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既然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够停下,那就不要停下!(考研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选学校)

|==

我是一名应届考生,目前就读于北京一所非985大学,本科专业是会计。2017年3月份生出考研念头,并报名参加了 的飞翔集训班,正式开始准备是在4月份,于12月23日、24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金融专硕的研究生考试,我的初试成绩是393分,其中,政治72分,英语二76分,396综合129分,金融学综合116分。进入苏州校区的复试,最终顺利被人大国际学院金融风险管理专业录取。因为取得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意外的,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真心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助学弟学妹们。

在这里插一句,有些同学可能不清楚人大苏州校区是什么情况,其实人大本部金融专硕的初试考试题目和苏州是完全一样的,而本部和苏州的金融专硕的区别在于下分专业的不同,苏州只有风险管理这一个专业,而本部可选择的范围相比就多一些了。所以对于考人大本部金融专硕的同学也可以继续看下去,因为初试题目是相同的。

虽然想快快进入干货阶段,但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再说一些关于我为什么选择考研的内容。当然如果赶时间的话可以直接看下面的第二部分,关于考研复习的内容。

为什么考研?

首先谈谈我在选择考研中所处的位置。我的本科成绩不突出,英语和政治也是顽疾,在加上是会计跨到金融,可以说是基础薄弱且毫无竞争力的小角色了:半个跨专业,也没有聪明的脑子,而且考研准备的时间比大多数人少,所以整个过程对我来说并不容易。

在知识基础方面,前面说过,我英语的基础很差,六级只有419分;政治也因为是理科生而搁置太久;本专业是会计对金融也是一无所知。

在学校生活方面,我大三学年我还担任着学生会副主席一职,四月五月两个月几乎连轴转的大小社团活动几乎压榨了我所有课余时间,那段时间来自老师、部长、同学的压力几乎击垮我刚刚建立起来的目标和斗志。六月在告别一切学生工作后又迎来了期末考试。我真正拥有并且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考研的时间是在暑假,也就是七八月份。接下来的大四上学期我再次进入了复习时间不够的恐慌中,三门专业课,其中一门是连续16周的置入课程,我怂,不敢逃课,处于一种两边都放不下的糟糕的状态。十月份通知我被发展了,所以我还入了个党,写思想汇报、写自传、写入党志愿书、开宣誓会、开各种学习的会,当时我就把报考学校从人大本部改成了苏州校区,真的是吓的,心态一下子就成了重在参与。

所以总结一下我这个考生的特点就是:英语基础差、政治没学过、金融无概念、杂事一大堆。除此之外还有自制力极其差、起床困难户,对了,我还爱上网,追星追剧追动漫。

那既然我的生活里有这么多既定的不可抗力,我为什么还要考研,还坚持了下来?

关于为什么考研,每个人都可以说出很多条原因,比如不喜欢本科的学校,不喜欢本科的专业,不想毕业就找工作,想考上研究生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等等。可这里我想说的是专属于自己的考研的理由,它不仅要说服自己去准备考研,还要用它来支撑自己一路不停歇。身边许多朋友都因为最初的理由不够坚定而中途放弃或在末期如同行尸走肉,所以我强调每个人都要有这个考研的理由。

于我而言,考研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一是我私心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本专业。我大二大三认真学过,甚至付出比一般人多几倍的努力都不见成效,这和我以前对学习的认知完全不同,我在惊愕、失意之后开始冷静地思考,我真的适合会计吗?回顾我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我发现我学得轻松且有兴趣的科目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会墨守成规,相比会计那种按照一套准则可以干一辈子的事情,我更喜欢有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含金量的成果。当然以我当前的知识储备和眼界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会计这门学科,但想到上面这些足以让我觉得,我或许应该试试选择其他专业。

二是比较务实的,金融是一个和会计有些地方交叉的学科,比如公司理财这门课程我在大二学年是学过的,选择金融我至少不会垮地那么艰难(即使后面还是很艰难qaq),所以会计的知识储备对我学习金融肯定也是大有 助。

其他的理由当然也有,比如对自己的本科学校并不满意,想通过考研这个跳板去为自己搭建更大的平台;比如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选择,并一直鼓励我年轻就要多学一些东西才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

