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赞小助,所有的专业课真题都做了清晰的编…来自考研政治任燕翔…(所有的作品)

??不知道大家在六月中旬有没有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

?

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

这个温馨体贴的划重点好开心哦!

?

没错,今年是《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学习强国》亲自为大家划了重点,是谁划的我不说,总之这一下估计谁都不敢头铁说“我就不考”了【吧】……

?

不过其实也不用特别焦虑,因为《大公报》及其相关内容本来也是一个大重点,这跟它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意义地位有密切关系,只是今年增加了考察可能性和院校考察密度而已。

?

那么,《大公报》难吗?也不难,它最大的贡献在于独特的办报经验和它和文人论政传统的关系,但在理解上并没有什么难度。

?

今天,我非常乐意给大家总结《大公报》的发展历程、办报经验、它对文人论政的贡献还有对它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张季鸾,加深大家的理解。

?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记忆,一些需要大家背诵的内容我会整块展示,并且予以标记。

?

?

《大公报》改良派时期【次要重点】

?

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法租界,1916年后转手于王郅隆。

?

创办成员:该报由柴天宠、朱志尧、王郅隆等人投资,部分股份来自法国传教士、法国驻华公使,维新派严复入股千元。英华(英敛之)主持报务,自任社长,自任主笔。

【补充理解:报馆在租界且有洋人入股,有助于保护言论自由和风格,使《大公报》成为清末立宪运动期间的舆论重地】

?

版式:初创时期为书版式直排,竹纸印刷,日出8页,每页两面,除报头、广告占有3页外,每天刊登消息、文章1万多字。

?

发行:创刊时期印3800份,3个月后增至5000份,在上海、济南、青岛、盛京、南昌等国内城市设有代办处。

?

取名:大公报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报头刊有发文l”impartial,(无私,这样的报头还有一个是《新青年》)报名取“忘己至为大,无私之谓公”之意。

?

宗旨:在于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

政治立场:该报持改良主义思想,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抵制革命,认为只有立宪才能救国强国是该阶段《大公报》的根本立足点。

?

报纸内容:不仅大力鼓吹立宪,还积极倡导改良社会风俗,反对迷信,反对妇女缠足,提倡勇辫易服,希望政治与社会同步革新,揭露清政府的黑暗和官吏的腐败。

?

影响:直隶总督袁世凯禁止在租界以外的地区发行,为其助长了声誉。《大公报》的舆论造势,促进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

薄荷解读?

《大公报》创刊于1902年,是它的第一个阶段。请同学们注意,虽然它在1916年后被转手给了王郅隆,但因为王郅隆是个资本家,他对《大公报》并没有太多思想革新,甚至在他手里的《大公报》可谓有些“发育不良”,因此在新记《大公报》之前,略显重要的就是英敛之主持报务下的《大公报》,但即便如此,重要性也是远不如新记《大公报》的。

?

在晚清末期,社会环境极其复杂,改良、革命、激进、保守各种派别同时存在,而英敛之坚定推崇用温和的方式转移君权,坚信保皇立宪是唯一稳妥的救国方案,反对革命。他虽然对清政府的系列血腥镇压强烈不满,但他仍旧反对武装推翻清王朝。虽然他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但也仍旧猛烈抨击顽固守旧派。

?

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这么反对革命呢?

?

和许多当时的改良派人物一样,他也接触过大量不同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并不是完全无根据的反对革命。由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革命起义招致了一系列的血腥镇压,并没有带领当时的国家走上独立自强道路,仅是徒增流血罢了。且辛亥革命后也没有形成安定统一的局面,国家仍旧处于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之下,因此当时存在许多人怀疑民主共和革命的合理性,是否这真的符合中国国情?帝制被推翻后既然并没有形成民主政治局面,那么推翻帝制的必要性是什么?

?

纵使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早已见证了历史做出真相选择,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能清晰正确的知道前路何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具体说来,英敛之认为法国可以选择启蒙革命,但我国并没有这样的社会基础,在中国进行革命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流血和牺牲。此外,即使英敛之也抨击当时许多满人恶习,即使他并不拥护满族,他也认为排满口号存在汉族沙文主义(即鼓吹汉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汉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嫌疑。最后,清末新政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这导致英敛之对清政府始终存有期望,甚至是幻想。

?

所以,抵制革命,认为只有立宪才能救国强国是英氏《大公报》的根本立足点。

?

那么,他为什么可以如此激烈凶猛的表达思想?因为《大公报》报馆开在天津的法租界,而且有洋人入股,租界是清政府没法手伸过去的地方,这就有助于保护报纸的言论自由和风格,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这是英敛之主笔的《大公报》的积极影响,请大家不要忽略历史时代因素完全否定哦)。

?

