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帝国_大流士一世_波斯(2017上海大学)

2018上海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查士丁尼大帝

527—565年在位,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极力维护奴隶制度,加强军队和政府官僚机构,并试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532年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编纂《罗马民法汇编》,对外大肆用兵,先后灭掉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占领北非、意大利、科西嘉、西西里和伊比里亚半岛的南部。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修君士坦丁堡并修建了圣索非亚大教堂。查士丁尼统治时代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2.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

3.慕尼黑会议

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国际会议。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总理希特勒和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出席了会议。经过讨论和磋商,四国于9月30日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其余领土保证不再受到侵犯。慕尼黑会议及其所签署的有关协定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4.尼克松主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美国总统尼克松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

5.布列斯特协议

1918年苏俄政府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和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此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此和约使新生的苏俄有了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简答题

1.大流士一世改革

(一)背景。公元前517年,大流士远征印度,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约在公元前515-前513年之间,他又远征巴尔干的斯基泰人,虽遭失败,但却征服了色雷斯地区,并使马其顿向其纳贡称臣,从而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二)改革内容。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大流士改革。(1)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大流士神化自己的权力,宣称其权力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的。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行省每年要向波斯交纳规定的赋税。(2)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分常备兵和战时临时征召的两部分。(3)统一铸币制度。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 造铜币。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8.4克。(4)大流士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传递各种信息,并便于军队的调动。(5)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对各地原有宗教也并不排斥和干涉,各地区仍保存自己的民族宗教。

(三)历史意义。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在政治上虽然未能消除波斯帝国内尖锐的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未能消除各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但毕竟大大加强了中央 集权,并为专制王权寻求宗教上的根据,加强了帝国的统治,使波斯帝国维系了近二百年之久。在经济上,修筑驿道、开凿运河、统一币制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帝国内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发展。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一)主要内容。

(1)领土问题。瑞士和荷兰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成了独立国家,不再对帝国承担法律义务。法国获得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占据了布雷萨克和菲利普斯堡,满足了天然疆界的要求。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亚的西半部和维斯马城以及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瑞典由此控制了德国奥得河、威悉河的入海口和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的重要海港。在帝国内部,勃兰登堡得到了波美拉尼亚东部和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巴伐利亚由于在战争中作为天主教同盟首领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帕拉丁,取得了选帝侯的地位。

(2)宗教问题。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教随国定”原则,每个德意志邦都有权决定其宗教信仰。加尔文教也获得了和天主教、路德教同等的地位。和约还否定了“归还教产赦令”的有效性,恢复1624年的地产占有状况。和约实际上解决了宗教和教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它第一次根据世俗原则而非宗教原则解决争端,这是长期以来欧洲政治世俗化的重要成果。

(3)确定德意
2018上海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帝国_大流士一世_波斯(2017上海大学)插图
志国家的体制。实际上承认了三百多个德意志邦成为主权国家, 各邦可以独立地实施外交和缔约权。皇帝不经由境内所有主权国家组成的帝国议会同意,不能立法、征税、招兵、宣战或媾和。

(二)历史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重新划定了欧洲大国的边界。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蒙受重大损失,法国成为最大的赢家,为其此后维持了两个世纪的欧洲霸主地位打下了基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一次正式承认了加尔文教的合法地位,同时确定了新教与天主教权利平等的原则,罗马教皇“唯我独尊”的地位从此一去不返。

3.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 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4.冷战的起源

冷战期间,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产生于40 年代末的正统学派,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作出的 “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是产生于60年代的修正学派,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其物质基础是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第三种是产生于7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该学派认为,冷战 是由美国和苏联双方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的”“防御的”,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学者又提出一些观点,大 致分三种:第一种观点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第二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等方面对立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 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 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 不少新观点,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1)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2)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论述题

1.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影响

(一)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生存危机:拜占庭、波斯以及埃塞俄比亚为争夺也门国际商路争战不已;波斯占领时期,又把商路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这些导致了阿拉伯商业萧条,农业生产濒于崩溃,依靠商队贸易生活的人陷入困境。

(2)社会危机: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3)信仰危机:生存的艰辛与社会的动乱,使阿拉伯人传统的多神崇拜信仰体系开始松动瓦解,而周边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等一神教观念传入阿拉伯半岛。