正是这些足够坚定的理由,能让我冲破一切枷锁去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能让我在复习中疲倦懈怠的心情反复涌来的时候主动调整自己;能让我在九月份干脆地放弃保研资格,在身边同学们纷纷保研保外的时候依然内心毫无波澜地去图书馆打卡;能让我在十一月份心态崩溃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尽快调整心态提高效率,而不是放弃。

所以请为自己坚定一个理由,因为说实话这八个多月支撑我的不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不是日记本上反反复复的励志的句子,而是这个我必须如此的理由。

考研择校

在我决定考金融专硕研究生后,开始初步了解一些考研信息,但是学长学姐的听闻和经验总是不能身临其境给我指点,而网络信息又鱼龙混杂,考研择校成了难题。于是我便从各个学校的金融专硕的考试内容入手,了解到了清、北、人、央财、外经贸的考试科目还是有所差异的。结合自身知识基础:我的英语底子不好,金融的知识又要从零开始,但是大学数学成绩还算过得去,所以我选择了考英语二和数学较为简单的396的中国人民大学,这样我就可以轻松地应付数学,从而投入大量时间学习金融。这个过程说起来很快,但是抉择还是花了勇气,我清楚自己和对手的差距,很怕自己不自量力,又不想妄自菲薄,最终,我选择报考研机构来助自己一臂之力。

从一个热情的学姐那里得知 是主打金融的,我便微信联系了负责报名的老师,很快就接到了 打来的电话,认真询问了我的志愿、学习经历等,也耐心回答了我关于集训班的问题。之后我还去了去 的办公地点了解了一下课程安排和辅导用书,在那里我看到了松紧适当的课程表、井井有条的复习计划、精英的老师团队和很高的考研成功率。

当日所见所听让我觉得考研可以不是一个人的奋斗,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着彰,我们要借力,借大力。通过 ,我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不知道考研信息获取的渠道而漏掉重要通知;我甚至不用自己翻来覆去找资料,读上百篇考研经验分享帖来选择辅导书;我连复习进度都不需要到处询问、比较。因为 班主任会第一时间把信息发达手机里; 自己印的辅导资料就足够我学习的; 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会总结历年考研成功的人的学习技巧和经验,为每个学员制定最有效率的学习计划。

由于学校在大四上学期还有课程安排,所以我选择了暑期集训、其余远程辅导的飞翔集训班,我开始为自己感到安心,甚至有一点点窃喜。

考研复习建议

我从4月到12月份的整个复习阶段基本都是跟着 来的。在老师要求的总体进度的基础上细化自己的学习计划,一个月、一周甚至一天的计划我都会列出来,后期会针对自己的复习现状来调整计划,下面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复习方式,尤其推荐的是 主打的框架图式学习,当我真正领略框架图的简便迷人之处时,我大概已经成为了一个框架狂魔。

1、复习时间表

以下列出我个人的复习时间轴,大概浏览一下,其实考研的任务并不繁重,只要做好每个阶段相应的事情就好。但是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大家一定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安排自己的时间计划。

2、单科复习建议

(1)数学

数学对我以及大多数考生来说是所有考试科目里比较有信心的一科,一方面是大一打下的基础还不错,一方面是396里的数学是非常基础的东西,很多知识点只用知道怎么运用就好,不需要刨根问底去研究,所以我在数学上花的时间不是很多。

4-6月主要是回忆,回忆当初的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然后把三门的课后题刷一遍,微积分课后题量很大,当时时间不多,都是挑着刷的。不要直接碰真题,396一共没考几年,还是等复习完一遍再去做真题,而且我的感觉是真题比课后题简单很多,我们先 “以本为本”,先易后难,刷完一遍课后题会有一种天下在手的感觉。

当然对于一些数学老大难的同学,就要在初期多花点时间给数学了,因为中期会把大量时间给专业课,后期还有政治需要学,只有前期才有大量时间重新学数学,方法就是按着人大396数学考试大纲看书+刷题。

7-8月用了《精点》这本书,先做基础篇,再做强化篇,其实这本书上的题个人感觉难度也比真题偏难,不过我们把它们做回了真题就不在话下了。值得提醒的是注意396数学的考试大纲,对于一些大纲没提到的,也就是我们不考的,见到也不用太纠结,想练手就做做,不会做就放,不必浪费时间深究。

