海员在中华海员工会领导下举行大罢工。香港英国当局下令封闭海员工会,并玩弄“调停”、“谈判”的骗局破坏罢工,更加激起了工人们的反坑。3月初,海员罢工发展成为有10多万人参加的香港全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罢工工人纷纷离开香港回广州。当步行回省的工人队伍至达沙田时,英国军警开枪扫射,打死6人,伤数百人,制造了“沙田惨案”。此后总同盟罢工继续扩大。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政府和全国工人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56天,迫使香港当局取消了封闭工会的命令,答应增加工人工资15%至30%。这次罢工斗争的胜利,推动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
二七大罢工:1923年初,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决定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禁止开会。2月1日,代表们冲破军警阻拦如期召开大会,反动军警占据并捣毁了总工会会址。4日,在总工会统一领导下,京汉铁路全线3万多工人在3小时内实现了全路总同盟罢工。总工会号召工人们为反抗军阀、争回人权及自由而战。帝国主义驻北京公使团怂恿北京政府立即采取武力手段镇压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层杀,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惨道杀害。二七惨案发生后,京汉铁路总工会和武汉公团联合会下令工人复工。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由高潮暂时转入低潮。
三、论述题
1.从黄老之治到霸王道杂之变化
(一)西汉建立之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刘邦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生 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统治,就采纳了士人陆贾的建议,用“无为而治”的思想指 导政治,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适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形势以制定政策,将新建王朝稳定了下来。汉初的无为而治方针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主要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老”即老子,“黄”指黄帝。因战国道家学者假托黄帝之名撰写了《黄帝四经》等著作,故黄帝在一段时期内也被当作道家的代表人物。黄老之学适应了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
(二)但是在官吏中或社会上,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很活跃,以黄老无为思想指导政治,这样的情况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用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学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既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其实质就是外儒内法,也就是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2.明末农民大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战争,是明朝末年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主要首领的农民军转战10多个省,推翻明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战争。
明末政治腐败,官僚豪绅横行乡里,陕北地区连年旱灾,人民生活陷入绝境,被迫起义,队伍多至百余支。崇祯六年(1633年),农民军自山西渡河南下,进入中原,转战于豫、鄂、川数省,一度攻陷凤阳,震动京师。李自成、张献忠部逐渐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十一年,各部连遭失利,张献忠等一度降明,李自成隐伏深山,坚持斗争。次年,张献忠等再举义旗。李自成于十三年率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两年后发展为百万之众。十六年,李自成称新顺王于襄阳,旋进取西安。张献忠称大西王于武昌。次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张献忠则取得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封建地主阶级勾结满洲贵族,联合进攻农民军。四月,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农民军胜利之后,对敌放松了警惕。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大败。后退出京城西走。十七年李自成遇害。次年,张献忠亦战败而死。大顺、大西政权相继失败。
3.清末教育制度改革
(一)废除科举制度。为使近代教育真正得到发展,清政府逐步改革并最终废除了科举制度,1901年后,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实行改革,一方面修改科举考试内容,将传统的四书、五经扩大到政治、历史、军事、地理、军事等适应时代需要的科目;一方面逐渐减少科举名额,使学堂与科举最终合流。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 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这样,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废除。科举制的废除,扫除了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道路上的重要障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创办新式学堂。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农历壬寅年,故称为“壬寅学制”,该学制规定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共分7级,完成整个学制需20年。壬寅学制虽正式公布,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该章程不仅制定了从蒙养院、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中学堂、高等学堂、大学堂直至通儒院的普通教育体系,还制定了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的师范教育体系,以及从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到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的实业教育体系。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科举考试停止后,学校教育占据了主导地位,清政府因之于1905年12月成立了主管全国教育事业的中央机构——学部。学部建立后,颁布了学堂考试章程。至此,自“癸卯学制”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系,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善。
(三)鼓励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4.评价二战东方主战场
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中国抗战对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打击和对日陆军主力的牵制,阻碍并迟滞了日本南进的侵略步伐,并迫使日本陆海两面作战,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迅速转入反攻并取得最后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斯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有力的配合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盟军的作战,成为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