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四川大学招生计划)

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
1.《中葡北京条约》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或称《中葡北京条约》),是指清政府与葡萄牙于1887年在北京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已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宣布期满。《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当中列明:“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此为澳门被葡萄牙占据的历史转折点。
2.收回利权运动
20世纪初,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同时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回路矿利权的运动。收回粤汉铁路主权是收回路权运动的开端。美国迫于压力,于三十一年八月初八(9月6日)同清政府签订《收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售让合同》,中国以675万美元的代价将粤汉铁路赎回自办。接着浙江、江苏人民要求商办铁路的斗争进入高潮,但清政府在英国压力下,竟然无视民意,激起了苏浙各地的抗争。最后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于宣统三年与英国银行公司协议,将沪杭甬借款移作开封至徐州铁路借款,江浙人民终于争得了商办沪杭甬铁路的胜利。同时,由于绅商各界的努力,四川、直隶、山东、江苏等省人民反对法国,争取自办铁路斗争也先后开展起来。这场运动是我国资产阶级的成熟与真正形成的标志之一。
3.九月来信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确认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明确规定红军由前委指挥,并将党代表改为政治委员,其职责是监督军队行政事务、巩固政治领导、部署命令等;要求红四军官兵维护朱、毛领导,明确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
4.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_政治局 委员及其他负责人十余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华北事变后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评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太平天国时期也就是1853到1864年间,经济上主要的政策是《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分为九等,无论男女,16岁以上皆可分得一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种平均土地的方案,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追求平均理想社会的愿望,并使之具体化和纲领化,标志着中国的农民战争已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消灭一切私有,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改造成统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与中国社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同时,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必将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财产公有、平均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是落后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实想。
而在天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总理朝政时提出调整性质的《资政新篇》,它涉及到经济方面的政策有: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事业。奖励创造发明,给予发明专利权。它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启蒙意义,但却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也没提到农民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加上当时严峻的形势,也缺乏实现的外部条件。
2.简析晚清政府“预备立宪”
(一)原因。(1)日俄战争后,日本以小国而击败大国的事例给饱经列强欺侮的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日本明治立宪以后的蒸蒸日上,朝野有识之士通过比较,基本上认为日本进行西方法律文化改革而建立立宪政体,是其摆脱落后而跃入强国之列的根本原因。(2)1905年7月,清政府决定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派大臣到欧美各国考察宪政的做法,派遣亲贵重臣先行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12月,载泽、尚其享、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二)主要措施。清政府于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指出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 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 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
(1)改革官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11月6日,清廷宣谕按奕劻等厘定的新官制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理藩院为理藩部,大理寺为大理院,都察院为都御使、副都御使,其中,法部管司法,大理院管审判,都御使负责纠察行政缺失;将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入礼部,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增设专管轮船、铁路、邮政的邮传部;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学部等部门不变;准备设海军部、军谘处、资政院、审计院等。1907年,清政府又对各省官制进行了改革。
(2)1908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院、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帅陆海军及编订军制、宣战议和及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及发布命令等权力,并总揽司法权。同时它也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对臣民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获得人身保护等权利。
(3)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了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
3.简论“科玄之争”
1923年至1924年由张君劢、丁文江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的辩论而引发的一场论战。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张君劢主张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丁文江、胡适坚持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梁启超、范寿康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理智的部分可以由科学解决,情感的部分非科学所能解决;陈独秀主张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简论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一)会议内容。为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
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四川大学招生计划)插图
切工作的中心。毛泽东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毛泽东在报告中还考虑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 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所确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央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三、论述题
1.试析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一)性质。列强根据和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段。 其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只是外国领事或公使和中国地方议定租地或租界章程后,缴纳一定租金,享有永租或以30年为限的租地权。 在界内,由于领事裁判权规定的不断扩大,因此设立警察、法院、市政管理和税收机关、以致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二)影响。它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但同时又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它既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又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它既是罪恶的渊获、藏污纳垢之地,又是进步活动中心;它在中国战乱之时宣布中立,比平时更像一个地道的独立王国,但同时也给中国人躲避战火提供了避难所;它既是列强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又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尽管列强在华广置租界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呆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毕竞是最大的获益者.
