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考研真题及解析(北京电影学院专业)

二、简答题
15分×4=60分

1.简述悲剧的美学特征。
【解析】
涉及艺术概论和中西方美学理论知识,可从悲剧定义与特征着手,发散至诸多哲学家、美学家、理论家对悲剧的不同看法。
【参考答案】
“悲剧将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悲剧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的苦难命运,来表现人的巨大精神力量与伟大人格。悲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出了各有侧重的不同形态,从古希腊以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命运悲剧”,到欧洲中世纪末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为代表的“性格悲剧”,再到近代社会以易卜生《玩偶之家》为代表的“社会悲剧”,直至现当代创作风格更为多样化的“悲喜剧”,如迪伦·马特《老妇还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为依据,指出悲剧能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怜悯是由于主人公遭受了厄运,恐惧则是因为遭受厄运者与我们相似,因此,悲剧应当描写“与我们相似”的人。由此延伸至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即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主角之所以陷入厄运,不是因为他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过失。而犯了过失的普通人,正是与我们相似的人。
德国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悲剧的快感来源于“永恒正义的胜利”。悲剧冲突的解决就是使代表片面性的伦理力量人物被毁灭,而使真正的理想在和解中得以实现,以彰显永恒正义的胜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将世界分为表象与意志两个层面,认为生命的本质是痛苦,而尼采则强调世界意志的“永恒的生命”本质,认为激起快感的不是现象,而是悲剧在现象背后向我们展示的“永恒的生命”,正是它带给我们“形而上的慰藉”,成为悲剧快感的源泉。即通过个体的毁灭,感受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释与批判西方悲剧理论的著作,朱光潜认为解决了悲剧快感问题,就促进了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朱光潜受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影响,针对悲剧快感,提出“心理距离说”,即为了在审美活动中对客体采取超然物外的态度,应当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
2.简述装置艺术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解析】
属于后现代主义艺术范畴,可结合装置艺术定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根据个人的当代艺术知识积累,灵活举例作答。考察相对细致,涉及概念较新,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装置艺术具有先锋性、实验性、包容性,批判颠覆传统艺术,更加关注个体自身,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官体验。
“影像艺术之父”白南准最广为人知的影像装置作品,莫过于1971年与音乐家夏洛特·慕曼合作的《电子大提琴》。穆曼用琴弓演奏着由电视屏幕制成的提琴,而屏幕中播放的则是预先录制好的穆曼演奏电视提琴的同步录像。白南准另一影像装置作品《电视佛》,在一尊佛像的对面架设一台电视机,屏幕中播放的是摄像机拍摄的佛像的同步录像,不仅将时间概念视觉化,也通过雕像佛与电视佛的对峙隐喻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峙。
服装设计师麦昆也在其秀场中不断践行着装置艺术的探索。在亚历山大·麦昆2001春季秀场中,他利用双面镜架构了一个将模特与观众完全隔离的空间,观众可以看到密闭空间中的模特,但模特却如同与世隔绝,看不到外面发生的一切。大秀临近末尾,一位女性头戴诡异面罩,浑身臃肿赤裸,斜倚在长椅上,身体被黑色蝴蝶隐约覆盖,情景
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一考研真题及解析(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插图
极为怪诞。麦昆欲借此表达“从传统上丑陋的、并无美感的事物中发现美,演绎‘美源自内心’的感觉。”“时尚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气泡,有时候我想就戳破它。”

