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传考研最新复试真题有不少同学已…来自新传考研真经大伟…(新传考研录取比例)

作者 | 诺二

编辑 | 汤汤

公众号后台回复:起航班

22级新传考研交流2群:629877482


教会人们死亡的人也将教会他们活着。——蒙田

2月16日,博主“白蚁一行”自杀去世,年仅25岁。她在遗书中写道,“我的游戏结束了,但游戏本身还在继续,只是有一位玩家注销了账号而已。”

截至写稿日(2月18日),这条微博有34.9万点赞,3.5万评论和10.4万转发。而今,该博主所有内容已被设置不可见。

01
自杀,是一种罪过吗?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生命的离去并不总是会令所有人扼腕叹息,其死因——尤其是自杀——更可能会遭受道德上的谴责。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会受到道德谴责。因不堪病痛、不愿拖累家人选择终结痛苦,因政治追求、舍身而取义选择以死明志,这些自杀往往是不会遭受道德谴责的。畏罪自杀也同样不会因自杀行为本身受到道德谴责,甚至还会有人因其自杀而拍手称快。

可如果你正处于大好年华,经济宽裕、生活顺遂,只是因为“人生没有什么意义”而选择去死,就并不为世人所普遍接受。正如日本作家寺山修司所言,“就像驾驶汽车要有驾驶证(许可证)一样,自杀也是需要许可证的。为了缺少什么东西而去求死的,都不能成为领取自杀许可证的对象。”

对于这种自杀,最常见的道德谴责,是自私。

来源:知乎相关回答

有人认为,白蚁之行的家庭生活并非像她描述的那般不堪,她的父母待她不错,她放弃自己的生命,不顾父母想法、拒绝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无独有偶,去年10月,一位大连理工的研究生自杀,作家叶三也指责其“矫情,自私,毫无责任感。”

关于这种“自杀是自私”的道德谴责,最早应该要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

公元六世纪,英格兰教会规定自杀者的葬礼不能在教会举行,死者的尸体要埋在十字路口,胸口要插木棍。十一世纪开始,自杀被法律定为重罪,凡死去的人都要由验尸官检验并作出判断,自杀而死者财产要尽数充公。

托马斯·阿奎纳在《神学大全》中提出反对自杀的三个理由:反自然、反社会、反上帝。

第一,自杀是反自然的,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爱自己。这是人的自然法则,是人与生俱来的理性。杀死自己这种这种既不利己又不利人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常理性所能理解的范围。凡是不出于自然法的行为,都是不正当的。

第二,自杀是反社会的,自杀伤害了由人组成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员,在这个集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自杀漠视和放弃了自己应负的责任。自杀看上去只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实际上也损害了公共的普遍利益。“既然每一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则任何人的本身或者其身外之物就都与社会有关,正如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就其本身而言都属于整体一样”。

第三,自杀是反上帝的,自杀行为是对上帝的一种伤害与冒犯。因为人的生命为上帝所赐,上帝是人的生命的主人,只有他才有权处置人的生命,人不可以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自我判断和自我决定。自杀者认为自己有权决定自己的生命,这是对上帝对人的绝对管理权力的一种僭越。自杀者背弃了上帝而选择了魔鬼。

直到高扬人的主体性和个性自由的启蒙运动时期,才有思想家对这种“自杀是罪”的观念进行批判,对自杀行为和自杀者予以同情。

其中,休谟是第一个敢申诉自杀并非犯罪的人。

他抨击“人的自杀是违背上帝的意愿”的说法。他说:“对我来说,我的出生是一系列的原因,其中许多因素依赖人自愿的行为……如果你说上帝引导所有这些因素,那么自愿死亡也是同一个上帝引导的结果。”

他认为,如果说自杀是有罪的,那是因为我们因怯懦而自杀;如果说自杀是无罪的,那是因为当生命成为重负时,审慎和勇气驱使我们立即了断此生。我们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人们效仿它,要么留下幸福生活的机会,要么有效地摆脱一切苦难;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是对社会有益的。