(4)麦加从6世纪后期就取代也门成为阿拉伯的商业中心,这个时期正处于危机的中心。因此,当阿拉伯人幻想借助神的力量摆脱困境时,一神教的伊斯兰教便在麦加应运而生。

(二)伊斯兰教产生的过程同时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它在阿拉伯整个封建社会史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起来,从而为打破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它的创立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2.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2018上海大学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查士丁尼大帝

527—565年在位,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极力维护奴隶制度,加强军队和政府官僚机构,并试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532年镇压君士坦丁堡的尼卡起义,编纂《罗马民法汇编》,对外大肆用兵,先后灭掉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占领北非、意大利、科西嘉、西西里和伊比里亚半岛的南部。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修君士坦丁堡并修建了圣索非亚大教堂。查士丁尼统治时代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2.汉萨同盟

德意志北部沿海城市为保护其贸易利益而结成的商业同盟。汉萨一词日耳曼语原意为集团。同盟形成于1356年,中心在吕贝克。从12世纪起,北德意志商人为了同英国、佛兰德进行贸易,曾组织“科隆汉萨”和“汉堡汉萨”。约12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德意志莱茵河流域的贸易活跃,对外贸易重心逐渐扩大到波罗的海地区。13世纪80年代,莱茵地区各商人组织互相合作以维护共同的利益,并与吕贝克及其他控制波罗的海贸易的北德城市结成同盟,防御劫匪和海盗,确保贸易安全 。

3.慕尼黑会议

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国际会议。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总理希特勒和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出席了会议。经过讨论和磋商,四国于9月30日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即《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其余领土保证不再受到侵犯。慕尼黑会议及其所签署的有关协定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4.尼克松主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美国总统尼克松制定的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宫,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为了保住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政策方针。尼克松在1970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新和平战略”,使“尼克松主义”不仅成为规定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而且成为对苏对华政策的指导原则。

5.布列斯特协议

1918年苏俄政府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千米领土和赔款60亿马克给德国。德国战败后,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此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此和约使新生的苏俄有了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简答题

1.大流士一世改革

(一)背景。公元前517年,大流士远征印度,夺取了印度河流域。约在公元前515-前513年之间,他又远征巴尔干的斯基泰人,虽遭失败,但却征服了色雷斯地区,并使马其顿向其纳贡称臣,从而使波斯帝国成为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

(二)改革内容。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这就是所谓的大流士改革。(1)加强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大流士神化自己的权力,宣称其权力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的。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建立起王室经济。大流士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各行省每年要向波斯交纳规定的赋税。(2)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象兵、海军、工兵等兵种组成,分常备兵和战时临时征召的两部分。(3)统一铸币制度。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 造铜币。金币称“大流克”,每枚重8.4克。(4)大流士在全国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于传达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传递各种信息,并便于军队的调动。(5)奉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但对各地原有宗教也并不排斥和干涉,各地区仍保存自己的民族宗教。

(三)历史意义。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在政治上虽然未能消除波斯帝国内尖锐的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未能消除各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但毕竟大大加强了中央 集权,并为专制王权寻求宗教上的根据,加强了帝国的统治,使波斯帝国维系了近二百年之久。在经济上,修筑驿道、开凿运河、统一币制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帝国内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发展。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一)主要内容。

(1)领土问题。瑞士和荷兰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成了独立国家,不再对帝国承担法律义务。法国获得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占据了布雷萨克和菲利普斯堡,满足了天然疆界的要求。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亚的西半部和维斯马城以及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瑞典由此控制了德国奥得河、威悉河的入海口和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的重要海港。在帝国内部,勃兰登堡得到了波美拉尼亚东部和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巴伐利亚由于在战争中作为天主教同盟首领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帕拉丁,取得了选帝侯的地位。

(2)宗教问题。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教随国定”原则,每个德意志邦都有权决定其宗教信仰。加尔文教也获得了和天主教、路德教同等的地位。和约还否定了“归还教产赦令”的有效性,恢复1624年的地产占有状况。和约实际上解决了宗教和教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它第一次根据世俗原则而非宗教原则解决争端,这是长期以来欧洲政治世俗化的重要成果。

(3)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实际上承认了三百多个德意志邦成为主权国家, 各邦可以独立地实施外交和缔约权。皇帝不经由境内所有主权国家组成的帝国议会同意,不能立法、征税、招兵、宣战或媾和。