3.《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的基本观点与内容是什么?
【解析】
西方美学理论内容,作者本雅明、“光晕/光韵/灵韵/韵味”(aura)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均可作为采分点。
本题单独考察本雅明的一部充满超现实主义与神秘主义色彩的颠覆性作品,需要考生对作品本身有一定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同时,这一作品也多次涉及了对于电影的探讨,可视为对电影的“隐性考察”。
【参考答案】
本雅明在1936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将艺术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光晕”消失。
“光晕”(aura)是本雅明在该书中独创的艺术概念,用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光晕指的是传统艺术之于原作的本真性、此时此刻性,独一无二性,而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使得光晕被消解了。
“光晕”的第一个含义是艺术作品的原真性(echtheit)。就像本雅明在书中所说的“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 。”他以机械复制艺术中最典型的电影艺术为例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电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许许多多艺术品有了摹本,这些摹本使得人们可以更快捷地欣赏艺术,削弱了一些时空上的限制。但同时,原作的原真性荡然无存。
“光晕”的含义之二是指作为传统艺术基础的膜拜价值(kultwert)。本雅明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人类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于自身无法理解的力量的崇拜。在原始时代,艺术品主要是用于表达人们对神的膜拜,艺术品的性质就成了一种巫术工具。现在,人们注重艺术品的可展示性,使艺术品成了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创造物”,这就是现时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情形。
“光晕”的含义三与一和二都有较强的关联,是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之上的,就是审美上的距离感。本雅明对此下的定义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示。”本雅明还特别强调这是一种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源于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和膜拜价值。
因此,在当今的机械复制时代,众多的摹本代替了原作独一无二的存在,从而导致了作为和现代危机对应的人类继往开来的传统的大崩溃,也就是“光晕”的消失。
4.出自《论语》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明了怎样的艺术创作理念?
【解析】
考察中国美学中的儒家艺术观念,表面上看讲的是对君子内在品质和教养表现的要求,实则是对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艺术创作要求。整体难度不高,可将儒家文艺观和内容与形式结合,举例作答。
【参考答案】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形式教养,质指伦理品质。文质结合才是君子,内容与形式的完满统一才能称为美。同时,该句也包含美善统一的美学思想。儒家“入世”的艺术观念强调艺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强调艺术的道德内容和教化作用,并将其视为安邦定国的必由之道。
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构成。题材即取材范围,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形成的。针对题材的作用与价值,有“题材无差别论”和“题材决定论”两种极端看法。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主题产生需要两个条件:题材和思想感情。主题具有多样化和象征性的特点。
艺术作品的形式分为内形式和外形式。内形式及结构,指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外形式即艺术语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
艺术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南齐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总结了我国古代的绘画实践。“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表明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才是美的艺术。
艺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真”指艺术家通过提炼加工,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即“化真为美”。善指艺术家将人生态度与道德评价渗透进艺术作品之中,即“化善为美”。艺术与美的关系,在于艺术既反映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也创造艺术美。

三、论述题30分×2=60分
1.结合具体的中国电影作品,分析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并阐述其在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中的意义。
【解析】
此题再次涉及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相关概念参见上题答案即可。注意在论述中需要与具体中国电影相结合,可根据个人知识积累灵活作答。
【参考答案】
中国电影史左翼时期的“软硬之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1933-1936年关于左翼电影与软性影片之间的论争,是给予不同文化立场的良性论争。
左翼电影主张的是以启蒙和政宣为目的的革命现实主义,以马列主义文艺观作为理论来源,理论核心在于批判现实,反帝反封,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由此诞生了《狂流》《春蚕》《大路》《小玩意》《新女性》《神女》《渔光曲》《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优秀左翼电影。如《渔光曲》全片呈现为王人美三唱《渔光曲》的“音乐结构”,在内容上表达了蔡楚生的超阶级人性论;《神女》在隐喻蒙太奇、延宕镜头、景深镜头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体现了导演吴永刚对于电影语言的出色运用,女主人公阮玲玉也通过个人的生命体验,深刻诠释了一位神人两性的“神女”形象。
与之相对,软性影片主张经典好莱坞类型模式与商业美学,代表人物有刘呐鸥的形式美学论,黄嘉谟的娱乐本位电影观,以及穆时英的艺术快感论。如艺华公司《化身姑娘》采用了性别混淆的方法,讲述了一个通俗晓畅的喜剧故事,在形式上颇为讲究,镜头灵活,视听感受新鲜,并且采用袁美云、周璇、韩兰根等电影明星,注意创作一种城市的消费时尚。但其纯娱乐性主题受到了左翼进步影评的批判。从大的文化潮流看,软性电影理论及其创作与抗日救亡的时代命题不协调,有力证明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从来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在当前的中国电影创作中,同样应该注重把握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将生活真实升华至艺术真实,创作能够鲜明体现人情人性的充满“真善美”的电影佳作。

