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贴考研复试&调剂攻略(考研复试全流程讲解)

作为一名辞职考研,在20年通过校内调剂上岸中科大的研三小菜鸟,虽然在学术造诣上没有太多成就,但考研与上岸的日子依然是历历在目的人生高光时刻。在此,正值研究生出分,受到闺蜜(大学辅导员)的邀请,让我分享一下复试与调剂的攻略。以下内容仅为我个人浅薄之见,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海涵并批评指正!谢谢~1. 原则:能调就调
考研这件事本身运气占比就比较高,现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难度只会越来越高,不会降。我20年考研341w人,相比于19年的250w,是第一次开始出现激增。当年大家都说难,但其实往后看,后面人数更多了更难了。而考研这件事的战线本身也很长,一耽误就是一年。所以在分数达到的情况下,我个人建议,放弃挑挑拣拣,否则可能过两年看不上的学校已经高攀不了了。
2. 心态:稳中求进
大学毕业后的人生,其实没有特定的走法。考研、考公、就业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不好。同作为23届应届生,我也有站在人生路口风云千樯的感受,但是以我个人的体验与观察到的身边同龄人走过的路来看,战术上要“稳中求进”,不要“孤注一掷”。
所谓稳中求进,就是充分利用好应届生这个身份所具备的优势,把抓在手里的牌打出一个漂亮的打法。
比如,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参加一些春招,用工作机会保留未来考职医的资格(针对医学生)。否则对于极端情况(未能如愿上岸)的应对就变得更加艰难,就必须要孤注一掷地冲研究生。又比如如果一志愿上岸没十足把握,那就尝试调剂,不要等一志愿完全出结果了再想着调,否则可能结果出晚了错过机会。
3. 准备调剂:虽然要努力一志愿上岸,但调剂的后路尽量留好
① 广泛搜集各院校的调剂信息。
② 等出公告之后,各个学校收集调剂的渠道不同,有的需要在网站填信息,有的需要发送表格,不要错过。
③ 出公告之前,可以尝试给一些导师发邮件(小导更有可能给予回复),说明自身的情况,询问是否有调剂名额,并表达感谢。
④ 常规性准备的材料:简历、成绩单、四六级证书、其他获奖证书(非必须,但可以在简历或邮件中列出获奖情况)
4. 联系导师
① 时间:现在出了成绩,可以开始发了。
② 思路:换位思考
联系导师的过程与各种面试、求职其实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它的本质是一场关于“能力”与“机会”的匹配过程。我们想要对方给予我们“机会”,那我们就必须要展现我们的“能力”。但是,我们的“能力”有很多,比如我们可能会唱歌、会跳舞、会书法……,但是,这个能力是导师想要的吗?显然不是,所以思考对方需要什么,非常重要。
但是,作为学生,作为当了十几年等着被评价、被选择的学生,我们的认知里对导师的“需求”更多来自于外界对我们简单灌输的方法论:要有礼貌、要展现自己。这些方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我们可能无法领会核心精神。
那怎么办呢?我的思路是,采取“降维打击”的策略:
我们假设一个情景:你需要选择两个高考结束的考生,作为自己的同门师弟师妹,由你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给予一些指导,你会选什么样的学生?注意你只有两个名额。
你的邮箱里会不断收到每个同学给你发的语文、数学、英语……各科成绩,言辞恳切,雄心壮志满满。那你会被什么样的学生吸引而选择他?
(留给大家一点思考的空间)
你想想,学生和你说他数学140或者数学130,真的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吗?好像不是这样对不对,我们会对140的有好感,但这只能成为其中一个加分项。有的成绩不错,但说的话逻辑比较混乱,翻来覆去就在告诉你:“学长我会好好努力,我一定不让你失望。”而有的,成绩稍微逊色一点,但是逻辑清晰,说明了成绩,并对个人的学习情况做了一些汇报,比如:“我高中三年,数学成绩从班级的第30名提升到了第10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用错题本一一记录了作业与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复习,让我的成绩从高一的105提升到了高考的130”。作为过来人,看来看去,你始终会觉得这些东西很小儿科,但是,后者是不是给你的观感更好。
这就是“降维打击”,你下降了一层站在了有选择权的角度看待问题,然后,按照你觉得合适的方式,去联系导师。从被选择的角度,我们总会担心,这点儿事儿值不值得说,但是不说,对方怎么知道呢?
当然,成绩较好、拿过的各种荣誉等等这些信息,就更不要吝啬了,请有条理地、适当加粗地显示在邮件中!