(二)历史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重新划定了欧洲大国的边界。哈布斯堡王朝和西班牙蒙受重大损失,法国成为最大的赢家,为其此后维持了两个世纪的欧洲霸主地位打下了基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第一次正式承认了加尔文教的合法地位,同时确定了新教与天主教权利平等的原则,罗马教皇“唯我独尊”的地位从此一去不返。

3.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实施分为1933-1935年、1935-1939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在复兴和救济,第二阶段重点在改革。在“新政”实施期间,政府和国会总共颁发了700多个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改革政治体制等方面。

(1)在财政金融方面。1933年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整顿破产银行的大权,由政府提供35亿美元贷款, 助大银行复业。1935年政府又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规定拥有100万美元资金以上的一切州银行都必须加入联邦储备银行,由一个中央委员会对各联邦银行进行直接管理。为了加强美国对外的经济地位,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3月10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4月19日正式宣布放弃金本位。到同 年10月,美元贬值约30%。这一举措,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

(2)在工业生产措施方面。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新政”的核心与基础。规定将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和工资水平等,以避免盲目竞争而导致生产过剩。法令还对劳资关系作了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推选代表与资方集体商订雇佣合同的权利,资本家必须接受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对于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较大的作用。

(3)在节制农业方面。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根据该法,政府设立了农业经济调整署,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缩减农业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政府对缩减农业产量的农业主进行补贴,并给予贷款。这些措施,使农产品价格逐渐回升,促进了农业的复苏。1938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在丰年时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歉收时由政府控制市场价格。

(4)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3年5月,罗斯福促使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直接救济失业者和贫穷者。除了直接救济外,政府更多地采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对失业和贫穷者进行救济。1935年8月14 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改变了过去主要由慈善团体提供救济的传 统,由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承担生活保障的责任,开始了“福利国家”的实验。

(5)制定劳工立法,调整劳资关系。为缓和劳资矛盾,罗斯福敦促国会于1935年7月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即《华格纳法》。该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和集体同资本家谈判合同的权利,资本家不能禁止工人罢工;成立劳资关系署,调查调解劳资纠纷。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周的最高工作时数和每小时的最低工资额,并禁止使用童工。

(6)在政府体制改革方面。新政时期,罗斯福全面扩张了总统权力,逐步确立了以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新格局。他颁布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一些行政 机构。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政府机构改组法》。1939年9月8日,总统颁布了第8248号行政改革命令,建立了包括白宫办公厅、预算局、国家资源计划处、人事管理联络处和政府报告署等总统办事机构,从而确立了以预算局为中枢的管理体系。

(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政”以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解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其次,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最后,“新政”大大加强了美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4.冷战的起源

冷战期间,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产生于40 年代末的正统学派,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作出的 “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是产生于60年代的修正学派,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其物质基础是在二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第三种是产生于7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该学派认为,冷战 是由美国和苏联双方作用的结果,他们认为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的”“防御的”,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作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学者又提出一些观点,大 致分三种:第一种观点重申美国早期正统学派的观点,强调是苏联挑起的冷战;第二 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由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引起的,是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等方面对立的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 的,而是美苏双方对战后国际形势错误判断造成的。

冷战结束前,中国史学界围绕冷战起源问题的一致共识是,美国是挑起冷战的 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问题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 不少新观点,总的来看,有以下几点:(1)认为冷战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2)认为英国在冷战起源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论述题

1.伊斯兰教兴起的背景、影响

(一)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生存危机:拜占庭、波斯以及埃塞俄比亚为争夺也门国际商路争战不已;波斯占领时期,又把商路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这些导致了阿拉伯商业萧条,农业生产濒于崩溃,依靠商队贸易生活的人陷入困境。

(2)社会危机: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3)信仰危机:生存的艰辛与社会的动乱,使阿拉伯人传统的多神崇拜信仰体系开始松动瓦解,而周边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等一神教观念传入阿拉伯半岛。

(4)麦加从6世纪后期就取代也门成为阿拉伯的商业中心,这个时期正处于危机的中心。因此,当阿拉伯人幻想借助神的力量摆脱困境时,一神教的伊斯兰教便在麦加应运而生。

(二)伊斯兰教产生的过程同时是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的过程,它在阿拉伯整个封建社会史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起来,从而为打破氏族部落之间的壁垒: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它的创立和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2.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