2.以具体文学作品或电影作品为例,阐述移情或共情(empathy)与同情(sympathy)这两个概念的差别,以及在具体创作中的使用方法,及其对受众的影响。
【解析】
此题问法相对新颖,可结合艺术概论中的共鸣概念、高峰体验等,结合文学或电影文本进行作答,有一定难度。
【参考答案】
empathy 源自 1873 年德国哲学家 robert vischer在其著作《uber das optische formgefuhl: ein beitragzu aesthetik》中所提到的“einfuhling”一词,这是对希腊语“empatheia”的音译,最初被用于描述个体对艺术作品的共鸣。共鸣,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题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深深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致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实现鉴赏主体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契合一致,物我两忘。共鸣是鉴赏过程中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最强烈程度的表现,同时也离不开对作品意蕴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高峰体验也有着类似的表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即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的时刻。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类高级精神活动中,在人处于最佳状态时感受到最高快乐的实现。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都可能产生高峰体验。高峰体验的实质,是人类通过自我证实,抵达审美的最高境界。出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更加纯粹地成为他自己时,他就更能够与世界、与以前非我的东西融合。此时,个体达到一种相对忘我的境界。
共情/共鸣/移情是经典好莱坞惯用的手法。在被称为美国西部片奠基之作的约翰·福特《关山飞渡》中,运用了诸多经典好莱坞的电影语言和叙事技巧:首先建立起英勇牛仔和残暴印第安人之间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结构,在叙事上采用单一线性的戏剧结构,吸引观众继续观看;通过隐藏视点和流畅剪辑,让观众在“凝视”过程中建立起主人公和导演/摄影机的认同,并通过双重认同,完成自身的身份认同,丧失了主体性。借由曲折的情节,团圆的结局,以及类型化的叙事,成功建立起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银幕梦幻机制,并采用“缝合”实现意识形态的隐秘灌输。因此,在观影过程中,观众的情感被成功调动并引发共鸣,在全知全能的视角中实现了自身与银幕英雄的同构合一。
在同情的研究中,有两个关键术语:compassion 和sympathy。sympathy 一词源自希腊语“συμπ?θεια”,而拉丁语将希腊语中的“συμπ?θεια”翻译成了“compassion”。由此可见,sympathy 和 compassion 在语言上同源。《现代心理学现代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一书中将 empathy 译为共情、移情,将 sympathy 译为同情、共感、替代体验,将compassion 译为怜悯、同情。我国权威的汉语词典《辞源》一书中将同情释义为“因他人之悲哀欢悦而引起同种类之感情者,谓之同情。如见他人之喜而发声,悯他人之贫困而思救助是也”。这个释义既包括了心理层面的情绪体验,也包括了行为层面的表现。
左翼时期揭露帝国主义与黑恶势力对贫弱妇女的欺压的《渔光曲》和《神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唤起观众深深的同情。在创作手法上,《渔光曲》全片采用了独特的音乐叙事结构,让原本就容易调动观众情感的歌曲与苦中作乐的渔家子弟遭遇和谐相融,王人美最后一次唱《渔光曲》的哀婉声调配以“鱼儿难捕租税重,捕鱼人儿世世穷”的苦难现实场景,令观者无不惋叹动容。《神女》开头运用景深镜头,以场景中的一个“当”字暗示神女的职业身份,阮玲玉将生命体验与审美直觉完美结合,成就了无声电影表演的最高峰,神女顽强生活无奈抗争最终不幸入狱的苦涩结局,同样能够唤起观众的深切同情。此外,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也能够体现出儒家之仁,仁就是一种对于人类的普遍关怀与同情,杜甫通过他充满沉郁顿挫风格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于劳苦大众的关怀与同情。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 [日]杉浦日向子.杉浦日向子[m].北京:新星出版社,2020.
[3]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 颜志强,苏金龙,苏彦捷.共情与同情:词源、概念和测量[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04):433-440.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