这段时间我分给数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大概每天2个小时左右,但是同学们还是根据自己情况来分
考研既然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够停下,那就不要停下!(考研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选学校)插图
配,最后要达到所有知识点都一清二楚,且已经练习了大量题目的程度。

9月的时候已经具备一定应试能力了,我用一周的时间认真地整理了数学所有考点及应对方法,用大框架的形式列出,用大白纸反正面一共写了8页。写完之后就会对考试范围有更清晰的认识,重点是心态会比较踏实,因为我们把考点都识破了,而且解题思路也写出来了。

然后开始做真题和精点后面附的模拟题,因为题比较少且做题速度已经上来了,我每天只花一个小时来做数学套题,而且因为前期基础不算差,正确率也比较客观,所以态度也松懈了一点,10月份的时候甚至间接性抛弃数学来学专业课,但是很快就感觉到手生了,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很恐怖的,就像种好的菜被偷了的感觉一样,所以我马上买了本60天800题,就是为了每天10道选择10道大题刷一下,保持手感,这样一直持续到考前。

整体来说,数学需要前期打好基础,中期刷题巩固,后期细水长流。

(2)逻辑

我是暑假才接触逻辑的,有 老师激情授课,不过这里想说的是我是靠暑期大量刷题来打实基础的。每学完一课,都立刻做相应章节的题目来练习,做不到每天坚持但是一周至少五天,而且是快速掐表做题,眼珠和头脑高速运转,因为真正考试是时候逻辑大概需要一分钟一道,要从平时练习中把速度和准确率提上来。大概每天做题1.5-2小时,一开始也是几十道几十道的错,最后刷完手头练习题之后再回去看当时的错题就会发现全部都理解了,记得八月底做测试题的时候我一道都没错,效果可见一斑。

9月以后开始重心转移,逻辑大概每天30-40min,准确率依然保持着,当时刷的是精点,那本书上所有的题每天做上两三节,真的不会占用太多时间。做完之后做396真题和精点mpacc的真题,396逻辑一周就能刷完,来不及的话一周四五套要保证,大概也是一套控制在30-40min(396),mpacc真题数量多一些,时间紧迫的话可以每天做20道,按396的题目数量来,也是掐时间做题。注意错题,重点查漏补缺。

总结一下,就是暑期开始学的时候就通过大量练习把基础打实,所有题型都清楚套路,这样后期只要保持手感就可以。

(3)中文写作

这个真的不急,而且最后体现在分数上据说大家也差不了几分,只要不出现巨大失误(写不完或者完全不知道写作格式),一般不会拉开差距。所以作文不好的同学不用着急这门。

我是10月开始听课加写真题的,其实听课也好,买精点自学也好,只要掌握两类文章的套路就行。论效文就是反驳,论说文就是立论,通过看历年真题或听老师讲解摸索写作格式,在心里或纸面上形成自己的写作套路,再用近几年真题练练手,形成五六篇佳作,问题不大。

我当时心里没底,又报了线上一个一对一批改班,大家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就好。

(4)英语

前面反复讲过,我英语基础薄弱,四级538,六级491,没考过雅思托福。英语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我的方法还是重点在前期和中期搞定大量单词。

由于英语二真题数量少,我还是留在了暑期阶段研究,4-6月份一直用英语一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词汇量。大家学英语的方法都不同,我是刨根问底式研究真题阅读的,怎么刨根问底?准备一张纸,阅读text1 的时候把所有不认识、认识但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认识但是觉得它很重要且有很多意思的单词都划出来,分别把这些单词列在纸上,每个词下面查出释义写上,第二天早上拿着背;单词认识之后开始翻译句子,先看一遍标准的翻译,再合上书自己翻译一遍一句一句来,写完之后再订正,这样还可以联系翻译,一举两得。如此就把一篇文章弄得透透的了。

一周我满打满算只能完成两篇,但是坚持下来且经常复习收获很大,有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渐渐形成自己的复习方法,还可以一周3-4篇来精读。

7-8月开始攻英语二真题,方法同上,精读细读,一周4篇,同时注意题目的准确率,一般英语二的题目都能从原文中定位答案,在正确理解全文意思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完成题目。其次就是大量背单词,被英语二阅读里所有出现的词汇,背英语一笔记里记的词汇,因为后期给英语的时间真的不能多。