叔本华也认同休谟的观点,同时指出,“自杀是勇敢的,那是生之恐惧战胜死之恐惧的结果。”“神还比不上人,因为人能自杀,神想自杀也办不到。”

大卫·休谟

时至今日,关于自杀是否应该被允许,依然有很多讨论。整体上来看,将自杀“去犯罪化”和“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趋势。尤其是17世纪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生发现自杀的主要原因是抑郁和疯癫,而不是受到了魔鬼的诱惑。自杀成为了一种可以由医学解释的“疾病”,而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可治愈的。

02
2021新传考研最新复试真题有不少同学已…来自新传考研真经大伟…(新传考研录取比例)插图
自杀会传染吗?

关于这封遗书,还引来了第二个争议,那就是自杀所带来的“维特效应”。

有网友指责白蚁一行的遗书会造成社会负面效应

1774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一个因失恋而自杀的青年的故事。这部小说在当时的欧洲引发了一阵模仿自杀的风潮,后来心理学家菲利普斯发现,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会造成报道所涵盖地区的自杀率大幅度上升。

还有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例子。2003年4月1日,明星张国荣自杀,随后媒体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结果,从当晚到第二天凌晨9小时内,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当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有几名死者留下遗书,清楚写明其自杀与张国荣轻生有关。

于是,关于“白蚁一行”的遗书,也有不少人表示谴责。如果要死,为什么不安安静静地死?向公众交代自杀动机又有何意义?

而这,则正是这篇文章接下来想要讨论的。我并不鼓励自杀,更无意于美化自杀。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试图去借此机会解读一些关于“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

正如蒙田所说——

“教会人们死亡的人也将教会他们活着。”

03
“生命没有意义”何以引发共鸣

涂尔干的《自杀论》是社会学领域对自杀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第一部作品,其写作背景——19世纪的欧洲社会,自杀已经从一个纯粹的“道德问题”演变成了“社会问题”。

涂尔干在其书中鲜明地指出“当今存在的自杀,恰恰是我们所遭受的集体疾患的传递形式之一”,自杀研究将会得出“一些关于欧洲社会正在经受的普遍的当代失调的原因,以及可以缓解这种失调之疗法的建议。”

《自杀论》将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宿命型自杀。

如果说,去年大连理工那位自杀离世的研究生比较符合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的类型的话,那么“白蚁一行”的自杀,则更像是“利己型自杀”。

他们时常处在孤独的自我状态,总是体会到一种非常冰冷的孤独感。更多时候,他们只是抽象地思考自己的存在意义,而不能从现实与他人的交往和生活中体会到温暖的感受。

白蚁一行的遗书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从留言可以看出,对于人生感到无尽孤独和无望,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

白蚁一行遗书下的高赞评论

尤其应该要指出的是,“利己型自杀”并不能仅从字面意义进行解读,认为这是一种纯粹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行为。因为“利己型自杀”和因社会失序而导致的“失范型自杀”具有同源性,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但这两种自杀都是个人主义过度发展的结果。

个人主义让曾经作为整体的社会支离破碎,使得个人与家庭、宗教、社会相脱离,让人们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正如涂尔干的描述:“阶梯的顶端到底层,贪婪被唤醒,没人知道在何处才能找到最终的落脚点……仅仅疲倦自己就足以导致幻灭,因为他最终也难以逃避那无尽的追求不过是一场空的下场。”

04
避无可避的虚无主义

如前文分析,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让人们感到空虚,这种“生命毫无意义”的虚无主义在20世纪泛滥,尤其是二战后,在虚无主义者眼中,世界一片虚无。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在他的科普名著《宇宙最初三分钟》里说:“宇宙越显得可以理解,它就越显得没有意义。”科学虽然能从宇宙中清晰地解读出许多定律,但却和人没有关系,我们无法从中获得意义,这是每一个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

可人偏偏是一种追求意义的动物。就像白蚁一行,就算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要为自己的死亡赋予意义。

或许我们不曾为现在的生活感到过极端的不满。我们按部就班地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行驶——出生,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或许我们很多人沉浸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甘之若饴,不觉其苦。