关于给导师发的邮件,我不建议千篇一律,改个称呼就发了。因为只说你自己,这只是一个“自荐”的过程,要完成“匹配”,还要明白对方的需求。比如我们要去学校网站上看看导师的研究方向,甚至有时间可以下载几篇导师的论文读一读,在邮件中提及一下:“我对导师您的这个方向/研究非常有兴趣”,更进一步(确实理解的情况下哈),可以说“我对这个方向有xxx见解”,或者如果有一点相关的沾边的经验(哪怕是上课过程中接触过),可以说“我在这个方面做过xxx事”。你看这样,如果你是那个具有选择权的人,你是不是也会在心里给对方加分?所以在邮件里,对每个老师的研究方向这块要稍作修改。
当然,你要是把给“李老师”的邮件,还在沿用“王老师”,那……,(发送前请一定认真检查,建议全部检查好了再填收件人邮箱,别一不小心发出去了……)
5. 准备复试
① 态度:再高的分都请冷静下来,复试占比一般都不低,那十分钟的发挥和你过去一年的努力一样重要。你想想专业课多考20分多难啊,结果换算百分制再和复试算均值,可能就无了……
② 准备:请一定先去官网,把复试的内容和形式了解一下。
③ 思路:还是换位思考,还是“降维打击”啊!!
你看,邮件和简历,咱们可以反复打磨,反复修改,再呈现给老师。那面试,你能直接上吗?尤其,有的面试会需要英语交流几个来回,扪心自问一下有没有直接发挥的实力!
那既然面试的机会只有那十分钟,之前就要为本次的发挥做好能做的准备:想一想老师可能会问啥?也就是,你要是去选学生,你会问啥?
常规性问题:请1-2mins自我介绍一下(中/英)、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你觉得你的优点/缺点分别是什么、你对自己未来五年的规划是什么、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可以说一下你简历中提到的xxx经历吗、可以说一下xxx技术吗等等。
这其中,除了专业性技术问题,其余的问题,只要你能想到或者能搜到,你都可以先罗列下来。其实你会发现,你想要在十分钟内了解一个人,能问的问题其实不那么多,结合过往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准备个二三十个,总会被问到一些。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要立刻组织语言回答,非常考验临场发挥的能力,因为这个过程中,你要想答案、要表情管理、要眼神交流……我们会不自觉的把眼睛往别处瞟、低下头等等,三秒内没有组织好语言,你就会有点慌了。
所以请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先逐一写下来,逐一打磨!对于回答的内容,也是需要斟酌的,你要思考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想了解你的什么信息,比如:“你对自己未来五年的规划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很犀利,我们其实大多数时候很难说出我未来的规划,我们明明一直都是等着被选择的角色。所以老师不是要我们回答具体的内容,而是想要了解你对科研的目标与兴趣,所以网上常常开玩笑说:“你就说你要读博”。这就是一种向老师的需求靠近,并表达强烈兴趣的方式。所以答案可以说:“我很希望在未来三年在xxx领域内深耕下去,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可以进一步继续做研究。”当然,这种回答是技巧性回答,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同学内心真正的想法,我不确定我该不该鼓励大家都这样说,但单纯从面试的角度看,站在对方需要的角度,让回答合乎对方的需求,成功的概率会更高。而一些类似“可以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这种问题,本质也是在侧面了解你这个人的“科研稳定性”,他不是真的想要知道那你父母是做什么的,是想了解你所处的环境能不能让你安心做研究,比如我的回答:“我家在xx,我的父母就是普通而平凡的人,他们努力工作,为我提供了安稳的生活,他们也非常尊重我的决定,支持我的选择,他们对我的爱就是我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时的勇气!”
当我们把答案一字一句地打磨好之后,请大家在镜子前、在电脑摄像头前、代入情景反复练习、我的经验是,一般看着摄像头或者镜子里的自己时,会恍惚,哪怕答案都准备好了,但是说一半会有点头脑空白的感觉。这件事儿没有别的方法,多练,练到话在嘴边不过脑子都能说出来,就好了!这样到了现场,你甚至可以微调一些措辞,但依然谈吐流畅。
其中,关于专业性问题,如果招生简章上有特别说明、或者学长学姐有一些经验分享,那样最好。如果没有的话,建议关注基础性问题与简历中提到的经验技术,但专业在复试中的占比并不重,重点还是你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毕竟你的能力已经以初试成绩的方式体现了,在老师心中多少已经定格了。
④ 精神面貌
在练习回答的过程中,要注意:
a) 降低语速,老师要听那么多学生说话,其实脑子很累的,你说话再一快,他更累了,不用担心自己语速慢,紧张的时候永远都快,所以放慢语速很重要,深呼吸一口气,慢慢说。
b)保持微笑,这个和个人习惯有关系,比如我很喜欢微笑,
实用贴考研复试&调剂攻略(考研复试全流程讲解)插图
但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是尽量练习,谁都喜欢看到微笑的脸。
c) 不要回避眼神,要主动出击。回想一下,每次你在路上遇到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如果他盯着你,你是不是对这个宝宝会产生一点好感,所以我自己会把这种眼神称为“宝宝盯”。那种眼神里,没有畏惧、没有紧张、只有简单与纯粹。所以面对老师,哪怕老师都低着头看你的简历,你也要主动去盯着那个向你提问的老师,或者坐在你正对面的老师,你想想,如果你面对这种真诚的目光,是不是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映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