9月开始每天早上背恋练有词的单词,相当于完整地把考研词汇刷了一遍,然而一遍是不可能记住的,当时比较迷茫所以又回头找了英语二精读的课文和笔记,从暑假看熟悉的文章开始一篇一篇过,一句一句读,理解单词意思,理解整句意思,理解整篇意思,理解题目正确选项及错误选项意思。一早上1-2篇也很辛苦。到末期就直接整理出每篇文章不熟悉、反复背都记不住的单词,直接通过记单词回忆整篇文章。

除了阅读之外,还要开始完型、新题型、翻译和作文的练习。

完型每个空只有0.5分,其实只要把阅读学好,完型也不会太难,把真题研究一遍,就当学单词了。

新题型更简单,做得也快,连蒙带猜一般不会错,这里就不说了。

翻译注意一些特有的翻译技巧,比如时间往前甩,用词灵活,词性根据情境灵活转变等,再把真题认真研究一遍,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两篇作文也全是套路,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直接用市面上所谓的万能模板,你可以找到别人也可以找到,判卷老师已经会背你的开头了你怎么可能拿高分。所以还是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模板,写模板的时候把所有类似的、可替换的词汇都列出来,通过练真题轮着用,觉得哪个词用着顺手就定哪个放模板里,把历年真题写一遍就到考试的时候了。

10月、11月学完方法、练完真题、整理出专属模板就好,英语只要保证阅读不手生,单词不大量遗忘就可以,后期分给英语的时间真的不多,做到细水长流。

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太注重模拟题,我当时10月买了黄皮的模拟题,战况惨烈,心态一度崩溃,咨询了学长学姐和 班主任之后又回头反复做真题,背真题,一共过了多少遍自己都记不清了。模拟题当做一个练手工具就好,你可以模拟考场,三个小时完成一套模拟来锻炼做题速度,至于正确率,不要太跟模拟题较真儿。

(5)金融

4-6月听视频课,记课堂笔记,越详细越好,方便以后查阅检索。对应地背背笔记,翻翻课本。

7-8月又听了一遍课,因为我本科没接触过金融,所以只能跟着老师自学,如果本科是金融专业的同学就可以直接看课本来达到我的程度吧~这两个月我仔仔细细地把课本读了两遍,我读书很慢,后面偏公司理财的部分适当略过了,第二遍读的时候很明显感觉理解起来更容易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白说的。

同时开始整理自己的核心笔记,就是搭框架,后面附详细笔记。这是我从 学到的,日后也成了我对于金融这种偏商科的学科的一个比较执念的学习方法。每学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极力清理思路,拿出所有的参考资料,按着人大的考试风格和考点范围搭建每个章节的框架并填充笔记,可能要反复在草纸上修改,增减,慢慢屡清楚整章的知识体系;框架之后紧附每部分的详细笔记。(这里不得不说黄达先生的书的确脉络不清晰,还需要我们自己按着较为习惯的思维方式搭建框架,只要方便自己理解记忆就好)8月底的时候,除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这三节想用电脑录入打印知识点之外,其他章节的核心框架和详细笔记我都已经通过手写的方式完成了。

9月对笔记进行收尾工作,如完成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整理,接下来开始背核心笔记,边背笔记,边又把书翻了一遍,整理了一些当初遗落的小知识点,算是补充完善了。

10月开始做真题,数量不多,直接掐表做测试速度,做完一道道分析,这个时候时间还是充裕的,每一道都可以追根溯源,刨根问底,答案、课本、参考书、百度等等资源都可以利用起来,不要嫌麻烦,有时候一个小的知识点我可以联想到一连串相关的知识,再一个个捋一遍,可能一道单选能磨蹭两三个小时,但是这种思考方式对我的益处还是很大的。一切都弄明白后再记录下来,可以夹到核心笔记里,可以另立门户,可以手写,可以敲字,一切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适合自己怎么来。我当时核心笔记厚到已经加不了纸了,索性专门买了个本子,扉页写上“亡羊补牢”四个大字,专门记真题里的错题和易错题。

