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鸭丨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的德性学说丨哲学考研(啥德性是什么意思)

/德性即知识 /
导言
西方哲学史上,自苏格拉底和智者们将哲学的目光从自然拉向人事,德性理论就开始在古希腊哲学中蓬勃发展。柏拉图提出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四种主德,而亚里士多德区分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对德性进行了全面讨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德性体系。古希腊德性论的发展无不要追溯到苏格拉底,他对德性的理解是“德性即知识”。

part.1?原典寻踪
“德性即知识(美德即知识)”的主要文本在柏拉图对话集《普罗泰戈拉篇》(早期)《美诺篇》(中期)。通常认为《普罗泰戈拉篇》表达了苏格拉底本人的观点,《美诺篇》也包含柏拉图的观点。

“德性即知识”命题中的知识并非可以教学的逻辑知识或技艺(手艺、修辞术、政治技艺等),而是一种认识自己的智慧。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戈拉篇》中与智者讨论知识和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他说“事实上,我并不认为这种事情[指真正的知识]可以拿来教别人,尽管你[指智者普罗泰戈拉]要是能说教,我也无法怀疑你。但是,为什么这种事情既不能由一个人教给另一个人,也不能由一个人灌输给另一个人,想要说明这一点取决于我。”319b苏格拉底批评了智者兜售知识(实则为各种技艺)的做法,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不可后天传授的,德性也不可后天灌输,无法习得。“我们最聪明、最优秀的同胞也不能个别地将他们拥有的美德赋予他人。”319e“普罗泰戈拉,基于这些事实,我不相信美德可教。”320b苏格拉底在此没有明确区分知识和德性(美德),结合他在《申辩篇》中的论述,“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这是更重要的事情。”由此可见,知识应该是改善灵魂的学问,知识和美德均与“人自己”有关。
?
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的人不可能作出恶的行为,相反,只有对自己无知的人才会作恶,因为愚蠢(自以为有知)的背面意味着智慧(自知无知),“我本人确信无疑,没有一个聪明人会相信有人自愿犯罪,或者自愿作恶,或实施任何邪恶的行为。他们非常明白,一切恶行都是不自愿地犯下的。”“‘自愿’这个词在这里的真实含义是自己。”345e苏格拉底接下来反而追问德性的本质,暂时悬搁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以否定性的方式暗示了知识和德性相统一的观点。“我应当继续我们当前的谈话,下定决心弄清美德本身和它的基本性质。然后我们可以返回到美德是否能教这个问题上来。”361d此外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通过与美诺的对话继续讨论何为德性的本质,提出了关于德性(美德)的整全的知识,“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美德是否能教,也不知道美德本身是什么。”71b因此,德性本身是指德性的共性(整体),而不是指德性的诸多种类(部分),“尽管美德多种多样[诸如节制、尊严、正义、勇敢等],但它们至少全部都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而使得它们成为美德。”72d
?
“德性即知识”表达了“德性(美德)具有一般定义”的观点,说明真正的知识必然与善(最高的道德)有关。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和美诺关于“德性本质”是否可认识陷入争论僵局,世称“美诺悖论”,美诺问苏格拉底,“但是你连它[指德性或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又如何去寻找呢?““你又如何能够知道你所找到的东西就是那个你不知道的东西呢?”80e苏格拉底回答,“一个人既不能试着去发现他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他不知道的东西。”80e这一悖论的核心在于德性(美德)既不可先天所知、又不可后天获知,它介于已知和未知之间。为此,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为其师面临的“德性本质”的认识困境提供了辩护,柏拉图认为灵魂能够回忆起关于德性的知识,“如果灵魂能把关于美德的知识,以及其他曾经拥有过的知识回忆起来,那么我们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惊讶。”“因为探索和学习实际上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回忆罢了。”81d柏拉图进一步推进了“知识是德性”的观点,并将德性界定为善,调和了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的争论,“如果我们接受这个论证[指心灵受到智慧的指导而获得幸福,受到愚蠢的指导而走向不幸],那么美德作为某种有益[有益也可理解为善、好]的事物,一定是某种智慧。”最终,柏拉图通过揭示灵魂前世所具有的德性,说明了德性的来源是神授的,它的特征是潜在的,由此证明了关于德性的知识能够通过回忆而习得。

part.2?概念延拓

“德性即知识”命题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不断推进和完善,三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苏格拉底表面反对智者关于“德性可教(德性可买卖兜
知识点鸭丨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的德性学说丨哲学考研(啥德性是什么意思)插图
售)”的旗号,坚持了德性必须基于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却并未彻底否认德性教育的可能性,而是将问题转向了对心灵内在本性(德性)的研究;柏拉图以“知识就是回忆”为德性的先天性辩护,将心灵的内在本质与世界的本质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建立了关于“至善”的理念论体系;亚里士多德则通过“不自制”(也叫“意志薄弱”)思想,批评苏格拉底将德性与知识等同的做法,说明德性的实现不仅仅在于知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推进了苏格拉底的“爱智慧”。

“德性即知识”与中国哲学中的“仁(或德)智统一”和“知行合一”思想有广阔的比较空间。《论语》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在孔子看来,真正的智慧是对人伦、人德的认识,真正的知识也是道德性的知识。这样的思想也为后世的儒者所继承,宋代的张载将知识分成了在一般经验中获得的“见闻之知”和根源于人的天命之性、在道德修养中获得的“德性之知”,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与张载同时代的程颐和程颢则说明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德性的涵养和义理的认知缺一不可,应当同步进行,即“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外中国的哲人们也指出,德性不能只有认识的一面,还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德性,明代的王阳明便提出了“致良知”的观点,说明良知是人之根本,致良知就是做功夫,用实际的行动贯彻良知,关于良知的行动与知识要合二为一。可见,虽然知识和德性在中西哲学家各自的语境中有差异,但是基本的共识则在于知识和德性二者不可偏废。

part.3?考情解析

“德性即知识”是西方哲学史的高频考点,考察频率3颗星★★★。

该知识点的考察题型明确,主要为名词解释和简答。例如:北京大学2023年西哲史科目、吉林大学2023年中西哲史科目、南京师范大学2023年西哲史科目、深圳大学2023年西哲史科目均以简答形式考察了“德性即知识”。

该知识点容易与“苏格拉底的影响”和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等知识点结合考察,采取论述的考察形式。例如:四川大学2023年西哲史科目“苏格拉底的哲学史地位”,中山大学2023年外国哲学史科目“美诺悖论”。

在考场作答时,同学们可以采取以下答题框架(简答、论述适用):首先,结合《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等柏拉图对话集中有关“德性即知识”的经典文本,说明“德性”和“知识”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基本界定,在苏格拉底哲学的背景下阐释该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简要区分苏格拉底(赋予善以道德含义)和柏拉图(赋予善以形而上学含义)在道德学说方面的异同,说明二者的继承关系;最后,根据分值高低简要评述其哲学史地位(例如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麦金太尔等人的道德学说的影响),酌情对比中国哲学中的相关思想。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