但是,武装推翻清王朝是既定事实,民主共和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时代的回响令英敛之失望,但这也是时代的选择。因此,由英敛之主笔的《大公报》日趋落寞,销量锐减,英敛之本人也逐渐退隐报坛,1916年将《大公报》转手给王郅隆。

?

更令人唏嘘的是,在刚刚开启新记《大公报》时代的1926年,英敛之恰好因病去世。

?

?

《大公报》:“新记”时期【超大重点】

?

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出版,以商业报的“文人论政”风格,开创了中国专业主义商业报刊的典范,成为报刊实践中的最高者,开创性的提出了本土报刊专业主义的原则。

?

创办者:新记公司,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合办新记公司,吴鼎昌出资5万元,担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张季鸾任总编。公司强调经济独立,不接受外来资本,不得经营抵触报业声誉的业务。

?

办报宗旨:四不主义【张季鸾提出,其思想渊源是言论报国】

?

1926年9月1日张季鸾于《本社同人之旨趣》一文之中提出了“四不主义”,即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其中不党指的是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不卖即不以言论做交易,不接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不私,报纸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

新记《大公报》言论与时事紧密相关,在对待所有的政治问题上,文笔犀利、议论精辟、鞭策入里,揭露现实社会的丑恶。它将王韬、梁启超等开创的文人论政的报业传统推向了顶峰,提升了报业报纸的境界。

?

薄荷解读?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是最常考的《大公报》考点,基本不考改良时期和建国以后的时期。注意,它是一份商业刊物,虽然它将文人论政推至巅峰,但是它不属于政论性报刊。

?

新记时期的《大公报》之所以成为当时华北地区乃至全国极具盛名的大报,有很重要的现实原因。

?

中新史考察的重点报纸之所以就那么几份,是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绝大多数报纸生存都极为艰难,出色者凤毛麟角,也因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大量商业小报为了迎合市场挣钱不择手段、刊登不良内容,比如许多报纸为了生存,接受政治津贴,比如一些报纸为了不被迫害,对政治问题避而不谈甚至冷漠旁观等令人心寒的现象。

?

当无冕之王沦为记者们的职业想象,与现实境遇形成强烈反差,导致中国近代记者群体内部悲观情绪蔓延时,新记《大公报》的出现便像一针强心剂,涤荡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近代中国新闻界。

?

新记《大公报》初期便确立了四不方针,四不方针几乎成为新记《大公报》的代名词,之后也多次被学术界和新闻从业者阐释和引用,因此成为一个大考点也在情理之中。

?

那么,为什么四不方针会引起这么大影响?张季鸾在大公报的《本报同人之志趣》中先是指出“舆论亡矣”,意思就是已经几乎不存在什么报界舆论了,但是他也指出,这并不能全然归咎于军权财权的压力,客观环境自然占据一部分原因,但是报界自身也有很大原因,报界不能以特殊势力压迫作为借口来推脱自身责任。然后他紧接着提出了四不方针,四不方针几乎每一点都是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报界的种种不良现象。

?

“不党”:意为纯粹以“中国人”“公民”的身份发表言论,形成与军阀权力之间的距离。

?

“不卖”:强调经济独立才能言论独立,不接受政治性质的投资入股或金钱补贴。“不为金钱所左右”是其出发点。

?

不党不卖这两点强调了报纸的超党派地位的取得必须以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独立为前提。

?

不私:意为大公报是国民舆论喉舌,是国民公器,不是某个人的私有物。

?

不盲:保持理智与判断力,不偏听偏信。

?

“不私”“不盲”涉及到新闻职业工作者和报纸在具体操作上的拨乱反正,不私针对的是报纸成为党派或私人工具的不良现象,不盲则是针对报界为了竞争而不择手段的风气,不私不盲意图形成严肃理性的新闻界典范。

?

张季鸾作为职业报人,正是为了系统性的阐述当时新闻界存在的种种弊端,为了对诸多新闻界的不良现象进行纠偏,所以四不方针指向的是“过去”而非“未来”,“不”这个字本身就表示着否定性意味。如果只是提出独立自主、为民喉舌,其实没什么新意,因为当时新闻界许多报刊报馆都这样标榜自己,既是作为一种职业认同和想象,也是为了争取民众的注意力,但是同业们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贯彻。而新记《大公报》的报人在新闻实践中真正做到了“四不”,最终使“四不”方针积淀成《大公报》特有的新闻文化,被时人和后世称颂。

?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它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全国性大报的?最主要的是2个路径。

?