七套题慢慢研究下来,已经11月了。这时候开始整理名词解释和主观题。名词解释在9、10月背笔记的时候已经背过一遍了,这个时候只需要把真题、平常练习题以及自己觉得会考到的名称输到文档里,每个按条理给出2-3句话来作为自己的名词解释答案。听上去简单,但是一项比较累的工程。主观题除了背真题的答案,还有就是核心框架,这个时候就会发现笔记真的是宝物,当心中有完整清晰的框架时,答题可以十分有逻辑,分条逐点,娓娓道来,因为我们往往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可以继续在文档里输入主观题题目,自己慢慢捋答题思路,一、概念界定;二、产生背景;三……。答题思路和技巧就是这么逼着自己练出来的。

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准备几套其他学校的真题,央财、外经贸、清华之类的,多见见题不是坏事,但一定要在完全掌握人大真题的基础上。我当时时间不充裕,只做了央财的客观题。

12月份就可以关注一下热点,继续背框架、背笔记、背名词解释、背简答题,再重新做一遍真题。掐表模拟几套题也是十分十分必要的。(我考研时金融两个简答和论述都没写完啊,最后哆哆嗦嗦列了答题思路就交卷了,出考场就觉得做题速度毁一生了,不过还要感谢我辛辛苦苦整理的笔记框架 危急关头我拿了几分。)

(6)公司理财

人大的公司理财不像金融那样考得细致,只需把握整体纲领,深刻理解概念,熟悉运用公式就可以。因为我在大二的时候修过一部分公司理财的课程,所以课本我只在前期完整浏览了一遍,把一些散落的知识点串了起来,中期和后期只是在做题过程中发现自身出存在 的问题,再回到课本上把那一章节仔细过一遍。但是对于没有基础或基础不好的跨专业同学来说,就需要像我研究金融学课本一样从头到尾研究这本公司理财了。

4-6月我把基础班课程听了一遍,记了课堂笔记,课后题没跟上,课本看了一遍。

7月先复习一遍笔记,再一道道研究课后题,对完答案还不懂的就回到课本研究例题,第一遍课后题做下来很不容易,错得多,概念模糊,速度也很慢。

8月左右我开始做英文版的课后题,题量大且是按难度进行划分的,也是一道道研究一遍,同时勾了很多我在中文版里没做到的重点难点题型,再算上做错的题目,大概占了整个题目的百分之六十了。

8月底,所有题目研究了一遍之后我开始回归笔记和课本,把整本书的知识框架捋了出来。我承认我是个搭框架狂魔,但是框架真的对我们熟悉知识体系、锻炼思维过程有很大 助,同时框架还成为了我做题遇到困难时的索引,通过框架,我可以在刷完一套题之后快速精准地找到我哪个位置的知识还掌握的不牢固,从而定向培养。

9月份我又把中文版课后题刷了两遍,与最初的举步维艰相比,第二遍的做题速度有所提高,但是仍有很多拿不准的地方(或是明明记得第一遍这个知识点是怎么记错的,但就是想不起来对的是什么),于是索性把模糊的题目再学一遍,到第三遍做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看到题目就能马上反应出答案,甚至有些题都懒得下笔算,于是第三遍我半做半看地很快完成了。

10月掐表做真题,分给金融的时间比公司理财多一些,主要是公司理财除了修正错题之外没有什么可延伸的知识,于是我又把英文版的题目拿出来做了一点,记得暑假勾的错题和重点题吗,从那里面挑一些感觉和真题相近的做,如此训练是为了把计算题的分抓住。

10月下旬及11月开始总结公司理财的简答题,主要从真题和笔记来整理,同样是用便于自己理解和记忆的方式,准确、全面、有条理地用自己的话总结答案。一味地背真题后面的参考答案是形成不了自己的东西的。有余力的同学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其他学校的真题做参考。

12月做做套题,把控做题速度,再背背整理的简答题就可以。

(7)政治

政治无需太早接触,我9月中旬开始听课,自认为是比较早的了。(因为对政治实在没底,所以笨鸟先飞,实则不用这般着急)

10月中旬听完全部课程,整个听课期间同时完成划重点、做对应的习题(1000题)。

之后紧接着整理框架、重点难点考点部分按自己需求做笔记填充框架。与大部分同学直接拿着课本划重点不同,我觉得课本上文字部分太多,知识体系不完整也不便于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于是我用这种看起来费力不讨好的方式来学习,到现在也不敢说哪种方法对,只是可能我选择的是更适合我的方法,或者说更适合我这种不擅长不热爱长期记忆大量文字的人的方法。