可是,我们总会在某一天,通过某一个契机,突然萌生出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过这样的生活”“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毕竟,人类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有理性的动物,是忍不住要发问“为什么”的存在者。

而如果我们关于人生的发问没有得到答案,也就免不了会陷入到一种失落、无力的状态中。

苏格拉底

正如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所描述的那般——

起床,乘电车,在办公室或工厂干四小时,吃饭,乘电车,再干四小时,吃饭,睡觉,而且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和星期六,全是同样的节奏,大部分时间里,这条路走得相当顺畅。不过有一天,突然萌生“为什么”的疑问,在这种带有惊讶色彩的厌倦中,一切就开始了。

从这个意义上,应该要肯定白蚁一行,她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必要的哲学问题:对我们生者而言,她的离去或许恰恰可以成为我们思考自己人生意义的那个契机。我又为什么要活着呢?

如果我的人生没有任何目标,生活单调乏味,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那么我可能已经深陷虚无主义的深渊。而如果我将人生规划为一个个目标,像游戏通关一样过关斩将,我同样可能陷入虚无主义的漩涡——因为满足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虚无,纵使我已经实现了那个庞大的目标,我还是会难免感到内心空虚。

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约翰·密尔在自传中道出自己的空虚:“我不禁直问自己,假如你的人生目标全都实现了,你所追求的制度与观念变革都将立即生效,你会因此获得巨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吗?一个难以压制的自我意识立刻回答道:不!”列夫·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写道,“你会比果戈里、普希金、莎士比亚、莫里哀更出名,但这又如何呢?”

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终究是徒劳的,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虚无而已”,这样的人生,还有没有必要过下去?

05
从虚无主义到存在主义:人生正因为没有意义,就更值得一过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是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加缪在《西西弗神话》的开篇写道。

在《西西弗神话》中,西西弗被打入地狱,接受诸神的判罚:他要将一块巨石推向山顶,但每当接近山顶的时候,巨石都会因为自身的重量滚落;他也就必须重新再推石上山。

“一副紧绷的躯体,全力推着巨石滚动上山,无数次重复同样的动作。这种长久的奋力,只能用无顶的空间和无底的时间来衡量,终于到达目的地。然而西西弗却眼睁睁看着,巨石瞬间又滚落到山下,必须重新推上山顶。于是,他又下山走向平原。”

这种重复又无望的劳作,是诸神对西西弗最残忍的惩罚。而这种惩罚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必然要面临的——无休止的徒劳,日复一日的机械化工作,然后在这些痛苦的惩罚中走向人生的尽头。

生命就是这般荒诞且无意义的,西西弗每一次推石上山都不会成功,正如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每一次也都是没有答案的。

但这并不是这本书的结论,反而是这本书的出发点。因为比洞察了生命之荒诞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它,如何度过这种荒诞而无意义的人生?

“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天空下,就是要求人要么离开,要么留下来。”西西弗可以用自杀来离开,但他选择了接受荒诞,选择反抗。

他接受自己痛苦的命运,一次次地推动巨石,但在这个徒劳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意义。他终于醒悟,尽管生活是重复而荒谬的,但人的灵魂不是。

“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是幸福的。”“以鄙视的态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命运。这样一趟趟下山,如果说有些日子是行走在痛苦里,也有可能走在欢乐里。”

虚无主义的威胁,其实揭开了“存在”的秘密,我们可以借助它理解生命,理解生存。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什么“人生的终极目标”,又或者说“人生的终极目标”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所能够关注的,只有当下的即时感受,为我们生命的过程赋予意义,在荒诞无意义的漫长人生中,寻找具有存在主义的每一个时刻。

“all in the game”最完美的翻译是——“众生皆苦”。

什么也不了解,什么都不确定,但我们会走下去。

参考文献
赵立玮《自杀与现代人的境况——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及其人性基础》

赵秀荣《英国社会对自杀的认知》

李建军,孙守飞《基督教自杀研究》

楚汐思读绘《加缪<西西弗神话>:人生没有意义,所以更值得好好过》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