第一条路径,是对外界讲述新闻业的悲惨故事,塑造弱者形象,获得外界同情,同时也可淡化当时新闻界中许多报刊为了报业竞争而彼此攻击揭丑、你死我活的恶劣氛围,反而建构起了一种新闻界的共同体意义。

?

具体而言,张季鸾列举了大量同行无辜受到迫害、报馆正常报道却被封杀的故事,同时讲述自身两次入狱差点死亡的职业经历,从而突出办报的危险性与不容易。但与此同时他也通过结合自身经历凸显了记者的可贵价值,从而肯定了新闻职业者的神圣性。

?

可能有同学疑问,这样做不担心招致强权迫害吗?《大公报》的措辞当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是通过用典和隐喻的方式来影射,而不是直接针对某个强权者,比如在《难言》这篇文章中,张季鸾就写到历朝历代、国内国外都存在难言者有所忌讳的真实情况,来表达新闻业无可奈何的落寞情绪。然后,对当权者曾经表示过的“尊重言论自由”、报纸是“人民的言论机关”、新闻界具有“改造中国的重要地位”等等言论,《大公报》会以非常醒目的字体摘录排版展示。

?

这是一记妙招,《大公报》没有直接攻击某位当权者,刊登的是这些当权者自己亲自言说的话或者发布的法令,虽然这些言论法令略显“表面功夫”,但毕竟是当权者的实际言行,因此《大公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受责难。并且《大公报》处于租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护报馆免受军阀的政治迫害。

?

同时,这种讲述悲惨故事的方式也委婉提醒读者们新闻记者的言论范围狭窄的处境艰难,受到读者的谅解,而且《大公报》对同行表现出同情而不是惯常的落井下石,这也可建构新闻业的共同体意识。

?

第二条路径,是发起赈灾等民生活动和对掌权者“废约”“裁兵”“西安事变”等重大公共议题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沟通上位者与在下者,巩固《大公报》自身的中间人角色。

?

赈灾期间,《大公报》通过动人笔力讲述灾情故事、每日刊登捐款情形、报道不同身份地位的捐款人的感人故事来获得官方及民间的重视。《大公报》号称捐款一角和捐款数万大洋并没什么区别,都是出自生而为人的善良本性和自发性行为,《大公报》自谦报纸只起了文字中介功能。此外,它刊登的捐款名单也不分三六九等,普通民众甚至是风月场内的女伶、攒着零花钱捐款的小女孩都可以和参与捐赠的达官贵人们在一个名单上。

?

《大公报》此举效果极强,一是满足了上层人士积极参与公共利益活动的成就感,塑造其在民众间的良好形象,风云人物段祺瑞、末代皇帝溥仪就都曾大力捐赠过;

?

二是各界人士都会对《大公报》形成负责、理性的良好观感,真正看到了它“为民办事”“不发妄言”的社会效益;

?

三是身份地位天差地别的不同读者因都参与了捐款而形成了共同体的想象,尤其是身份低微的底层民众,或许只是因为捐赠出了自己的微薄压岁钱或买糖果的零花钱,居然就能和段祺瑞这样的人物同登榜单,这是过往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捐款民众渴望在《大公报》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更想看到自己成为了善良主人公的故事,也想看看往日接触不到的《大公报》报馆的编辑们,甚至纷纷拥挤前往报社。《大公报》对公众的同胞凝聚作用深入人心,这种朝圣一般的捐款和看报盛况是往日新闻业前所未有的。

?

也正因此举,《大公报》起了极佳的带头作用,甚至在新闻业产生了集群从众效
怒赞小助,所有的专业课真题都做了清晰的编…来自考研政治任燕翔…(所有的作品)插图
应,许多报刊纷纷发起赈灾、宣传义务周等活动,而《大公报》对同行们所办的公共利益活动大肆宣传,阐述这对报界的神圣意义,对新闻业往日漠视社会利益的狭隘新闻观起到了纠偏作用,也让那些只知办报挣钱、只知拿津贴说话的报纸无地自容,不配再自称为民众喉舌机关,所谓的“无冕之王”光辉在《大公报》的对照下相形见绌。

?

而谈到“废约”“裁兵”“西安事变”等重大公共议题的讨论,民意的支持作为背景,《大公报》即使只需反映真实民意,不发表过多评论,也可获得官方的重视和回应,毕竟没有哪位掌权者会毫不在意舆论。因此,《大公报》在读者间、在社会各界中的公共影响力远非其它同类刊物可比。

?