10月重心在客观题,1000题很明显是应对客观题的,知识框架也是主观客观通吃的。

那时候肖老师的八套卷也出了,小题认真做,大题慢慢背。

我记得我到11月还在不知疲倦地完善自己的小框架,其实那个时候已经只整理重点内容了,马原、毛中特细致一些,近代史和思修简单粗略一些。11月再把肖老师的四套卷买来研究,四套卷是比八套卷含金量更高的宝贝,我自己是把八套卷的主观题背了一遍,四套卷背了两三遍。同时又打开word文档,背完就默写,不是一字一句地默写,只用默写出关键词或关键句子就行,在自己看到可以完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最简化地默出大致,这样以巩固记忆,每天早上来了就打开看一遍,慢慢强化记忆。

11月是政治月,要背的东西很多,注意分清主次。11月主打主观题:①四套卷主观题;②八套卷主观题;③自己写的简化的提纲文档早晚复习;④框架背诵;⑤时事政治小册子;⑥四套卷八套卷客观题、1000题错题饭前便后浏览记忆。

12月做做套题,控制下做题速度,继续背上述材料。

(8)方法总结

前面啰嗦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 整体复习进度安排下找自己的节奏。考研复习不是写小学作业,老师要求什么就得一样不差的交上,其实是要自己动脑子抉择的,压缩擅长的科目的时间,弥补薄弱的科目,以达到整体最优。我上面很多东西写得很细,但是可能仅仅适用于那个时间的我,所以希望各位研友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计划。整个复习阶段下来,我觉得最有含金量的,最有效率的复习方法或建议有下面几个。

多做计划。除了三大块时间的布局,还要进一步思考这个月该完成什么,那么每周的任务是什么,每天呢?在效率最高的暑期封闭训练阶段,我甚至每小时都做了计划。好处有二:一来克服考研恐惧心理,这样一点点推过来,会发现看似庞大的工作量被逐渐地无限分解,心态瞬间平稳且充满自信,因为每天需要我们做的真的不多,那么完的成吗?如果想完成,一定可以完成,至少比不做计划,顺手拿起一本来写做得多。二来计划不仅仅是落到纸上的,是需要刻在心里的,随时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学,知识掌握得如何了,是否需要继续巩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次次的计划了如指掌,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水平之后,才可以说把握自己的节奏,对自己对症下药。

框架图是掌中宝。不是以前不知道框架图,而是不知道可以用得这么广泛,可以迅速提取、凝练大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可以为日后复习省出大量时间。同样一段文字,以前我可能会勾画重点的句子,那么当第二次见到的时候,我还是会读那些被放进上下文里的句子,而做框架图是指,在这段话旁边,挑出文中核心词汇,运用大括号,破折号等一切便于理解的符号将这些核心词汇之间的关系(并列、递进、解释说明等等)表示出来,可以加以性质性词汇辅助理解,那么当第二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可以一眼扫见框架图,迅速识破核心内容,还能深刻记忆核心词汇。不同科目的框架图可以有不同的风格,如金融学是由简至详,前面提纲挈领, 助理解记忆,后面细致具体, 助收纳知识。而数学的框架图只需要列明考点及结题方法就可以。

多动脑子。其实前面强调过很多次了,一个是动脑子取舍,清楚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大补,哪些地方达到了理想状态,哪些课需要去听,哪些课不用去上或者看视频加速就可以获取全部信息。第二要去多想,尤其针对薄弱的地方,要学什么内容、做什么题、搭什么框架、背什么答案都要动脑子,多为学习想,多为如何学得更好想。比如,我在学政治的时候,觉得客观题一些知识点多且碎,于是在喜马拉雅上找了一个读大纲解析和肖四肖八的音频,走路、地铁的时候听。再比如,觉得黄达先生的金融学脉络有些不清楚,就买了本米什金的来参考。很神奇的是,这些“多想”都不是“想多了”,当我去画出一点点时间实践的时候,即使没有像想象中完成得那么好,但是它们都发挥了价值。

