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超话]#民大少干考研中央民族大学…来自宁泽涛小尾巴…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2013黑龙江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西周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2.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自耕 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3.斡脱钱

蒙元时期的高利贷。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在与西域各民族接触后,受其影响,出现了商业行为和高利贷。当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他们在为蒙古统治者采购消费品的过程中也常替他们经营一些商业或代放高利贷,因而获得其信任。斡脱们 放出的高利贷叫做斡脱钱。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第二年把本利合起来生息,因此被称为“羊羔儿利”或“羊羔息”,负债者经常“破家散族,至以妻子为质”。为了管理发放斡脱钱,元政府在1272年设置了斡脱所,1283年扩展成斡脱总管府。

4.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5.护国运动

1915年蔡锷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西方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6月,袁世凯忧郁而死。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6.五四运动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桿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対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7.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 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8.《共同纲领》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于1949年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共7章60条。它主要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还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的各项总原则。《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二、简答题

9.简述秦统一的历史原因

(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10.简述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11.简述清末新政的内容及作用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12.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意义

?形成过程: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论述题

15.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历史意义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
#考研[超话]#民大少干考研中央民族大学…来自宁泽涛小尾巴…插图
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16.论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7.论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后果

(一)内容。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二)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对日本的影响: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在日本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向殖民强国过渡的转折点。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中国,一跃而成为亚洲的强国。从此列强对它另眼看待,英国同意与它签订同盟条约,视为平等伙伴,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开始跻入帝国主义的行列。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笔巨额赔偿,在不变更封建主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为它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打下基础。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甲午战争对远东国际政治的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地改变了中日之间的平等关系,使日本进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行列。甲午战争打破了远东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至南太平洋地区长期的激烈的争夺。

?

2013黑龙江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西周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2.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自耕 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3.斡脱钱

蒙元时期的高利贷。早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在与西域各民族接触后,受其影响,出现了商业行为和高利贷。当时由中亚贵族出资交商人们经营的商业组织称为“斡脱”(突厥语,意为“同伙”)。他们在为蒙古统治者采购消费品的过程中也常替他们经营一些商业或代放高利贷,因而获得其信任。斡脱们 放出的高利贷叫做斡脱钱。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第二年把本利合起来生息,因此被称为“羊羔儿利”或“羊羔息”,负债者经常“破家散族,至以妻子为质”。为了管理发放斡脱钱,元政府在1272年设置了斡脱所,1283年扩展成斡脱总管府。

4.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5.护国运动

1915年蔡锷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5年,袁世凯伪造民意,重建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也通电反袁。袁世凯派军入川,镇压护国运动,遭到失败。北洋军阀冯国璋拥兵观望,西方列强也警告袁世凯暂缓称帝,袁世凯不得不于1916年3月被迫宣布放弃帝制。6月,袁世凯忧郁而死。进步党乘机勾结西南各省实力派,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合作,以拥立黎元洪为总统,恢复国会为条件,结束了护国战争。

6.五四运动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桿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対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7.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 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8.《共同纲领》

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于1949年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共7章60条。它主要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还规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的各项总原则。《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二、简答题

9.简述秦统一的历史原因

(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10.简述清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11.简述清末新政的内容及作用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12.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及其意义

?形成过程: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论述题

15.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历史意义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16.论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

(1)分割相权。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充当,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常称为“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宰执的办公地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仅负责行政。最高军事首脑则 是枢密院长官枢密使。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共掌文武大权;另外,又设三司,下辖盐铁、户部、度支三部,是最高的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其长官为三司使,亦称“计相”。于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样,原来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宰执、枢密使、三司使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2)实行地方行政制度。北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州、县两级。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府一般设于要地,如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等;军设于军事要冲;监设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地区。州、府、军、监的长官分别称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又 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年),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主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简称“漕臣”)、提点刑狱司(长官为 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兼监察,简称“宪臣”)、安抚司(长官为安抚使,主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简称“帅臣”)、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熙宁初置,主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简称“仓臣”)四司。因其长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所以此四司亦合称“监司”。它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北宋通过监司控制地方上的行政、军政、财政、司法,督责地方官吏;又通过通判限制、分割知州的权力,从而加强了对地方上的控制。

(3)实行官职差遣制度。官、职、差遣制度是北宋实行的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官即官名,如尚书、侍郎之类,只是一种虚衔,作为叙级、定薪俸之用;职亦称贴职,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荣誉衔,并无实际职掌,如学士、直阁之类;差遣才是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故亦称职事官,枢密使、三司使等,属于此类。一般官员则在所担任的职务之前,冠以“判、知、权、管勾、提举”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 提举常平等,以示差遣。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4)改革科举制度。北宋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被录取的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建隆二年(961年)三月,宋太祖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统率禁军职位。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而总领禁军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但是,三帅有握兵之重却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专设枢密院,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及其他官员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调兵遣将,却又不能直接统兵。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防止了武官将领权力过大。

(6)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换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防止将领与兵士相结合、军队与地方势力相结合。 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宋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禁军是中央正规军,是北宋军队的主力。厢军是诸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是按户籍抽调的壮丁或招募的地方兵,其任务是在本地防守。蕃兵由边区少数民族组成,驻于边地。禁军选择身强力壮和武艺高强的壮丁担任,较其他军队待遇优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且全部二十二万禁军中,一半驻京师,一半分守各地。这样,就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这种军事部署,直到与辽和西夏的战事吃紧以后,才有所变化。

(7)在财政与法律方面,收回财权,加强法制。北宋初年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将地方上的财赋收入,除一小部分留作“诸州度支经费”外,要全部送至京师。中央还派京官去地方上监收。宋朝除在各路由提点刑狱掌司法,严格法制以外,还规定:凡死刑必须申报中央复审核准。司法制度有所恢复,大权基本收归中央。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财权过分集中,造成地方上财政拮据,物质基础薄弱。凡此种种,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17.论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后果

(一)内容。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2)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军费二万万两白银。(4)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5)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二)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规定日本对中国巨额赔款的勒索,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除了加重搜括外,被迫大借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投资设厂,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对中国的影响:甲午战争及其签订《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之举,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条约的签订致使日本强占中国大片领土,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给中国人民敲起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真正发端。梁启超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对日本的影响:甲午战争对日本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在日本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向殖民强国过渡的转折点。甲午战争,日本打败了中国,一跃而成为亚洲的强国。从此列强对它另眼看待,英国同意与它签订同盟条约,视为平等伙伴,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开始跻入帝国主义的行列。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日本统治者正是利用了这笔巨额赔偿,在不变更封建主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为它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打下基础。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甲午战争对远东国际政治的格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甲午战争彻底地改变了中日之间的平等关系,使日本进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行列。甲午战争打破了远东地区原有的政治格局,导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及至南太平洋地区长期的激烈的争夺。

?

?????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