由此可知,《大公报》的第三条办报路径大获成功,形成了极强的社会效应,将文人论政的报业传统推向了顶峰,提升了报业报纸的境界。它成为了全国性大报,甚至蒋介石和毛泽东都对它纷纷赞叹,以至于主笔《大公报》的张季鸾去世时,有头有脸的各行各界为其举行公葬,甚至他逝世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对他的纪念哀悼诸见报端。

?

说完了新记时期《大公报》的发展历程和办报策略,为了大家复习得更系统一些,我再为大家讲解一下对新记《大公报》做出了极其重要贡献的人物:张季鸾(重点考点人物)。

?

张季鸾【必须要背嗷!】

名炽章,笔名一苇、榆民等,陕西榆林人。曾师从关学大师刘古愚,后留学日本。1911年归国,任《民立报》编辑。1912年初,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秘书,曾为中山先生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

袁世凯死后,1916年任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

?

1926年后,因与吴鼎昌、胡政之一起接办天津《大公报》,进入新记时期,任主笔。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中国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以新记《大公报》的创办为标志,进入了一个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

?

1941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身后有文集《季鸾文存》传世。

?

张季鸾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思想渊源:言论报国思想

?

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

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

不私: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

不盲: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

?

张季鸾的新闻实践特征

所作评论文章,注意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

?

追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及趋势;

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政论缜密;

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

标榜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

?

他成为当时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薄荷解读?

张季鸾把“文人论政”作为办报信条,同他抱有“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的志向密切相关。张季鸾他的父亲的报恩思想,认为自己应当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

?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其实与西方资产阶级报纸强调的报纸的独立地位和客观公正原则很相似,但并不等同。

?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期间,努力奉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在政治上、经济上、组织上都维护《大公报》超党派的独立地位,在新闻和评论方面都保持其公正形象。但是,中国远未达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程度,中国报业也远未达到西方报业的发展阶段,中国资产阶级报纸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承担的任务都与西方报纸不同。因此张季鸾在运用西方资产阶级办报原则时,带有自己的特点。

?

他虽标榜“超党派”,但不主张报纸超政治、无立场。

?

张季鸾的《大公报》社评几乎涉及到当时所有敏感的政治问题,他的超党派和客观公正是指他不会因私欲在言论上去偏心于某一个人或者掩盖事实,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即维护中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抗日战争期间则是维护民族利益),他以是否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评论国是的根本标准。

?

张季鸾的出发点都是爱国和报国,而不是爱某个党派或某个政客官僚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出发点也是他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影响,他认为只有资本主义能救国。他的最终理想是在中国建立起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从而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基于此,他寄希望于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因为他认为国民党政权最有可能实现建立资本主义从而让中国独立富强的目标。

?

所以,张季鸾是把“客观公正”同鲜明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把“四不方针”同“言论报国”、“新闻救国”结合起来的,救国报国就是他的政治立场。这是他办报的特点,所以,如果只是孤立分析“四不方针”,就会将“四不方针”简单地等同于西方报纸提倡的“客观、公正”原则。

?

新记《大公报》与文人论政【要背】

1.新记《大公报》报人论政而不参政,不接受政党控制

?

从四不方针就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张季鸾坚持不接受任何政党的政治经济资助,新记《大公报》是独立运营的商业性刊物,胡政之把报馆经营得蒸蒸日上,给了《大公报》不受政党控制的经济底气。而论政不参政,意为以民间文人的立场发表政论,但不会参与到具体的政治中去,不加入任何政治派别,以一种超党派的姿态存在。

?

2.新记《大公报》坚持报馆为职业组织、报人为职业记者的理念

?

正因新记《大公报》的胡政之擅长经营管理,甚至还有完善的职工福利,这给了《大公报》馆的报人们做职业记者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

?

真正的经济独立,这一点不论是王韬的《循环日报》还是维新派梁启超等人的改良刊物都没有做到,张季鸾扮演的不是梁启超、王韬他们那样的思想启蒙角色,而是真正以办报为自己的职业,将职业报人视为自己的角色定位,他没有担任任何报社外的职务,一般社员也不许兼任社外的有给职务,要将办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职业,也因此才说新记《大公报》把文人论政的传统和精神推至巅峰,是真正的文人论政的独立刊物。

?

3.功能定位:是“文人论政”的阵地,更是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

?

以新闻为本位,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体现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特质。胡政之、张季鸾认为,把社会力量融合于报纸才构成舆论,报馆本身无舆论。他们强调,舆论应该来自社会各个方面,而不能由报社几个人所垄断。

?