初试、复试经验

初试主要说两点,考前焦虑和时间控制。

考前焦虑是很正常但是很令人难受的事情,考试前一天我在宾馆里食不下咽,味同嚼蜡。这个时候可以找熟悉的人聊聊天,就会发现大家都差不多,甚至更严重,然后放心地去背一遍肖四也不是不可以的。记得合理安排第二天起床、早饭和出门时间,一切有条不紊,从容淡定,仿佛在迎接一场典礼的到来,完全不需要提前紧张。

考场时间没控制好导致金融最后三道大题没写完是我这个过来人的血汗泪的教训。12月开始做模拟卷的时候就按题型把三个小时分好,一定一定不要因为某一部分而超时太久,顾此失彼,甚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到考场上,打死也不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上过分拖延。

复试要感谢 的模拟面试培训。虽然苏州今年改成了英文自我介绍,令人猝不及防,但是在 接受的几次模拟面试让我迅速熟悉了一遍英文稿子,顺利完成了面试。我本身是非常容易紧张,说话发抖,手脚哆嗦的人,在 的前几次面试也是紧张到只知道支支吾吾,但是几次面试下来,我一遍遍地进入那个情景,面对的不是陌生的恐惧,而是深谙的套路,渐渐变得自信起来,表达也清晰有逻辑。

关于考研心态

很多人都会有心态不好的时候,不然考研怎么会分出层次呢,你调整好了状态,你就比放弃的人厉害。

对于我自己而言,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在暑期集训营的时候,这时候又要夸集训营的环境了,因为比较偏僻,所以天蓝草绿空气好,每天复习时间也很足,一切按计划完成不紧不慢,学得如鱼得水。当时我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低很低的位置,面对别人翻到发黄的课本和问出的我听都听不懂的问题,我想的是,他们要么二战,要么是本专业的,比我厉害是应该的。从而继续按着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

但是十月十一月还是迎来了心态爆炸,那时候学校推不掉的课和其他事情比较多,而且离考试越来越近,一直感觉不到自己的任何进步,不知道付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在最焦躁的时候甚至坐立难安,索性回宿舍看了看电影,但是放松完一定要记得满血复活呀!

我一个高中老师说过,一分耕耘,零分收获,两分耕耘,零分收获,三分耕耘,零分收获,四分耕耘,零分收获,五分耕耘,零分收获,六分耕耘,零分收获,七分耕耘,零分收获,八分耕耘,零分收获,九分耕耘,零分收获,十分耕耘,百倍收获。当我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全身热血沸腾。有时候不是我们低效浪费了时间,而是我们把种子埋在了土里,不要因为眼前光秃秃的土地而否定自己,需要做的是拿起水壶浇灌和等待,百花齐放。

考研闭关枯燥无聊,我们也可以从枯燥里挖出些有趣的。分享一件我在集训营经历的小事。集训营是每天晚上十一点关灯锁门,很多同学都是学到老大爷轰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天十一点我们一小群人从楼里出来,外面路灯已经关了,漆黑一片,这时候同学们就会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或者借着同路人的光一起走,忽然有个男孩子把手机揣在了裤兜里,放了一首百鬼夜行,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但我当时听到觉得应情应景,可爱搞怪。分享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大家,考研过程的感受其实决定于你所想,如果你天天想到考研压力倍增,痛苦难名,那么它就是这样,如果你能在原本疲倦的学习之后去发现一点点身边的人的乐趣,即使没有网络没有娱乐活动,考研也可以有滋有味。

因为是过来人,所以一切可以感同你的身受;也因为已经过来,所以写下这些文字的心境已于备考期间有所不同,写得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请海涵。

我考研的结局到现在对我而言都是极大的恩赐,但细细回想,可能我的确比我的大部分对手们多想了一些,多做了一些,所以才会多得到了一些幸运。听学长学姐们说过,考研就像很多人在黑夜里洗衣服,出成绩的时候天亮了,有的人洗得一尘不染,有的人却遗漏了边角的污垢。的确是这样,考研是较量,是相对成绩,我们既不能过分关注对手的一举一动,也不能全然忘记总有人在你懈怠的时候踩着你的身体前进。我在翻考研期间写的日记的时候发现这么一句话,与学弟学妹们共勉:既然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够停下,那就不要停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