2.论国民党政府抗日战争指导方针的演变
(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 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
2000年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
1.《中葡北京条约》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或称《中葡北京条约》),是指清政府与葡萄牙于1887年在北京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已于1928年由国民政府宣布期满。《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当中列明:“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此为澳门被葡萄牙占据的历史转折点。
2.收回利权运动
20世纪初,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增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同时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回路矿利权的运动。收回粤汉铁路主权是收回路权运动的开端。美国迫于压力,于三十一年八月初八(9月6日)同清政府签订《收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售让合同》,中国以675万美元的代价将粤汉铁路赎回自办。接着浙江、江苏人民要求商办铁路的斗争进入高潮,但清政府在英国压力下,竟然无视民意,激起了苏浙各地的抗争。最后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于宣统三年与英国银行公司协议,将沪杭甬借款移作开封至徐州铁路借款,江浙人民终于争得了商办沪杭甬铁路的胜利。同时,由于绅商各界的努力,四川、直隶、山东、江苏等省人民反对法国,争取自办铁路斗争也先后开展起来。这场运动是我国资产阶级的成熟与真正形成的标志之一。
3.九月来信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肯定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确认中国革命是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明确规定红军由前委指挥,并将党代表改为政治委员,其职责是监督军队行政事务、巩固政治领导、部署命令等;要求红四军官兵维护朱、毛领导,明确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
4.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_政治局 委员及其他负责人十余人。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华北事变后的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奠定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
二、简答题
1.简评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太平天国时期也就是1853到1864年间,经济上主要的政策是《天朝田亩制度》。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纲领性文件。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分为九等,无论男女,16岁以上皆可分得一份土地,15岁以下减半。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组织,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这种平均土地的方案,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追求平均理想社会的愿望,并使之具体化和纲领化,标志着中国的农民战争已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又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消灭一切私有,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改造成统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然与中国社会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向相违背。同时,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必将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财产公有、平均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是落后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实想。
而在天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总理朝政时提出调整性质的《资政新篇》,它涉及到经济方面的政策有: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矿企业,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事业。奖励创造发明,给予发明专利权。它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启蒙意义,但却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也没提到农民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加上当时严峻的形势,也缺乏实现的外部条件。
2.简析晚清政府“预备立宪”
(一)原因。(1)日俄战争后,日本以小国而击败大国的事例给饱经列强欺侮的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日本明治立宪以后的蒸蒸日上,朝野有识之士通过比较,基本上认为日本进行西方法律文化改革而建立立宪政体,是其摆脱落后而跃入强国之列的根本原因。(2)1905年7月,清政府决定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派大臣到欧美各国考察宪政的做法,派遣亲贵重臣先行对欧美各国政治制度进行详细考察。12月,载泽、尚其享、李盛铎、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奉旨分别前往欧美和日本考察政治。1906年8月,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归国,密陈立宪有“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三大好处,主张诏定国是,仿行宪政。
(二)主要措施。清政府于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谕旨指出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 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定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 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
(1)改革官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11月6日,清廷宣谕按奕劻等厘定的新官制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理藩院为理藩部,大理寺为大理院,都察院为都御使、副都御使,其中,法部管司法,大理院管审判,都御使负责纠察行政缺失;将太常、光禄、鸿胪三寺并入礼部,工部并入商部,取名农工商部,增设专管轮船、铁路、邮政的邮传部;内阁、军机处、外务部、吏部、学部等部门不变;准备设海军部、军谘处、资政院、审计院等。1907年,清政府又对各省官制进行了改革。
(2)1908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有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召集及解散议院、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帅陆海军及编订军制、宣战议和及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及发布命令等权力,并总揽司法权。同时它也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君主不以诏令变更法律,这就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对臣民的权利、义务做了规定,规定臣民有言论、出版、著作、集会和结社的自由,有获得人身保护等权利。
(3)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任内阁协理大臣,组成责任内阁。但在内阁13名成员中,竟有9名满人,汉人只占4名;而且在9名满人中,皇族竟然又占了7名。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
3.简论“科玄之争”
1923年至1924年由张君劢、丁文江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的辩论而引发的一场论战。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张君劢主张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丁文江、胡适坚持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梁启超、范寿康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理智的部分可以由科学解决,情感的部分非科学所能解决;陈独秀主张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简论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一)会议内容。为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必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毛泽东在报告中着重分析了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规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毛泽东在报告中还考虑到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及时提醒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情绪的滋长 和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所确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央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为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三、论述题
1.试析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一)性质。列强根据和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中国一些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或长期占用的地段。 其领土主权属于中国,只是外国领事或公使和中国地方议定租地或租界章程后,缴纳一定租金,享有永租或以30年为限的租地权。 在界内,由于领事裁判权规定的不断扩大,因此设立警察、法院、市政管理和税收机关、以致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二)影响。它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但同时又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它既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又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它既是罪恶的渊获、藏污纳垢之地,又是进步活动中心;它在中国战乱之时宣布中立,比平时更像一个地道的独立王国,但同时也给中国人躲避战火提供了避难所;它既是列强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又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尽管列强在华广置租界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呆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毕竞是最大的获益者.
2.论国民党政府抗日战争指导方针的演变
(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对外政策上尝试以日本为外交重心,谋求与日本建立一种稳定的关系。1928年济南惨案的发生打破了国民政府对日本的幻想,南京变单边外交为多边外交,意图借助英美制衡日本在中国的扩张。
(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将申诉政策确立为对日的主要政策, 而且在事变的处理过程中逐步强化,直到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在申诉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英美等大国对日本的侵略行为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裁,日军的侵略更加肆无忌惮。
(三)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侵华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广田三原则”的提出与交涉,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全面控制中国的图谋。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趋向强硬,抗日的外交政策初步形成。
?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