文人论政的积极意义在于知识分子对国家大事独立表达批判性、建设性的意见,但是除了这一点,新记《大公报》也把公共的舆论机关这一点功能贯彻得十分到位。

?

新记《大公报》针对中国新闻业的现状,为了摆脱商业性报刊接受津贴和纯粹迎合市场这两种办报路线,试图建立第三条路径,也就是提倡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强调政治参与,从而比一般的商业性刊物更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但与此同时,也强调广告营收,从而比一般的政党报纸更具有商业性。他们的第三条路径,扎根于独立营收的公共舆论机关之上。

?

那么,为了发挥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作用,他们不仅论政,经济独立,传达在公共利益上与读者一致的理念,即使也出现过实际承诺并没有做到的情况,《大公报》也会谦恭的登报致歉并说明客观缘由,例如新闻业的艰难等,除此之外还有赈灾、不分三六九等地登报赈灾款及相应的捐款人等立足于公共利益的行动……这些都在实际上形成了报纸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另外,通过国难背景下民族主义精神的宣扬,也激发出读者与报纸之间“想象性共同体”的一致意识。

?

4.思想基础:西方新闻专业主义

?

此外,新记《大公报》还实际践行着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用如上讲述的各种具体实践路径来维护新闻职业者的生存空间与地位尊严。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兴起背景一定程度上是十分相似的。

?

我们来看《大公报》的主导人物的背景,张季鸾、胡政之都是留学过日本的人,而日本是深受西方新闻思想影响的国家,因此他们奉行经济独立、政治自主、以新闻事实为本位、言论公正、允许多元意见存在,更何况“四不”方针本身也是效仿的《纽约时报》“无私无惧”的纲领,虽然报纸提倡经济独立,但它不以市场为导向,所以它不会迎合低俗趣味,但同样也不会迎合各种政治派别,不会作为某个宣传喉舌,它以公众服务和公众利益为目的,这基本就是媒介专业主义的精神。胡政之、张季鸾在此基础上反对报纸垄断舆论,而是追求反映多方社会力量融合下的舆论,也因此,他们不可能把《大公报》办成党人报刊或商人报刊,他们走的是自由主义文人的路线,他们的思想基础就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

?

5.道德基础:儒家思想里的轻财重义

?

但是请注意,正如我讲张季鸾时说的那样,他们的确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但是并不是全然的无立场,爱国便是立场。以张季鸾为代表的《大公报》报人们仍旧有着儒家入世的道德基础。

?

他们追求经济独立,要客观中正,但是新记《大公报》不赞成报馆过于有钱,因为太有钱会产生股东影响言论自由,之所以要有钱是有底气维护纯正的公心,不至于为了金钱而卑躬屈膝,但本质上他们不是为了挣钱而办报,胡政之就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讨论会上强调新闻业“不应专重营利、只图赚钱”。他们反复强调办报人的良心与公心,营业只是手段,独立精神才是他们的终极价值追求,因此,新记《大公报》的道德基础是儒家的轻财重义。

?

新记《大公报》如此,同时代的许多报人也一样,成舍我办报便号称“凭良心说话”,而这是那一代杰出报人的普遍心态。当然,能形成这样的普遍职业意识,除了与“无冕之王”的职业想象和憧憬有关外,还与前面所说的《大公报》所做出的各种建构新闻业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有密切关系。

?

但是,请大家注意,“四不”原则和西方媒介专业主义的社会动力不一样。

?

美国在1830年以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中产阶级抬头,报刊的受众面扩大,报刊如果要争取更多读者,就必须放弃政党报刊思维,因为不符合商业经济时代的广泛信息需求,所以,这个时候新闻业才开始强调客观公正,新闻专业主义才诞生。

?

但是,新记《大公报》奉行的四不主义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未曾发达过,一直都是比较脆弱的状态,所以“四不”主义的源头从一开始就是儒家思想里的轻财重义,从一开始就强调知识分子的“良心”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入世情怀,而非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既然并不是脱胎于完善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办报路线并非经济产物。这一点还望大家分清。

?

?

共产党领导时期【简单了解】

?

1949年,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大势已去,摇摇欲坠。而此时的《大公报》却正处在鼎盛时期,以上海为总管理处,有沪、津、渝、港四馆,分别出版,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1949年1月16日,天津解放的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即奉令停刊。6月17日,上海《大公报》宣布“新生”,从此,民办的《大公报》改弦更张,逐步转型为中共领导的官方报纸,直至1966年在内地停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

薄荷解读?

?

该阶段基本不考,因此只需大家了解即可,能写出这个阶段就行。

?

哎呀都建国以后了,而且还非大陆版,懂的都懂嘛。????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